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时间:2022-10-07 09:10:00

管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一、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在很多大学设置计算机教学内容时,针对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内容主要为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及办公软件的熟悉与应用等,主要是进行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的教学;对于理科学生,其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在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了《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这种现象,体现了大学计算机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很难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培养,相反,容易引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厌烦感,不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不科学在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及综合素质。然而,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如计算机课程集中教学与计算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显得十分枯燥没有趣味,长期以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更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大学计算机教学所选用教材不科学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在初中、高中都基本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甚至有些地区,在小学阶段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在进入到大学之前,对基础的计算机技能及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大学计算机教材却没有发生多少的变化,甚至在大学计算机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都基本学过,教材的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不科学的计算机教材,对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心态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四)大学计算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大学计算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计算机教学质量及效果。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有效开展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及效果较差。甚至在一些大学中,计算机教师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对于计算机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此外,计算机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及技能,却不能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等。

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

(一)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计算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进行摸底考试,并根据考试结果,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将学生分别分入到慢班、中等班、快班等三个层次,根据每个层次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授课内容及授课进度。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科学设置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大学计算机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素养为目的,为此,在设置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时,需要在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系统、基本理论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网页制作、平面设计与三维设计等应用型教学内容,充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要求。

(三)科学选择大学计算机教材计算机教材是开展大学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教学不能够仅仅依靠教材,还需要合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及电子资料。教师可以将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制作为教学讲义,建立试题库及素材库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计算机教材。高校在选择计算机教材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教材。

(四)改变教学模式,开展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大学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多层次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实际操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举办计算机比赛,如建模比赛、系统仿真比赛、程序设计比赛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

(五)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及效果。为此,高校需要加强计算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强化教师服务意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等。

三、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为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及信息素养,打造综合型人才,就需要进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科学设置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科学选择大学计算机教材、开展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等改革措施,希望有助于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推动大学计算机教学水平的进步。

作者:李佳珊 单位:衡水学院分院

上一篇:探讨高级计算机技术近况 下一篇:管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