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印象

时间:2022-10-07 09:47:33

2008年至2009年,我有幸在墨西哥城的墨西哥学院做访问学者。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第一次离开家那么久。虽然已经时隔两年,但零零散散的记忆仍鲜活地飘游在心间。

墨西哥人的中国情结

外国人在墨西哥城有两种居住方式:一种是几个人合租一套住房,没有房东,房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另一种就是和墨西哥人一起生活。经人介绍我住在只有母女两人的墨西哥人家,月租是2500比索(比索为墨西哥货币。2008年5月份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9到10比索左右。2009年4月份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13到14比索左右)。我所在小区的位置距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非常近,交通十分便利。听说以前是奥林匹克村,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租房价格比较高。房东索莱达(Soledad)看上去50多岁的样子,离异。她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政治学系,以前曾做过文字校对工作,但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索莱达的房子是母亲留给她的,四室一厅两卫,有2个房间用来出租,房租是她的主要生活来源。

索莱达很喜欢聊天,受她父亲的影响,她对中国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但是,大部分墨西哥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个同学告诉我,他以为中国到处都是农民。刚到墨西哥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背后就听见行人说:“韩国人?日本人?”不过,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许多人从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印象有了稍许改变。到市场买菜的时候,当小商贩知道我是中国人时,就竖起大拇指。我感觉许多墨西哥人都喜欢中国,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对中国人也很友好。我认识的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的硕士生维阿特里斯・胡阿雷斯(Beatfiz Ju á rez)学习过汉语,毕业论文是关于中国产权的。她很喜欢中国,曾经在安徽的某个学校教过英语。她还去过西安。她为自己起的中国名字是“花里丝”,像是从她的名字Ju á rez直接翻译过来的,她对这个名字十分满意。我临回国前,维阿特里斯特意赶到我住的地方为我送行,送给我一些她家乡普埃布拉(Puebla)的特色礼物,都是她的妈妈特地准备的。因为她的妈妈认为,她的女儿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对她那么好,她的女儿也应该对中国人表示友好。我也回赠给维阿特里斯几件中国的小礼物。回国后我仍然和维阿特里斯保持联系。后来,她结婚了,先生是中国人。

我还认识一位80多岁的墨西哥老太太,她只会说简单的汉语,比如“谢谢”、“你好”等。她从年轻时候起就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经常热心地帮助一些留学墨西哥的中国人,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她,有什么困难也去找她,大家亲切地称呼她“墨妈”。她一直梦想着来中国旅游,2008年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临回国前,我和在墨西哥城教对外汉语的几个中国老师为墨妈过生日。那天晚上我们不仅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还包了不同口味的水饺。墨妈十分高兴,现场气氛友好而温馨。

墨西哥学院

墨西哥学院是墨西哥及拉美享有盛名的科研机构,性质类似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院成立于1939年,前身是“西班牙之家”(La Casa de Espana)。该学院历史研究中心(El Centro de Estudios Hist á ricos)的专家教授均来自全国历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现有26名在职教授,待遇优厚。该中心只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博连读为5年。硕士生生活补助每月为7000比索,博士生为9000比索。墨西哥学院图书馆以第一任院长达尼埃尔・科西奥・比列加斯(Daniel Cos í o Villegas)的名字命名,藏书50多万册,分地上和地下两层,拥有静谧舒适的学习环境。根据相关规定,外国的访问学者可以办理墨西哥学院的登记证,就像一个简单的身份证,上面有照片、名字以及有效期,和本院学生的学生证一样。墨西哥学院管理比较严格,禁止随便出入,进入学院大门要向保安出示登记证,没有有效证件的,要用护照换一个临时出入证。访问学者可以进入图书馆,但是只能在阅览室内读书或者复印资料,并没有外借图书的资格。不过,作为访问学者,可以和墨西哥学院的学生一样进入计算机房,也可以申请到一个学院的邮箱,会接收到学院的活动信息。等访问期结束后,邮箱就自动作废。访问学者的登记证还有其他的用途,比如,在法定的节假日外出旅游时,可以购买半价的汽车票。

墨西哥学院配有学生餐厅(墨西哥的高等院校一般没有餐厅),但不提供住宿。学生凭学生证,餐费为7比索。访问学者凭登记证是10比索,教师为6比索。饭菜比较丰富,一般是一个主菜(以荤菜为主,三选一)、一份主食(大米饭或者面条)、一小碗菜汤、一小碟菜豆、一小份水果或甜食,另免费提供5种左右的蔬菜及不同的调料(如辣椒酱、香菜、洋葱等),按需索取。还有免费的果汁、咖啡及白开水。新学期伊始,学生先试听所有课程,然后按照要求选修3门课程。上课形式基本上是老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课后作业是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小评论。或者是一个专题讨论之后,学生自选一个题目做介绍。学分是10分制,主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表现、中期作业以及期末作业情况来计分。博士生在修满学分之后,用一年多的时间在档案馆查阅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大约由4人组成,一个主持人,三个答辩老师,在主持人介绍情况后,学生阐述论文的观点,然后另外三位老师分别谈自己的看法。在大家发言完毕后,答辩就结束了。答辩之前,一般都提前张贴通知,都有听众旁听。我曾经旁听过几次论文答辩会,感觉墨西哥的学生在准备论文的时候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论文答辩则有点象征性的意味。

墨西哥的高考

墨西哥的高考一般在春天举行。高考体制和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非常不同,各个高校自己出试题,考试时间各异。这样,学生可以报考不同的学校,选择余地比较大,比较自由,和我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入学考试有点相似。高考形式为应答一份试卷,大约有150道综合选择题,要求从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内容涉及类似于国内的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时间为上午8点半到11点半。与国内对待高考的紧张情形相比,墨西哥人对待高考则很随意。一个同学对我说,他中学毕业后就打工养家,后来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准备高考。考试那天,他没有觉得怎么紧张,自己去的考场,考试完继续上班,直到有一天有封录取信送到他家,他才知道自己考上了。但是,只有少数墨西哥人有上大学的机会,大部分人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工养家。另外,外国人也可以参加墨西哥的高考。有一些中国孩子高中没有毕业就跟随父母去了墨西哥,他们只简单地学习过西班牙语,到了那里之后再继续学习语言,然后参加

高考。听有的人说,考试的时候很有意思,因为是选择题,在遇到有的题目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时,有的人就用抓阄的方式碰运气,希望能蒙对答案。

墨西哥的新书价格比国内的要高一些,一般的软皮书都在150到200比索左右,动辄300到500比索,甚至更高。我回国前在书店买了一本软皮书,大32开,1000页,价格为480比索,那个时候相当于240元人民币。墨西哥新书的价格一般不像我们国内那样直接印刷在封底,而是打印成小标签,贴在书的外包装上。让我感到很新鲜的是,学生买书可以优惠。例如,墨西哥学院的学生凭学生证购买墨西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可以享受打折优惠。同样,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学生可以用五折的价格购买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而要是购买与其他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新书,只能享受30%的优惠。另外,墨西哥城的市中心有一条名为多塞莱斯(Donceles)的街道,两边几乎都是旧书店,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线。书店里高高的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旧书,分门别类,非常壮观。旧书的价格比新书要便宜一些,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有机会找到需要的书。

墨西哥城的历史文化

墨西哥是拉美旅游大国,旅游业是其主要的收入之一。墨西哥城的历史文化遗址保存得比较完好,例如太阳月亮金字塔(Zona Arqueol ó gica de Teotihuac á n)、大庙遗址(Templo Mayor)及三文化广场(Plazas de las tres Culturas)等。墨西哥城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政府投资比较多。博物馆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学生免费开放。访问学者凭登记证,也免门票。其中,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 ia)是最具代表性的墨西哥博物馆之一,也是整个拉美地区最大的博物馆,甚至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在墨期间,我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它。另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墨西哥国立历史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Historia)、国立文化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Cultura)及国立反干涉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Las Intervenciones)等等。墨西哥的博物馆也经常举办外国文化等方面的展览,那时,学生仍旧可以免票,但是其他墨西哥人和外国人就要购买门票。我回国之前在那里参观了俄罗斯艺术展览,门票是53比索。有意思的是,一般情况下,在外国展览快要结束的最后一个周末,允许所有的墨西哥公民免费参观。墨西哥城的博物馆我基本上都参观了,感触很深。让我感到很失望也很不舒服的是,世界各国文化博物馆(Museo de Las Culturas)关于中国的展厅特别小,也特别简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两个大展厅,装饰得富丽堂皇。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展厅外,站立着矮小的孔子雕像,而在橱窗里摆放着的则是一双裹脚老太太的绣花鞋。

此外,墨西哥城最多的建筑就是教堂,大部分都是殖民地时期建造的。大多数墨西哥人信奉天主教,一般周末都去教堂做礼拜。在教堂里我曾遇到过虔诚的信徒从教堂门口一步一步跪到教堂的讲坛前。墨西哥人有解脱自己的办法,就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向上帝说,这样一来心里多少会舒服些。至于以后还做不做后悔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教友在生活中的位置很重要,教友关系比较好,甚至比亲人的关系还要密切。有的信徒会把遗产捐给教会。

墨西哥城的交通

墨西哥城的交通比较便利,尤其乘坐地铁很方便,但是地铁内并不广播站名,你要自己留意是否已经到站了。比较有意思的是,站名除了标注西班牙语之外,还有不同的实体头像,比如著名的人物头像、小动物、建筑物、大炮等。这是因为墨西哥的地铁是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那时候有很多文盲,为了方便这些人,把站名作了相应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晨上班和晚上下班高峰期,地铁的前两个车厢专门为妇女和儿童准备,比较人性化。我在那里的时候地铁票是2比索,听说现在已经涨到了3比索。

除了地铁,比较准时的还有公交巴士(Metrob ú s),因为它有自己的专用车道。乘坐巴士需要买专用卡,进出站时刷卡,每次约5比索,可以充值,就像我们的公交卡一样。墨西哥城的公交车已经私有化了,有大车也有小车,可以招手停车,在哪里上车都行。这样的车一般无人售票,要提前准备好零钱,上车时直接把硬币给司机,在驾驶台左下方靠近方向盘右侧的地方安装了几个不同规格的铁质圆柱形筒,可以存放2比索、5比索、10比索的硬币,方便司机存取。也许是知道乘客清楚行驶路线,无需司机提醒,所以司机从来不报站名,但是对外国人来说是个挑战。有一次,我就下错了车,搞得很紧张。那时汽车票价大多为5比索,现在涨到了7比索。和我们不一样的是,在某个站台还有人给司机帮忙揽客。只见那个人拿着本子,车一停,他就上来和司机叽里咕噜说一些数字,随后司机给他们几个硬币作为小费。需要提及的是,在墨西哥给小费是很普遍的现象,去饭店吃饭,一般要把账单的10%作为小费。去超市购物,结账时有人负责把物品放进塑料袋里装好,顾客也要给小费。帮忙打包的这些人一般都是十几岁的男孩或女孩。

墨西哥人开车很快,据有的中国人开玩笑说,墨西哥人做什么都慢,就是开车快。他们的开车技术还是比较高超的,尤其是那些长途汽车司机,崎岖的山路练就了他们高超的驾驶技术。

墨西哥社会面面观

墨西哥是个多民族国家,北部地区主要受美国的影响较大,中部主要以梅斯蒂索人为主,而南部居民以印第安人居多。目前大约有70种印第安语言。墨西哥的同学说,现在的墨西哥人基本上都是梅斯蒂索人(mestizo,欧洲白人后裔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大约占人口的90%以上,而土生白人即克里奥尔人(criollo,出生在美洲,父母都是西班牙人)的比例并不大。

墨西哥社会贫富差距比较大,等级观念很强,在高校及政府部门工作的墨西哥人都以土生白人居多。在墨西哥学院,各个研究中心主任配有秘书,秘书就在主任办公室外面办公,要想和主任见面,必须和他的秘书提前预约;同时主任还配有学术助手,主要负责他上课及其他科研方面的事情。此外,各个研究中心的老师到一定级别后也会分到一间小办公室,在走廊办公的秘书会为他们提供学术服务。这一点和我们国内有很大的不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的一个同学是梅斯蒂索人,目前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博士生,他说毕业后很难进入较好的高校任教,主要是因为他的肤色。在墨西哥期间,我乘坐地铁最多,但很少看到过白人乘坐地铁,也许因为

他们都有私家车。墨西哥人的生活方式受美国人的影响比较大,听墨西哥同学说,几乎每个墨西哥家庭都有一个成员在美国打工。不过我接触到的墨西哥人对美国人的态度并不怎么友好,我的房东就对美国有很大意见。

墨西哥的服务行业一般都是每两周计工资,据说,一般月收入在3000比索左右,大部分人同时做两份临时工。有个西班牙语单词quicena,指的就是半月的工资。我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认识的一对夫妇,他们负责打扫卫生,丈夫同时还在某个单位兼职做司机,这样他每个月的收入有7000多比索。房东索莱达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同时做两份工作,在两个博物馆上班。

墨西哥的社会治安不太好,经常发生绑架及枪杀事件,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交通事故的人数,但是破案率极低。不过,我还算幸运,没有遇见过类似的事。墨西哥泛滥,主要来自哥伦比亚,墨西哥本国生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一些农民没有收入来源就种植,一些人就以贩卖为生,主要卖给美国人。墨西哥毒枭的财富居世界前列,势力强大,还发展了自己的部队,与政府对抗,存在形成规模武装力量的趋势。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墨西哥人的婚姻观

墨西哥人的婚姻不是很稳定,离婚率比较高。有一次,我去拜访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图书馆馆长,在聊完墨西哥人的婚姻后,他饶有兴趣地向我询问中国人的婚姻情况。在这之前,我了解了房东家小时工的婚姻。她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混血,已经在这里服务20多年了。她同时为两家做家政服务,一般从早晨9点做到下午2点,工资日结,大约200比索,周四和周六休息。当时她的儿子18岁,女儿12岁。她18岁结婚,和丈夫生活了10年,后来丈夫消失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找不到了。她带着孩子住在她妈妈家。她目前和一个司机的感情很好,男方想结婚,但是她不想,用她的话说这样挺好的,为何要结婚呢?不知道她这种情况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还有一次,在一次讲座上我就这个问题问一位女主讲人,她很有礼貌地把问题抛给了我,让我去问问墨西哥的男人。也许这个社会问题的确不好解释。记得有中国人开玩笑说,墨西哥人以混血种人居多,到底谁该对谁负责呢?

墨西哥人对同性恋比较宽容。我同房东及她女儿聊起来的时候,她们都表示没有什么,因为她们的同学朋友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每年6月有个同性恋的节日,他们还组织游行。我认识的墨西哥学院的一个男同学就是同性恋,很文气的男生,他正在墨西哥学院历史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主持一项关于同性恋研究的课题。他的男友则是一名舞蹈演员,很帅气的小伙子。我曾经在伊达尔歌剧院(Teatro de Hidalgo)观看过他参加的墨西哥民族舞蹈的演出,其华丽的服饰和优美的舞姿,让人领略到异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墨西哥的特色饮食

墨西哥食品丰富,在世界上都有名,像玉米饼、仙人掌、辣椒、海鲜以及奶酪等,都是墨西哥的代表性食品。手工做的玉米饼大约卖到每斤13比索,超市出售的机器加工的玉米饼一般是每斤6到7比索。墨西哥人喜欢吃辣椒,在超市切开供人品尝的水果,上面都洒满辣椒粉。墨西哥人喜欢食用柠檬,感觉就像我们喜欢食用大蒜一样,吃什么都要挤上柠檬汁,因为有杀菌的作用。墨西哥的特色菜很多,像“达科”(Taco),10比索1个,就是玉米饼卷上肘子之类的炖肉或者是鸡肉,再加上洋葱之类的配菜,浇上辣椒酱,再挤点柠檬汁,老幼皆宜。我很喜欢的一道特色菜是焖羊肉(barbacoa),听人介绍说要在地下焖12个小时。有一次去索奇米尔科镇(Xochimilco)(索奇米尔科是墨西哥联邦区的一个镇区,人口约40万,198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参加一个家庭生日宴会,宴席就是订做的这种焖羊肉,味道好极了。还有一道菜名为“莫莱”(mole),一般是在一个炖好的鸡腿上面浇上一种紫红色的汁,有点辣,再撒上点芝麻。据介绍,普埃布拉市的“莫莱”最地道。还有一个特色小吃名为“帕姆瓦索”(pambazo),就是把稍微长点的烤面包从中间切开,放上奶酪、蔬菜、肉类以及奶油之类的配料,一般25比索一个。墨西哥的汤很好喝,价位比较高。有道汤名为“波索莱”(pozole),就是把炖好的玉米粒、鸡肉或猪肉以及蔬菜放在一起,喝之前再放点辣椒酱、柠檬汁之类的调料,味道酸酸的,价格大约是50比索。

墨西哥城的生活成本比北京要高一点儿。我住的小区附近有个沃尔玛超市,我经常去那里买菜。水果、蔬菜品种很多,但是价格偏高,有时候超市的西红柿每公斤要卖到18比索。房东索莱达每周都开车去比较远的露天市场买菜,那里的蔬菜、水果比较便宜而目,新鲜。商贩卖东西一般都把秤高高挂在摊位上方,他们习惯使用公斤,也有的蔬菜论斤卖,有的论半斤卖。有意思的是,水果摊上都放着一个小盘子,里面盛着切好的水果,可以随便品尝,有的还洒上了辣椒粉。你若不在意卫生,可以沿着水果摊一路品尝下去。

墨西哥人的生活习惯

墨西哥城的气候不冷不热,每年10月进入旱季,来年3月转入雨季,类似于我国云南省的气候。也许是宜人的自然条件塑造了墨西哥开朗活泼的性格,他们喜欢喝酒和跳舞,尤其是在庆祝节日时,载歌载舞,不亦乐乎。他们的歌很动听,舞跳得很优美,尽管大部分墨西哥妇女身材偏胖,这可能是保护神赋予他们的天赋吧!墨西哥人的午饭一般是下午1点到3点才进行,所以,这个时候在一些饭店很容易看到聚会的人们唱歌跳舞。墨西哥人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约会迟到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是常事。他们说话很随便,如果有人说邀请你吃饭,可别当真,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说说而已,你也就一笑了之。所以,有中国人总结说,墨西哥人很热情但不好客。墨西哥人做事虽然磨蹭,但是比较认真,偷工减料的事情一般很少,在市场上买菜一般不会缺斤短两,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欺骗外国人。

墨西哥人很喜欢干净,几乎是每天早晨洗澡后再去上班,衣服差不多也是天天换,只要家里有那个条件。年轻的男性喜欢往头发上喷喱水,即使是小男孩也不例外,看上去很有意思。同样,他们很看重脚,街头高高的擦鞋摊经常顾客很多,但一般都是男性。

墨西哥的水、电比较便宜,但是天然气和网络费比较高。房东索莱达家的上网费加上有线电视费每个月是400多比索。目前网络还不是很普及。墨西哥城的电话费很贵,手机打电话是一分钟6比索,而马路边的公用电话亭是3比索一分钟。墨西哥城是个缺水的城市,近年由于降水量减少,水供应量不够,一般周末都要有几个区停止供水。墨西哥的消费品几乎都需要进口。从我国进口的产品主要以服装、背包、以及小电子产品为主。

墨西哥城浓缩了我太多的回忆:我留恋墨西哥城的天气,眷恋墨西哥城的博物馆。走过昨天,穿越今天,期待明天,厚重的历史承载着沉重的现实。我想起房东索莱达的一句话:墨西哥人生活得很快乐,但是生活得不幸福。不知道这是否代表了大部分墨西哥人的心声……

上一篇:“不要忘记第三世界的朋友” 下一篇: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