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晚报品牌打造着力点

时间:2022-10-07 02:31:36

市州晚报品牌打造着力点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报纸要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毋庸置疑需要有信誉度、美誉度高的品牌。近年来,十堰晚报坚持以内容创新为基石,以管理创新为支持。以运营创新为手段,与时俱进。精心锻造和提升强势传媒品牌。

从提高报纸质量入手,树立品牌形象

报纸作为报社向读者提供的最终产品。是打造品牌形象的中心环节和落脚点。开发、生产最好的内容是报业品牌发展的基石。我们以“办市民有用的报纸。做读者贴心的报人”为理念,做大做强本地新闻(目前日均本地新闻版12个以上),以大型特刊和采访战役建立品牌影响力,以不断改版、扩容承载的丰富信息为读者提供出色的服务。创造独特的核心价值。

在致力于做好“新三样”时政新闻、文教卫新闻和经济新闻,以顺应读者需要的同时,加紧对“老王牌”社会新闻的改造。2008年,开辟社区新闻版面,报道社区生活要紧事、感人事、有趣事,有效克服了以往社会新闻的“血”与“火”、“要命”和“要钱”等问题。

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攻打烙印的报道,增加读者对晚报的关切度。十堰晚报把抓有影响力的报道作为办报“主攻点”,一批影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头报道,大大提升了报纸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今年上半年,《关注我们餐桌上的豆腐》系列报道近20篇,聚焦黑心的白豆腐。报道引起各方关注,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解难题。小作坊业主也深受震动,仅6月份就有6家搬进了豆制品加工园区。

通过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如提供法律咨询、市场供求信息、消费导向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增强晚报对读者的可用性。如开辟《短信平台》和《跳蚤市场》两个专栏,读者只需发个短信,就可在晚报免费刊发求职、求租、找保姆、求购等信息。此外,还安排了一名记者主持“丽丽帮办”专栏,为市民打听日常资讯。

打造名牌专栏是报纸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环。品牌栏目可以持续性进行特定内容的信息,便于读者形成较深印象,进而形成认识,帮助报纸扩大影响力。近年来,结合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十堰晚报先后推出了《张婧寻亲》、《鲁巍看市》、《罗毅问天》、《晚报名人馆》等一系列品牌专栏和专版。一大批市民通过这些专栏成为晚报的忠实读者,一批记者、编辑也随着栏目的成熟而成长起来。

内容不断创新,报纸充满活力,得益于制度的有力执行切实奏效今年建立了栏目(版面)责任制,责任到人,量化考核,确保栏目、版面的频率和质量。为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对考核人员或者不负责任的,按照采编人员处罚标准的5到10倍予以处罚。

策划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丰富品牌内涵

在办好报纸内容的同时,十堰晚报还推出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新闻采访活动、公益活动和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十堰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自2005年起,每年7月至8月。十堰晚报都会举办旨在回馈读者、加强与读者沟通联系的读者节活动,活动内容丰富: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社区行、寻找忠实读者、百姓问政等。今年读者节,请读者以填写问卷、短信和网上投票的方式,有奖评选最喜爱专栏、板块和每日最关注的新闻。回收问卷、信息达5100多份(件)。这种形式既扩大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又通过读者对报纸内容信息的反馈,使采编人员知道读者需要什么,市场欢迎什么,从而使报纸更贴近读者、贴近市场。

每年读者节期间至少举办一到两项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强化十堰晚报责任媒体的形象。2008年,晚报专门策划了以“我想上大学”为题的扶贫助学系列报道,收到良好效果。十堰晚报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至今年已举办8届,共募集善款200余万元,受资助贫困大学生近300人。

创新经营模式,放大品牌效应

坚持内容为先,同时注重品牌运营。十堰晚报把握报业运营规律,将报业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读者与广告客户,将报纸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转化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告经营坚持规范化管理,构建科学的广告创收机制。为广告客户打造最佳的传播平台。对广告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广告人员做专家型广告业务员;不失时机地组织活动,出版专刊,强化报纸主流传媒印象,拉动广告创收。

――发行营销构建快捷、节省的报纸发行机制,让读者获得优质服务。按照“征订固本,零售造势”的发行理念。采取自发和邮发相结合的方式。节省费用,实现有效发行。一是用好“小喇叭”。卖报员沿街小喇叭叫卖。并播放当日关注度高的两条本地新闻标题。二是“看点”促销,印制“今日看点”,张挂到每个报摊。

――品牌推广向社会各界多方位传递品牌价值。今年初。十堰晚报在市中心城区户外大型广告牌上投放形象宣传广告、刊播每天“要闻概览”,取得了较好成效。

上一篇:现象学:一种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下一篇:创业报道的开掘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