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草原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主体作用

时间:2022-10-07 02:57:33

发挥草原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主体作用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和中国草学会联合举办草原与沙尘暴高层论坛。这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总理在国务院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沙尘暴起因与发生规律,探讨草原保护建设对沙尘暴的防治作用,提出科学治理的对策措施。同时唤起人们对草原保护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充分认识草原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建设的紧迫性,努力减少沙尘暴的危害。

全国政协常委洪绂曾,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兰州大学任继周院士、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中国农科院刘更另院士,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宗锦耀,中央气象局研究员张德二,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苏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发言。他们从不同视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沙尘暴的起因,草原和沙尘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保护草原植被、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和重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受大气环流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为因素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防治沙尘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从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和路径来看,草原退化和沙尘源的扩大有明显的关系,近些年过牧乱垦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形成沙化,提供了沙尘源,是导致沙尘暴的主要因素之一;沙尘暴和扬尘天气频繁发生,应引起高度关注,应当大力加强草原的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科研、监理和防治力度,努力遏制和减少沙和尘的危害,切断沙尘源,防治沙尘暴。与会专家呼吁,要发挥草原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主体作用,尊重自然规律,改变重林轻草的观念,纠正在草原上毁草种树的错误做法。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兼畜牧业司副司长宗锦耀提出,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安全,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草原管理部门感到责任重大。要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6月12日在国务院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宗锦耀强调,从国际经验来看,保护草原能够较好地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国际上也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酿成了生态灾难,他们及时总结教训,调整发展政策,重视草原保护建设,禁止开垦,恢复植被,沙尘暴得到了较好的遏制。他认为,要制定实施草原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要尊重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恢复植被要讲科学,在自然生态遭受破坏时,人为因素可能占到80%,而恢复自然生态时,恐怕要倒过来,自然因素占80%,人为因素只能占20%,通过封育,依靠大自然力量自我修复。宗锦耀说:“在草原上种乔木,开膛破肚,好好的植被非要挖一个坑种一棵树,树即使种活也是‘老头树’,周边一平方米的植被没了,风一吹成了沙抗。这不是建设生态,而是破坏生态。要纠正重林轻草的观念,纠正在草原上毁草种树的错误做法。”中科院的蒋高明、郑元润等多位专家表达了完全相同的看法。

王涛院士谈到,不能只是重视西北地区的草原,要对全国的草原进行全面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区的规划。不能将所有的草原都作为牧场,发展牧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像开发矿藏一样。中加项目办公室毕大德博士建议,应当推行保护性耕作方式,发展可持续农业。

任继周院士认为,草原生态问题绝不仅仅是生态的问题,还关系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生态生产生活,生态经济社会都是互相联系的,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减畜减收的农户给予适当的补偿,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刘连友、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研究员邢旗、中国农科院辛晓平也都持上述观点,提出应尽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工业反哺草地畜牧业。由于牧民减少了经济活动,生产量降低了,肯定要受到一定的损失,国家应该对这部分农牧民给与补贴。

宗锦耀还介绍了农业部在防治沙尘暴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一是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依法严厉打击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以及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快推行各项草原保护制度。2005年全国已落实草原承包面积35.4亿亩,已超过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全国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已超过12亿亩。三是认真组织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四是不断加大草原鼠虫害和草原火灾防治力度。2005年完成草原鼠害防治面积9986万亩,虫害防治面积4264万亩,重特大草原火灾次数减少,对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是积极开展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明确提出了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及战略措施。六是积极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截止2005年,已在北方13省(区、市)的100个县实施了国家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面积已达到870万亩。他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草原,保护草原,建设草原,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治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抓紧制定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草原鼠虫害和草原火灾防治,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上一篇:在纪念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