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工作探索

时间:2022-10-07 11:07:26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工作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工作探索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大学一毕业就离开了家乡,从遥远的东北来到我们__六中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唯恐自己教不好,学生不满意。但是,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特别是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成绩。现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向领导老师汇报如下:

一、学会怎样与学生沟通

我们都知道,师生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无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你,并从内心深处对你产生很大的抵触感。要想与学生很好的沟通,我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与方法,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平等与换位思考

说到平等,实际上师生间本来就是平等的,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也尊重教师,而谈话之间的平等就更重要了。最好能以朋友的身份使学生能倾诉苦恼,教师才能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我解决了不少学生的思想问题。当然,这种朋友关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往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我首先都是让学生感到平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并不是一味的批评、说教,而是真正的想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五班有位姓王的男生,他的日常行为并没有太多的不对,只是很少和同学进行交流,并且该生的服装也不同于其他同学,很少穿校服,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一开始时,我也曾试过要严格的说教,甚至用学校的校规校纪进行处罚,但这些方法收效不大,没有真正的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果太过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伤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上课和课下的接触,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朋友式的沟通也很平常,我想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在有一天正巧单独和他相处的时候,对他的一些日常行为进行一些沟通,并说明如果老师处在他这个年龄,作为一个学生,将会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才是首要的任务。经过这种平等的朋友间的交流,他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这种方法,陆续的解决了其他一些同学的思想问题,我想每个学生并不是不想和学生、老师交流,从他们心底还是希望进行这种沟通。

(二)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其实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之间应该是充满爱的。一个班也是如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老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光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对后进生更需要加倍关怀,使其感到,这个任课教师,这个班集体有爱,这种爱的存在也许会变成后进生成长的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的动力,去自觉的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的方向前进。只有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才会有收获。

例如,六班有位女生,平时很爱动,也愿意和外班的其他女生在一起玩。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成绩也比较差,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她还是很聪明的,也有上进心,只是爱玩,所以,我时常找她谈话,多以鼓励为主,增强她学习的兴趣。现在她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二、认真备课

我们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备课中更要作到精细。第一,将课堂的每一环节,甚至是每一细节,都要考虑周全。如学习目标、自学测试、释疑点拨、当堂作业等;第二,分层次备课,即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的香,不肯走”——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第三,与其他老师共同研究探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第四,二次、三次备课,通过加强备课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重视课堂教学

1、培养信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促使学生以积极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角色扮演。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有两三个后进生围在一位中等生的周围听他讲题,我上前问他们讨论什么问题?需不需要我的帮忙?我意外的是,那两三位后进生竟然都希望由那位同学为他们讲解,后来我问他们原因,回答是: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数学语言,有时候,同学之间比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他们的讲解比教师的讲解更容易理解。受此启发,我采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来讲解一个题目或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提问,同一个题有多个解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办法。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而不是教师一讲到底,剥夺学生的学习探索机会,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会充分准备,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好而字斟句酌,反复练习,表现出色的同学鼓励他们,这样的活动虽然组织起来要花费一些精力,但效果很好。

3、设计情境,在讲解“证明的必要性”这一知识点时,我用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用一根足够长的绳子沿赤道缠一周,若把绳子放长1m,问此时绳子和地球间的缝隙是能让一头大象钻过还是只能让一只老鼠钻过?顿时,课堂上讨论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来交流的欲望。

4、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是上好一节课的舵,如果教学目标把握不好,就会降低一节课的效率。然后分组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再由学生一个个展现本组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生把自己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多尝试、敢于想像,敢于 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地课堂氛围中生活成长。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融洽地师生关系中学习,尝试体验创造的快乐,养成一种乐观向上、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5、当堂检测,课堂上学习一直像竞赛考试一样紧张自学后,要检测自学效果,把学生做错的题集中后,让会的学生更正,然后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四、充分利用错题本

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找出问题,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建立错题本。并且充分利用。将每一次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讲,个别出问题个别讲。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日日清,周周清。

五、个别辅导,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通过转变后进生,形成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转变一名差生与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重要。优生带后进生,实行“兵教兵”,并且验收成绩。对后进生有帮助,对优生也有促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格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同时,注重优生培养,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省数学竞赛中我区初三过100分共11人,其中我校占7人,孙风萧同学获全区初三级部第一名,包含初四在内是全区第三名。我相信,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注重教学反思

诚然,上好一节课重要,但无论怎样的课,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反思,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偏差与不足,是否和我的引导思路明确有关?……反思让我在失败中前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老教师学习,需要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老师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注入新理念,探索新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深深感受到正是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在__六中这个大熔炉里,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培养,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将一如既往,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__六中更加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谢谢大家。

上一篇:关于营造书香班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论基础美术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