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良都“斗火龙”

时间:2022-10-07 11:41:37

“斗火龙”在南良都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如今,村里的“斗火龙”队伍成员年龄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传承人之一吴三丑已85岁高龄,但对于“斗火龙”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

村民以粗布自行缝制“火龙”,绘上各色龙纹、用棉花填满,安上雕刻好的木质龙头。将火炮插上长长的引信,塞进火龙嘴中,演出时点燃火炮,龙便可以吞云吐雾,活灵活现。

2012年农历二月初二,井陉县南良都村上演了一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传承140余年的民间传统技艺——“斗火龙”。

下午,当记者赶到现场时,演出团队正在紧张准备。

这里是一所废弃的小学校园,在二楼的通道中,简陋的帆布棚子已经搭起、各种道具也已运送到位,十多位老人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将买来的火炮插上长长的引信,塞进各条火龙的嘴中,用胶带固定好;将绳索悬起,滑轮固定……料峭春风中,他们粗壮的手一丝不苟地忙碌着,摄影记者围着他们转来转去寻找最佳角度。

在这忙碌的人群里,那位腰背佝偻、神情专注的老人最引人注目,他便是“斗火龙”的传承人之一——吴三丑。老人今年已85岁高龄,1952年便参加了村里的斗火龙队伍。“”时期,村里表演“斗火龙”的道具几乎全被毁坏,这项活动被迫终止了十几年。上世纪80年代初,老人带领着同样热爱这项活动的乡亲们凭记忆把道具等设备重新制作起来。老人乡音浓重,采访时我们的交流有些不顺畅,但他热情而耐心地一遍遍为我们重复,直到我们明白这项活动的起源:“斗火龙”的创始人叫李家祥,曾是清末的秀才。他在外地游赏时曾见过皮影等木偶剧的表演,回到家乡,突发奇想,约上几位好友共同研制“悬空木偶”,因木偶以龙为主,故取名“斗火龙”。每逢盛大节日,他们便在村里表演,全村人必倾巢而出,周围十里八村的亲戚也都闻讯赶来,一起感受欢乐的气氛。

“火龙”长的约有两米,短的一米左右,村民以粗布自行缝制、绘上各色龙纹、用棉花填满,安上雕刻好的木质龙头。为使花样翻新,一般要准备十几条龙,另外还要穿插猴精、蛇精、蜘蛛精、蝎子精等其他木偶表演。与中国传统“舞龙”不同,“斗火龙”时需要动物在绳索上悬空跳跃跑动。一般会在居民房上搭简易布棚,棚内安置滑车、道具,棚对面约25米处树立两根高六米左右的木桩,上置滑轮,并从棚内拉出绳索9条,其中3条两端固定,作为动物的跑道,另6条绳索安装到两端滑轮之上,可循环拉动,绳索用白蜡打光,以利滑行顺畅。木偶身体一端用铁环挂在固定绳索上,一端挂在循环绳索上,表演时通过收、送循环绳索,让木偶来回奔跃。表演难度在于左右手要收送迅速、协调,这样才能保证木偶在空中活灵活现、宛若真形,且因演出时几条龙要同时出动,团队之间的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配合锣鼓的节奏,时缓时急。

早春的夕阳悄悄落下,寒意袭来,院子里却越来越热闹。先是孩子们逐渐聚集,追跑打闹,然后村里的人三三两两吃毕晚饭踱到这里,一边闲聊、一边等待。演出即将开始,院子里已聚满了人,连两三岁的宝贝们都拖着鼻涕虫在父母的带领下饱尝眼福来了。

锣鼓敲起来,声势震天。棚子里各位演员已经各就各位。只见三条“火龙”蜿蜒出洞,腾挪跌宕。火龙行进途中间或口中烟花四射,瞬间照亮夜空,宛若真龙踏云而来,张牙舞爪,人群开始沸腾。据观看的老人介绍说,从前表演时火龙嘴中的炮筒只冒烟不放火,为营造效果,会在绳索下方点燃三堆秸秆篝火,篝火中也会有大量烟雾弥散,因此气氛更加热烈,火龙仿佛真的腾云驾雾而来,胆小者几欲离去。

待火龙乘风归洞,立刻又有猴精出山,伴随着锣鼓声,时而倒立、时而跳跃,顽皮淘气的样子惹人喜爱;锣鼓声由激昂转为平缓,一个盛满“鲜花”的花篮若仙子一样袅娜前行,行至绳索中央,花篮上宛若星辰的彩灯瞬间绽放,观众正沉浸在众星捧月的唯美画面中,突然,一条蟒蛇从花篮中蹿出,向人群摇首摆尾地示威,人群中的孩子惊叫起来,这时又有火龙腾空而来,向蟒蛇挑衅,狡猾的蟒蛇时藏时露,与威风凛凛的火龙智斗几个回合,铩羽而归;另有“二龙戏蜘蛛”、“哈巴狗撵兔”、“蜘蛛吐丝”、“二鬼争帽”等节目,不断令观众拍手叫好。

“火龙”腾跃翻滚,变幻多姿,源于台上表演者们娴熟的技巧。只见他们富于韵律地大幅度晃动身体,借助身体力量带动双臂迎送绳索。北方早春的夜晚依旧寒冷,观众们都穿着厚厚的衣物,台上的老者们却已身穿单衣、汗流浃背,不断地有候补人员换下主力。

演出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观众与表演者均如痴如醉,沉浸在狂欢的氛围里……

在如今的时代里,声、光、电等高科技助阵的表演让我们目眩神迷,儿时曾为之欢呼雀跃的传统艺术形式正随着时光流逝淡出我们的记忆。但在岁月长河中,仍有这样一批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们肩负着传承的使命,在寂寞中从未放弃:南良都“斗火龙”队伍的成员最年轻的也有50多岁了,村里很少有年轻人来接他们的“班”,每逢演出,多由这些老人家去将那些笨重的器具搬上高台。

村里为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活动,通过民间集资等方式,投资9000多元购买了高架、锣鼓、道具等设备。井陉县文化馆、微水镇和南良都村支部、村委联合成立了“‘斗火龙’艺术研究会”,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聘请科技专家对道具进行改良设计,2009年,“斗火龙”被批准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活泼、质朴的民间表演形式沉淀着先辈们特有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观之倍感亲切,愿年青一代能薪火相传,莫辜负台上那些执着的老艺人。

上一篇:园林城市 幸福生活 下一篇:弘济千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