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海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07 10:21:42

关于基层海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基层海事处是全面履职的前沿阵地,是展示海事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单位之一,茂名海事局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确立了“正茂”海事文化主题,丰富发展了“勇立潮头、安全在心”的茂名海事精神,形成了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基层海事文化品牌。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基层海事文化建设虽然各具特色,但是与先进的文化大局相比,基层海事的文化建设仍有较大的差距。本文结合茂名海事文化建设的实践情况,对基层海事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一些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对基层海事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基层海事 文化建设 实践 思考

十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的生命在于发展,文化的发展在于建设。基层海事文化建设是海事系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为广东海事系统的下属基层单位,茂名海事局将海事文化建设融入到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大力推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三化”建设,促进茂名海事文化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海事发展软实力,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提升社会形象,促进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以及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本文结合茂名海事文化建设的实践情况,对基层海事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一些思考和探索。

1.基层海事文化要有明确的定位

海事因海而生,依港而兴。茂名海事文化沿着航政、港监、海事的发展历程和轨迹,从古老的水运行业中汲取文化力量,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油城积淀海事文化底蕴,形成阶段性特色的茂名海事文化。

(1)海事文化建设的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茂名海事局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形成航政时期特有的生存文化;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监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中,形成了服务茂名油城港口建设的发展文化;再到21世纪的海事阶段,特别是广东海事局大力开展“文化建设”以来,茂名海事人积极开展文化实践,不断继承与创新,提炼海事文化精髓,用实际行动丰富茂名海事文化内涵。

(2)海事文化体系的形成。经过多年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实践,茂名海事文化已初步形成一个以“正茂”为主题的文化体系。“正茂”文化整体取意于《沁园春・长沙》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喻指茂名海事事业朝气蓬勃的发展状态和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茂名海事“正茂”文化,指茂名海事局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站在新的起点,勇立潮头,敢于担当,履行职责,开拓进取,载梦远航,再创辉煌的精神品格。“正茂”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五个子系统。即历史文化―茂之源;安全文化―茂之安;党建文化―茂之旗;管理文化―茂之精。构筑了“正茂”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海事使命是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核心价值观是尚法崇德,守责奉献;发展理念是执法为民,兴航护海;茂名海事精神是团结、创新、务实、图强;茂名海事愿景是辖区平安,人民满意。

2.基层海事文化要在建设中打造品牌

在文化创建实践当中,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结合茂名水上辖区实际,茂名海事局在以“正茂”为主题的文化体系架构下,不断完善了茂名海事的历史、党建、安全、廉政、管理文化阵地建设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培育了茂名海事特色文化品牌。

(1)打造“茂畅于行”的安全文化品牌。建设海事文化要着力找准文化建设与安全监管的结合点,将文化建设贯穿于海事中心工作的全过程。“茂畅于行”是茂名海事中心工作的安全文化,全局分别创建了全国单点系泊“五个一”安全监管、水东港“三位一体”的进出港船舶交通管控、船检处“嵌入式”服务、博贺海事处24小时对旅游高速客船进行监控的“全天候客渡安全守护者”等文化品牌,有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2)打造“书香海事”的学习文化品牌。创建了“职工书屋”,开办了“读书之声”、“学习园地”,方便职工交流读书心得体会,为职工提供了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建立了以“研”为主题的学科学习品牌,相继成立了八个学科小组;创办了《海事学科报》,定期举行“海事讲堂”,以学习文化品牌促进职工学习。

(3)打造“寓教于美”的走廊文化品牌。历史文化走廊,集中在地方历史和海事发展历史上,突出一个“源”字;党建文化走廊,集中在党的历史、党的发展和海事党建方面,突出一个“旗”字;安全文化长廊,集中在安全理念、海事安全方面,突出一个“安”字;廉政文化长廊,集中在廉洁要求、廉洁教育方面。突出一个“莲”字;管理文化长廊,集中在内部管理、队伍面貌方面,突出一个“精”字,以走廊文化品牌促进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影响。

(4)打造“印象海事”的影像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了摄影创作和书法展,《上善若水》、《两袖清风》和《底线》、《愿者上钩》等一幅幅廉政摄影和书法作品应运而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忠诚》,获得了全国海事系统和广东海事局的一等奖;结合形象宣传需要,创作了“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12395”、“您的安全,我的牵挂”、“江海有岸、服务无边”等电视、广播和户外等公益广告。编辑出版了书籍《前进中的茂名海事》和宣传画册《直挂云帆济沧海》,拍摄了题为《正茂》的海事形象宣传片。大批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丰富了文化宣传的表现形式和展现张力,以影像文化品牌筑牢职工的文化意识。

3.海事文化建设的成效及作用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海事文化建设的实践,茂名海事明确了文化建设定位和目标,规范了行为,凝聚了力量,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海事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中央、省、市新闻传媒对茂名海事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省市内外共有50多个单位1800多人次前来交流学习,充分肯定了茂名海事文化建设工作。茂名海事通过文化建设,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显著增强,为服务茂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海事力量。

(1)塑造了一支人民满意的海事队伍。通过海事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凝聚人的作用,切实强化海事核心价值体系,用“团结、创新、务实、图强”的茂名海事精神引领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了海事队伍的理想信念;通过创建学习文化品牌,有效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服务理念上,实现了从管治型向法治型和服务型转变,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思想上受到洗礼的干部职工,真正深入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海事队伍。

(2)铸造了一个安全畅通的水上交通环境。发挥海事文化的引领作用,尤其突出了以“三化”建设为主题抓发展,以安全稳定为主线抓改革,以队伍能力为主体抓落实,开展了平安、民生、阳光、和谐、智慧、高效、活力、廉洁的“海事”建设,强化文化引领、科技驱动、智能化管理、便捷化服务。采取了创新监管全覆盖,狠抓重点源头治理,实施海区畅通工程等举措,铸造了一个安全畅通的水上交通环境。2015年,茂名辖区完成货物吞吐量共3291万吨,完成客运量35万人次。事故数、直接经济损失、沉船数、死亡失踪数4项指数均为0,同比四项指标三降一平。组织搜救行动12次,救助船舶15艘,救起62人,搜救成功率100%,有效保障了水上辖区的安全,着力为茂名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营造了一种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全局的文化建设注重实效,以文化聚人心、增斗志效应初显,全体干部职工保持一种奋进的思维,一种向上的状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明显提升,海事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得到明显提高,全局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劳动模范、党员标兵岗、青年岗位能手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船检处获得广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船舶监督处获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海巡0952船获得茂名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和全国水运系统“安全优秀船舶”荣誉称号……在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下,茂名海事局形成了学先进、比工作、重成效的良好风气,营造了一种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

4.基层海事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兴,则事业兴。基层海事文化建设要结合基层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体现地域特色和海事特性。下面,结合海事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一些实践的思考和探讨。

(1)领导重视是抓好海事文化建设的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海事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一样,都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要自上而下全面开展海事文化建设,从组织机构、文化阵地、经费保障等方面统筹全局海事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领导重视了,组织落实问题容易得以解决。同时,局领导对海事文化建设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参与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产生影响,领导重视,就给具体工作人员带了好头,作出榜样。另一方面,海事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领导重视了,碰到很多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就较容易解决,并把海事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单位、部门的议事日程,认真部署,认真研究,真正调动文化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多办实事,多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力推进海事文化建设。

(2)做好顶层设计规划是抓好文化建设的前提。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顶层设计,一个工程学术语,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海事文化建设也需要这样的一个顶层设计。海事文化建设脱胎于海事工作的前沿阵地,并以海事人员的广泛认同并内化为价值信念为目的的。作为领导者必须重视海事文化建设,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向职工宣传系统的价值观念和海事精神,培养起共同的价值追求,提炼出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自上而下,建立“金字塔”型的海事文化体系架构,从宏观指导直至微观操作,由表入里,形成合力,实现全局职工的文化认同和融合。

(3)围绕中心工作是抓好文化建设的根本。文化源于生活,海事文化的生命源于海事中心工作。海事文化建设是海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围绕水上安全监管这个“中心”来开展。离开这个“中心”,海事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海事文化时要找准文化建设与安全监管的结合点,将文化建设贯穿于海事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将文化建设紧紧结合海事监管中心工作而建设的,在打造全局性的文化品牌中突出监管责任,将海事文化的内涵融入到中心工作中,树立起了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品牌,这样才能体现文化建设的根本,以文化建设促进中心工作发展。

(4)丰富活动载体是文化建设的动力。载体是抓手,是舞台,找准载体是抓好文化建设的动力。海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原有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要在文化建设的方式、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发掘建设载体,才能保证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说,建设海事文化就是建设和优化这些文化载体。就海事而言,主体载体就是海事人,组织载体就是单位或部门,制度载体就是内部的规章制度,物质载体就是海事形象标识以及各类工作、业务等。利用展示室、走廊等实物载体以及网络、形象片等精神载体,让文化在内化于心的实质中得到提升,让外化于形的文化精品以及固化于物的文化落地,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才能有效地推进海事文化建设工作。

总之,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发展海事事业,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的稳定,也离不开海事文化的支撑。在基层海事文化建设工作中,要持续改进并不断深化,要继续探索研究海事文化建设的规律,及时将零散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之系统化和文本化,并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播,打造出独具特色而又有海事特征的海事文化品牌,塑造海事队伍新形象,提升海事社会影响力,这对推动海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上一篇:茂名海运之“华山论剑” 下一篇:广州6000亿建国际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