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通络颗粒催乳通络效果及对催乳素的影响

时间:2022-10-07 10:24:07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催乳通络颗粒对产后催乳及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观察组180例产妇,采用催乳通络颗粒内服,纳入对照组180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量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后乳量及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催乳通络颗粒对产后催乳通络,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缺乳; 血清催乳素; 补益气血; 通络下乳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免疫物质适合新生儿的消化能力及生长发育的需要, 能增加婴儿的免疫力及预防疾病且经济、方便、安全, 所以母乳喂养是保障婴儿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哺乳还可促进子宫收缩复原,减少产后恶露,有利于产妇形体的恢复,减少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生,产后早泌乳、多泌乳则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产后乳少发生率高,给母婴及家庭身心均带来很大伤害,目前西药中也没有好的催乳药物,临床上应用自拟催乳通络汤治疗缺乳收到良好效果,研究中通过测催乳素水平,了解药效更科学直观。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后或剖宫产后产妇。拟观察病例180例,对照组180例。估计10%的退出率,故纳入研究者200例,对照组200例。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包,所有病例按纳入研究的顺序,以1:1比例按单纯随机方法,随机分入观察组200例及对照组200例。

1.2纳入标准: ①住院产妇分娩后或剖宫产后;②知情同意者。

1.3排除标准:①入院时已分娩者;②有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者;③不愿意配合治疗者。

1.4退出标准: ①依从性差的病人;②擅自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药物的;③产后发生乳胀者。

1.5观察用药:催乳通络颗粒剂(柴胡15g、白芷12 g、川芎12 g、赤芍12 g、漏芦15 g、三棱12 g、红花12 g、通草12 g、当归12 g、熟地15 g、党参12 g、黄芪12 g、王不留行12 g)备用,为保证药物质量稳定可控,药材均采用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冲服。

1.6治疗:

对照组:按照临床诊疗常规,正常处理产时产后,常规三早处理: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产后加用催乳通络颗粒剂内服。每日1剂,分2次开水冲服。

治疗3天或出现乳胀时,即停止观察,同时检查统计相关评价指标。发生肺部感染者及时加用相应治疗措施。

1.7观测指标:观察母乳是否能满足新生儿需求(新生儿吸吮时能听见吞咽声音,一次母乳喂养持续约二十分钟,喂完后婴儿安静睡眠2小时)、产后疼痛程度并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尿常规、血清催乳素。

1.8疗效判定:统计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数的差别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差别。另外统计各因素如:分娩方式、产前护理、妊娠合并症、乳腺增生、产后出血、产后抗生素应用等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1.9安全性:本研究所用经验方药性较平和,无毒性药,所用剂量在常规范围内,只要方证对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研究安全性高,因无特殊操作,患者依从性高。

1.10资料全部用SPSS10.0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计算各检测指标的均数及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计算各指标的构成及分布,组间总有效率及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产前护理、妊娠合并症、乳腺增生、产后出血、产后抗生素应用等方面统计均无明显差异,两者具有可比性。

2.1观察组和观察组和对照组当天能满足新生儿需求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 P > 0. 05), 故有可比性。产后第4d观察组能满足新生儿需求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 < 0. 01) , 见表1。

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当天泌乳素水平基本相同,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 P > 0. 05), 故有可比性。产后第4d观察组血清泌乳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 < 0. 01) , 见表2。

表2:

3.讨论:

目前西医催乳无好的方法,杜氏等1运用灭吐灵治疗本病, 指出灭吐灵治疗机理是直接阻断脑内的DA受体, 使DA功能下降, 引起PRL的分泌增加, 促进乳汁分泌。李氏2对鸡精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的观察, 提示应用鸡精能明显促进乳汁的分泌。此外, 陆氏3就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指出, 术后未镇痛的剖宫产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率和产后血清催乳素含量均少于或晚于阴道分娩产妇。孙氏4临床观察分娩前挤奶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指出分娩前挤奶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提高母乳喂养率, 但对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有一定的局限性。彭氏5探讨了心理干预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指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是增加产后乳汁分泌的有效措施。刘氏等6运用产妇乐合剂和吗叮啉观察产后催乳效果,表明产妇乐合剂与吗叮啉合用有明显的催乳和增加乳汁分泌的作用。张氏7用维生素E 配伍中药治疗本病65 例, 有42例服药1疗程后治愈。指出维生素E 与维生素A 有协同作用, 增强维生素A 在人体内的效能, 加快其代谢过程, 促使乳汁的排出。

中药催乳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中药饮片煎服可以对症加减但煎服比较麻烦,产妇依从性差,不利于临床推广;中药制剂用药基本是辩证为某个证型,或气血亏虚或肝气淤滞或气虚血瘀或肾精亏虚,但是临床发现产妇多为多症并存,多病因并存,目前的治疗方案有以偏代全的缺点。当今产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1)产前盲目进补; 孕期好逸少动,过于食补; 或产后哺乳心切,过食鱼、肉、蛋等膏粱厚味滋腻之品,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食积不化,聚湿生痰,痰湿内生,中焦受阻,气机升降失常,壅阻于乳络之间,致乳汁不通。治以健脾燥湿,化痰行乳。2)由于分娩造成的产创及出血,致使产妇元气受损,血脉空虚,产后气血亏虚,导致乳汁生化之源不足,生成乏源,乳汁无以化生,则产后乳少或缺乳。3)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发育之源,而妇人之乳乃精血所化,因精血同源互生,故泌乳功能离不开肾的主导作用。4)乳汁乃气血化生, 资于冲任, 赖肝气疏泄与调节。产妇对手术顾虑、精神紧张、麻醉、切口疼痛、术后用镇痛药、休息睡眠不足、喂养不便等均影响产妇心理, 使肝失条达, 影响乳汁的疏泄。5)因为产后多虚多瘀,妇人产后,瘀血败液最宜留滞,产后瘀血内停,阻滞乳络,经络壅滞,乳络不畅,不仅阻碍乳汁化生和运行,而且影响新血的化生。上述原因常常共存,缺乳病因病理复杂,属虚实夹杂型,临床用药若能兼顾产妇上述生理病理特点,效果较佳。

催乳通络颗粒剂中当归、川芎、熟地、赤芍四味药为四物汤,活血补血生乳;川芎、赤芍、红花、三棱活血化瘀通乳;党参、黄芪健脾,《胎产心法》说: “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则乳足。”;柴胡疏肝理气通乳;全方共凑补气活血舒肝通络之功,兼顾缺乳的复杂病因病理。现代医学药理证明, 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黄芪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 通草对中枢系统也有兴奋作用, 王不留行对通乳有明显效果,增加乳汁分泌。通方具有补气活血舒肝通络下乳之功。临床应用收到较好疗效。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乳汁分泌及血清PRL含量比较均有高度显著差异, 提示催乳通络颗粒具有促进产后乳汁分泌, 提高催乳激素水平的作用。以现代科技手段验证中医疗效更直观更科学。本文随机选择观察组180例,服药后行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 无明显变化, 均在正常范围, 且临床观察产后出血量、产后疼痛程度等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故提示催乳通络颗粒无明显毒副作用, 是一种通络下乳安全有效的催乳良药。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脚注:

杜福君, 杨玉华. 灭吐灵治疗产后缺乳26 例报告[ J] . 中华实用医学, 2001, 3 ( 9) : 4.

2李小毛, 李国梁, 房小玲, 等. 鸡精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的临床观察[ J]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7, 13 ( 5) : 295 - 296.

3陆叶青. 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J]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6 ): 40.

4孙荣生. 分娩前挤奶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 J]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3( 3 ): 393.

5彭继美. 心理干预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J] . 齐鲁护理杂志,2007, 13( 4 ): 31.

6刘晓萍, 李爱玲. 产妇乐合剂治疗产后缺乳200例观察[ J]. 中医药学刊, 2001, 19 ( 3) : 248.

7张娜.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缺乳65 例[ J] .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 17( 3 ): 27.

上一篇: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和血清C... 下一篇: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