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双海双区”的建设机遇,促进苍南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时间:2022-10-07 11:07:42

抓住“双海双区”的建设机遇,促进苍南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摘 要:苍南是浙江距台湾最近的县,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大县。苍南县应紧紧抓住把全县建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西经济先行区的“双海双区”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促进苍南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关键词:“双海双区”建设 产业转移 投资合作 发展机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16-01

一、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苍南既是浙江距离台湾最近的县,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大县。随着国家新一轮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苍南县迎来了国家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大发展机遇,使得苍南县区位条件由长三角经济区的“末梢”一跃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成为浙江省推动两岸合作、开展对台经贸交流的“桥头堡”。2011年5月,浙江省政府在苍南设立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正式拉开了苍南县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西经济先行区“双海双区”战略的序幕。

苍南县从长三角经济区的“末梢”一跃成为浙江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其战略地位凸显出来,这为苍南迎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加上苍南与福建、台湾经贸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深入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以承接台湾先进产业转移来促进苍南经济转型升级,这是苍南作为欠发达地区实现崛起跨越的最大优势所在。因此,建设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打造两岸产业对接基地,也是苍南县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崛起跨越的现实选择。

苍南县应把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扩大,有效投入,精心组织实施“双十工程”,注重把扩大投资规模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结合起来,把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把调整投资区域分布和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结合起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改善大环境,促进经济大发展。要坚持以民资为主,对接台资、瞄准内资、引进外资,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的要素供给的联动机制,促进苍南经济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二、建设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和投资合作大平台

平台是人们进行商业交易和工作学习交流具有很强互动性的场所或舞台。平台战略是当前在商业模式开发中最流行、最科学、效率最高的一种开发战略。平台之所以如此神奇,主要是因为一个平台同时能承载不同内容的设计和软件,这种设计和软件可以满足个性化的不同需求,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和采购成本。

苍南境内海域广阔、海岛众多、岸线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初具规模。苍南县的江南海涂围垦、大渔湾围垦和沿浦湾围垦工程等三大围垦工程在不久的将来将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提供150多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其中占地4.34万亩江南海涂围垦一期工程的大坝已经合龙,并开始进行吹填造地。国家级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的“一区五园”的规划建设面积达22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开始动工建设园区配套设施并对外招商。浙江苍南省级工业园区积极推进整合提升,将目前的6.7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

随着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临港产业基地、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的加快建设,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新型农业等产业的引进发展,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为苍南经济大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大招商引资和合资合作的工作力度

1.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做到强化投资力度和质量考核,加强乡镇部门招商机构的网络建设,加大招商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招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全县抓招商、引项目的浓厚氛围。

2.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根据苍南县产业规划布局,整合苍南县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全面实施“双海双区”战略,充分发挥苍南县对接海西的“桥头堡”作用,打造好“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金品牌,强力推进苍南工业园区、龙港新城、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等重点园区主要招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优质项目投资苍南建设,作为苍南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支撑。

3.加大交流。加大交流是获得重要信息的必要手段,是运用信息化指导工业化的重要条件。加大交流不仅仅是加大苍南县与在外商会的交流,应该还包括加大商会与商会之间的交流。只有加大交流才能互通有无,合理整合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及时更新项目库,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龙港新城、县城新区、工业园区、农业开发区等平台编制《苍南重点招商项目》文本,通过走访商会、召开推介会、完善网络平台等手段大力宣传苍南重点招商项目,宣传苍南,吸引投资。

5.改善投资环境,紧抓项目落地。好的环境是投资效益化的基础,项目落地、投产是投资效益化的体现。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加快推进苍南电厂、江南海涂吹填一期、灵海公路、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鳌江三座跨江大桥,以及横阳支江堤防加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李乾文,李剑力.创业管理研究新视点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5)

2.王丽敏,王世权,纪成君.基于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环境的分析[J].技术经济,2002(7)

(作者单位:苍南县商务局 浙江苍南 325800)(责编:李雪)

上一篇: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浅议软件项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