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特教网校“人物装饰画”教学

时间:2022-10-07 08:38:19

谈特教网校“人物装饰画”教学

【摘要】在特教美工课程中,装饰画的教学占了很高的比例,如何教好这门课,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是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装饰画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强调四个能力:观察能力、思路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人物装饰画;自然;形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贯彻执行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环节逐渐加入到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而且更加能突显“装饰人物画”的实用价值和存在意义。“人物装饰画”是图案课程大家族的重要一员,它不仅是我们学习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现代设计艺术不缺的组成部分。像传统工艺美术设计:陶瓷、染织和工艺精品等,其图案装饰有许多地方运用的就是人物造型,从而形成了传统人物图案的一大特色。现代设计从广告设计到动画设计,从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设计,从计算机设计到flash影片设计等,人物装饰图案在其中的应用,特别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回归自然的心态,如广告创意设计中的画面人物形象的设计,就广泛地运用“人物装饰画”。对于初学者来说,人物图案设计又是所有图案中难度比较高的一种设计,因为人物图案设计的要求除了要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构成规律以外,还有要掌握人物图案写生与技法。

而特殊教育(以下简称特教)的“人物装饰画”教学更是我们特教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仅就个人认识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激发绘画兴趣 科学的观察习惯,是聋生获取知识和感受的重要途径。聋生的心理条件决定了他们观察目的的随意性,没有生活体验,整体观察能力差。同时,也正是由于聋生观察的随意习惯,才造就出人物装饰画的特有的“男性雄浑劲健的体魄,犹如叠嶂的山峦;女性纤细丰腴的曲线型体,似秀美娇嫩的山花。”特点。这也是人物装饰画绘画的价值所在。因此,我结合聋生实际,运用网络来指导学生作画。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运用记忆画培养聋生整体观察力。如:引领聋生观察我绘画的《波斯装饰画》,并运用在网络资料中收集的一些插图,通过世界装饰画的形式,把它们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一层一层地展示着不同的现代外国装饰画,中国民间艺术,还有古埃及艺术等。多媒体课件的画面让聋生凭借视觉功能观察了注意的对象,从而使其印象更深刻。只有在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之后,才会想到用笔去记录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既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地提高聋生的整体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对于聋生来说,他们容易抛开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观察,凭主观印象,视觉经验来作画。因此,我认为在聋生的人物装饰画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导聋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的作画。有比较才会有真实感。

1.1 整体的观察。先观察整体,再深入局部仔细观察,然后回到整体关系上的观察。即:整体――局部――整体。教师引导聋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中人物简笔的画法步骤,几种简笔肖像画法、然后顾及整体逐步深入。

1.2 审美的观察。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聋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体验各种形式美的法则。例如,曲线可绘制少女形象;直短线可绘制男性形象。不同形状,不同质感可引起不同的联想,给聋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垂直线有挺拔、向上、刚健之感;水平线有平稳、安静、联想的感觉。

1.3 比较的观察。人物装饰画教学中,教师不仅指导聋生掌握生活中的人体比例的度量标准、人体间的比例关系、人体的平衡关系、人体的中心线、人体立体化以及人体各种姿态变化,还要引导聋生对上述六种人体比较情况,进行色彩比较。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搜集和积累创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拓宽思路,丰富想象力 拓宽思路,丰富想象力是人物装饰画创作的生命。培养聋生想象力更是特教网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想象力源于见识多广,对网络资料和外部世界的印象积累越多,就越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聋生的想象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创设条件,引导聋生观察网络、观察社会、观察自然,扩大聋生的知识面。比如:让聋生用日记画的形式把所见、所感、所想的及时记录描绘下来;鼓励聋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在尊重学生主观想法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这样,聋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泯灭。例如:在进行“人物装饰画”一课的教学时,我的网络课件突出了:点线面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特点、少数民族的形态结构的特点、人物装饰变化、用以线造型的儿童画等特点。并用网络的情境再现于聋生们眼前,那份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学生们的画画也因此而推向了高潮,再加上学生主观愿望和大胆设想,自然而然就可以让学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2.1 添画。教师可以提供不完整的装饰画,让聋生发挥想象,补充添加使其更具意义,如采取漫画形式,进行添画。这里表现出答案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达到培养兴趣、发展想象力目的。

2.1 续画。教师先开个头,让学生接着画下去,这不仅是形象构图的一种继续,而且是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同样能促使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来说主要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进行续画。这种一个线头、多种结局手法,无疑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命题画。即教师设立主题,让聋生围绕主题进行思维想象。通过启发引导,打开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束缚。让聋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情境,成为情境中的主人。如我校美工小组活动课的课题是《舞蹈的女人》,是熟练的体操,各种体操动作的做法,活泼的技巧动作。学生很难进行具体的描绘,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充当舞蹈演员,才能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出熟悉的舞蹈而又美好的一切。在此,教师应尊重很聪明的聋生的想法及观点。予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促使聋生想象力的发展。

3. 艺术的生命力贵在创新 在人物装饰画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培养聋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绘画是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过程,绘画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实践证明:聋生学画可以启迪智慧提高创造力。怎样发掘、培养聋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愿望。

3.1 精心选编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发展思维。首先,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其次,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刊的冲动。还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

3.2 因势利导 及时启发 促进创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知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有的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教师必须及时的扶植,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3.3 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以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工活动都得到发展作为评价标准,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工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工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是一个特殊教育的美工教师,在装饰画教学方面的一些粗浅的建议。关爱聋生健康成长,让他们也能拥有跟正常孩子一样能够抓住美丽的眼睛,能够描绘美丽的双手,能够雕刻美丽的心灵,让我们为了这些目标,做出一名特殊教育者应该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吧!

上一篇:重视课堂生成 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