关于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10-07 03:09:18

关于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广大教师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作文教学“乐于学自由写学会写独立写”的训练序列,这种训练把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乐于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以往教材相比,这种训练序实更科学。但是,新课标仅仅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和运用依然是个未知数。本文就以作文开放式训练教学法作些尝试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式;探讨;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71-01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培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多数学生的作文中,往往相当明显而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水平,因此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只有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开放式导学导练的教学尝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

一、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超脱于现实生活。我们的现实生活,犹如一座矿藏丰富的“宝山”,初看上去,似乎很平常,但只要睁大自己的眼睛,开动自己的脑筋,就会有所发现,就能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把平凡生活的深刻意义反映出来。

实际操作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注重平日生活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环境考察、参观游览等活动,引导学生投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字营养。让他们把自己的所建、所闻、所感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写成文章。

另外,要求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实际上,写日记无疑是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训练方法。就内容而言,日记内容广泛、丰富,可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同时也是巩固观察成果、积累生活的一种好方法。就其形式而言,小小日记,既可以是具体而细微的大作文,也可以是一般的片段训练。其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听、看、想”上作文章。学生可以把每天从电视里、家庭中、社会上看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把听到、看到后的感想写出来。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更多地关注自己身外的社会百态、国内外大事和一些奇闻轶事,并有选择地将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从而形成和加深对社会生活体察和洞悉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从书本中积累知识

苏轼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观”不“积”,何“取”何“发”?因此,让学生多读书、勤积累对写作文显得尤为重要。

1、背诵名段佳篇和格言警句。要求学生每周背诵适当数量的名段佳篇,一两则格言、警句,这样既可以塑造学生的心灵,又可以积累写作材料。日积月累,不少同学在作文中就会恰当地将其运用起来,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

2、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宜从其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如根据作文里存在的各种问题,分别拟定阅读范围;对于个别同学的写作,进行个别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摘录,装订成知识卡片,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写作仓库。写好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能把课外阅读与写作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鼓舞了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材料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引导从时文中汲取写作营养。因为时文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多读这类文章,就会增强他们的时代意识。特别是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四化建设中贡献杰出的模范人物、体现社会风尚的新人新事的报道、通讯和人物专访等。这类时文,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具体实在的新人新事,来追寻时代奋进的步伐,增强他们的时代意识。

三、指导学生从动笔中积累经验

作为是一种反复练习才能得以提高的技能,不写上数以万字,仅靠教师口如悬河的知识灌输,靠两周一次,文必成篇的“一贯制”是难以收到实效的。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勤观察、善思考、常动笔。

1、搭架子。即结合文章结构的分析,让学生对有指导意义的文章结构进行创造性的移植模仿,构思作文提纲。这样,耗时不多,一篇文章的架子就基本搭好了。这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作文“常用套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

2、写段子。即结合讲读教学内容,以“十分钟,百字文”的要求,写一段话,练一个作文训练要点。

3、抓点子。即利用早自习或课余时间开展写作竞赛活动。或抄出一段材料,让学生来分析它说了什么观点;或张贴一幅漫画,摆出一组对漫画的说明文字,看谁能选出最佳的一种;或出一个题目,同时交给他们许多素材,看谁最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对号入座”。事实证明,这种训练形式,可使作文训练变集中为分散,既可破“一贯制”为灵活多样,又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时间和空间。

四、鼓励学生从成功中自我奋发

学生写出了文章,如果没有人来赏识,那么很大程度上就会挫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我们不仅要当好导演,更要当好剧务,为他们搭好舞台,提供材料,设置场景,制造气氛,想方设法调动每个演员的情绪,激发他们的表现欲,驱动学生的“自我成功”意识。

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课堂讲评的形式向全班推荐、评析优秀习作,以增强其表现欲。平时集中班上的优秀练笔,定期或不定期在班上互相传阅,巡回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也可在校内协助学生成立文学集体,选择有写作实力的学生任领导。制定明确的宗旨、任务、活动方式等。开展多种有益活动,如征文、改稿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组织、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而后,师生共同品味那果实成熟后的欣赏,真可谓其乐无穷。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能力正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口述为语,动笔成文。因此,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能力,正是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而作文教学的改革,也是对语文这一学科精髓的升华。

上一篇:关于初中语文生本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高效课堂个人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