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战略意义

时间:2022-10-07 10:22:39

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战略意义

摘要:作为国家预警机制的组成部分,防空识别区的实质是基于国防需要而设立的预警区域。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政府在新国家安全观背景下,综合考量中国总体安全形势后的重大战略决策,此举有利于强化我国防御空间、确保发展精华地带、应对岛屿纷争,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东海防空识别区 新安全观 战略意义

在当代,海权和空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重要。谁控制了海洋和天空,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中占有优势。我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国土和领空,国家海洋权益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政府在新国家安全观背景下,综合考量中国总体安全形势后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1. 强化防御空间,维护我国海空安全

防空识别区,一般是指沿海国家或地区基于海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单方划定的特定空域。在该空域内可要求他国(方)航空器报告国籍、方位、飞行计划等详细内容,以便及时进行识别、监控和处置。这样可在不明航空器进入领空前,对其性质提前做出判定,以赢得处置时间,有效保障国防安全。因此,防空识别区属于国家预警机制的组成部分,实质是基于国防需要而设立的预警区域。国际上对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是与其本国领空相毗连的国际空域,其宽幅由各国依据本国的防空能力而自行设置,一般为领土边沿至公海之间的 216-270海里或者 400-500公里,在美国关岛附近是半径为250海里或者463公里的圆圈。[1]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为毗连我领空以外的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上空区域。

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6条明文规定,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卫和管理措施,保卫领陆、内水、领海、领空的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因此,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完全是依法有效行使相关权利的正当举动,对于维护海洋权益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而东海在国家整个海洋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海长约700海里,而且海空情况复杂。例如日本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西部大大越过了两国空域中线,最近处距离我国海岸仅约130公里,包括我国春晓等油气田上空和周边海域。同时,东海上空外国航空器飞行频繁,如不能及时预警,非法入侵我领空的航空器将对我国家和海洋权益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特别是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高空、高速、低空、隐身航空器对沿岸国家安全构成巨大现实威胁。如果当外国航空器抵近一国领空时才开始实施航空管制,难以及时判明突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一旦处置不及时或者应对不当,将对国家空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设,可以尽早识别、判断意图不明、国籍不明的航空器,尤其是可以对外军航空器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威胁,将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通过及时有效的空中管制还可以维护这一空域的飞行秩序,引导进入我防空识别区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减少军事误判,避免空中摩擦,维护空中秩序和飞行安全,从而保障各国航空器更好地行使飞越自由。

2.确保发展精华地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和世界性大国。但从国家安全的战略格局来看,我国发展的区域格局却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也就是国家发展的精华地带直接暴露在外部威胁之下,国家经济安全面临重大威胁。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已经形成了纵贯南北的沿海经济战略重地、沿海大城市群,是我国人口密度、城市密度、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国家财富在此高度集中。而三大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都坐落在东部沿海,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华地带。以2012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辽宁、河北、广西、上海、天津10个沿海省市计算,它们的面积仅占中国大陆面积的13.37%,但人口比重为38%,GDP的占比却高达60.28%![2]此外,东部沿海还有星罗棋布的大型电力、电信、水利工程与设施,分布着全国最密集的铁路、主要的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作为国家发展智力支撑的众多科研院所及科技人才;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数量惊人的不动产财富。从国家安全格局来看,将国家极其可观的社会财富主力以高密布局的方式固化在东部相对狭长、平坦的沿海区域,已经成为中国安全的软肋。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新安全观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战略任务。因此,从沿海地带的地理特征出发,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国家发展精华地带的必然要求。

3.应对岛屿纷争,维护我国领土

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与相关国家存在岛屿纷争,其中已经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的“定时炸弹”,特别是自2012年9月日本实行所谓的“国有化购岛”后,中日围绕的攻防逐步升级。从双方斗争的态势来看,日本可以说占了先机。因为日本早在1969年就在美国的主导下单方面划定了在东海的防空识别区,对东海四分之三的空域进行管制,1972年和2010年日本又先后两次单方面向西扩大了防空识别区的边界,将属于中国的划入日本的管辖之下。“国有化购岛”后,日本更是针对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例如日本扬言要在它的防空识别区内打警告弹;要击落进入日本领空(包括中国的)的中国无人机;在中国军舰通往西太平洋的宫古海峡附近部署岸对舰导弹;频繁出动战机对在海域执行任务的中国军用、海警飞机进行干扰,等等。所有这些已经对中国国家利益产生重大安全威胁。

中国对拥有无可争议的,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一如既往地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平等协商来解决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和问题,但中国绝不可能在核心利益上作出妥协、退让,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体现了中国政府捍卫国家领土领空和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将使我国在维护的斗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自1950年美国率先创设以来,防空识别区的存在已经超过60年。目前已有澳大利亚、缅甸、韩国、古巴、芬兰、希腊、印度、冰岛、意大利、利比亚、巴拿马、菲律宾、德国、泰国等二十多个国家设立了防空识别区。有些国家虽然没有划设防空识别区,但也建立了相应的空中预警机制。因此,防空识别区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默认和遵守,成为国际法所默认的事实存在的国际习惯。我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国土和领空,在当前国家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完全正当、必要和合理的,完全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防御和自卫目的。同时,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政府立足于新安全观战略视野下的主动应对,其在强化我国防御空间、领海领空管制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会对未来我国在南海地区的维权战略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崇敏 邹立刚.我国在专属经济区建立防空识别区的探讨.法学杂志[J],2013(1):95-99.

上一篇:基层卫生部门网络负面舆情的应对研究 下一篇:关于非居民企业预提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