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行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10:18:4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行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我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按专业班级组织教学的方式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要打破按专业班级组织教学的模式,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为基础差的同学开设“加强提高课”,突出实用操作技能的教学。为基础一般的同学按专业开设专业特色课,突出专业特色。为基础好的同学开设“考证考级课”,瞄准考证考级大纲组织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27-02

近年来,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落户我校以后,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加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学生所在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地方计算机的文化氛围比较落后,甚至有些乡镇学校基本没有计算机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从而使我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尴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叫苦不迭是可以想象的。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传授操作步骤,孤立地、机械地讲授理论知识是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传统的按专业班级组织教学的方式明显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

一、国家计算机实训基地落户我校,为改革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校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具有师资力量雄厚、计算机实训室容量大、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的优势。计算机教研室拥有多达25名专职教师,十几名兼职教师。有通用微机室六间、计算机辅助设计室一间、图形工作室一间、网络实验室一间、多媒体网络教室(兼电子阅览室)一间,可以同时容纳近700人(14个班)的实训教学。有阶梯式电教室三间、学术报告厅一间可以同时容纳近800人(16个班)的理论教学。因此我校可以将多达12至18个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排在同一时间进行,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按专业班组织教学的模式,探索和偿试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实际水平和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采用的一种“分层教学,分段达标”的教学模式,它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走班”是指保持原专业班级不变,将计算机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依照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地点授课,下课后学生仍回自己原班的教学形式。根据我校的实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采用三种教学计划。可以为基础差的同学开设“加强提高课”,水平一般的同学按专业开设“专业特色课”,为基础好的同学开设“考证考级课”,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1.加强提高课

近几年我校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1600人(30多个教学班)左右,根据招生部门提供的数据,2011年秋季:本市市内学生341人占21%、阳新大冶850人占53%、本市以外的学生409人占26%。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阳新、大冶的边远乡镇和恩施宜昌等地,这部分学生约500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31%。他们报读的专业主要分布在模具、服装、数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专业,许多学生仅知道有计算机而从未动手使用过,他们在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把基础差的同学从各个专业班里集中起来进行单独开课,按照微机室的实际容量可以形成10个走班,开设“加强提高课”。重点突出实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要的理论知识采用“够用即行”的原则,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实行精讲多练。要特别重视中英文输入、文字处理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同时要照顾到他们后续的CAD等课程在模具、服装、数控加工中的应用,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可以专门为他们选配操作性强的教材,选配经验丰富、有耐心的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可以按6:4的比例,同时我校的电子阅览室可以多照顾一些“机时”,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提高操作技能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2.专业特色课

通过调查发现,来自市内、阳新、大冶中心城区和浠水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约有800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他们报读的专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电脑会计、计算机及应用等技术型专业,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但许多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比较片面、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对这些学生如果沿用一般的计算机培训模式,是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标的。可以将这批同学集中起来,以他们报读的专业为基础,按相近专业重新组成约16个走班,并为他们开设专业特色课。分层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专业特色是否鲜明,要在细分的专业特色上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导向和最终的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为模具、数控和机电等专业的同学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机电行业中的应用”;为计算机、电子商务和电脑会计等专业的同学开设“计算机导论”等。

每种特色课至少要有一个体现自己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块,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专业特色,兼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基础性和应用。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可以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进行应用基础教育,重点放在“查漏补缺”上;后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瞄准职业岗位的需求,突出专业特色,有机地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着重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深度和广度上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度,以适应职业岗位够用为度。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按照5:5的比例安排。由于专业特色课的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师的选配上除了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这一工作外,还要提倡由各个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既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的经验,又可推动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领域的结合。

上一篇:浅谈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在建筑电气中的选... 下一篇:浅谈多功能可旋转台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