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桥施工中出现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2-10-07 06:57:22

关于路桥施工中出现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分析

【摘要】对于公路工程而言,经常会出现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情况,这已经成为了影响公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存在,也很好的将我国路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出来,这便要求必须根据需要来分析其原因,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我国路桥施工的实际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

沥青路面包含的类型比较多,主要有沥青贯入式路面、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及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等等。沥青路面施工比较方便,需要工期短,并且还具备无接缝、耐磨、表面完整、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城市道路中运用非常的广泛。沥青路面破坏一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便是结构性破坏,另一种则是功能性破坏。这些问题在沥青路面中存在非常普遍,给公路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路面设计

在进行沥青路面修筑的时候,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不同,修筑出来的沥青路面类型也会不同,所以在进行路面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施工条件以及路面的使用功能,并将其和经济性结合在一起,选择最合适的类型。

(一)设计结构合理性不够

根据强度构成,沥青路面可以分成嵌挤类以及密实类两种,前者要求施工的时候使用尺寸相似的矿料,路面稳定性以及强度提高主要靠的是骨料颗粒嵌挤而出现的内阻摩擦力,粘聚力在嵌挤类沥青路面中作用是次要的。后者要求进行矿料级配的时候必须根据密实度最大的原则进行,稳定性以及强度依靠的是内阻摩擦力以及粘聚力。在进行沥青层结构选择的时候若是选择不够恰当、混合料本身的类型存在不合理,便很容易导致面层破坏的情况出现。在进行沥青路面设计的时候,要求不但需要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还应该确保不会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所以最好选择空隙和粒径都比较小的配料[1]。若是使用的大粒径的配料,还应该在层面之下进行封层的设置,避免出现雨水渗入的情况。

(二)补强旧路段的时候,存在厚度考虑不足的情况

在改造旧路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节约资金和利用旧路,应该根据需要来客观的评估路段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旧路的状态来进行补强厚度以及改造方案的确定。但是很多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根据要求进行调查,补强厚度确定的太过随意,这也会导致在补强之后,路段本身的弯沉值超过设计规定的范围,这会导致新路本身的强度比较差,早期破坏也会比较严重。

(三)确定岩石路段石质的时候存在错误

在设计路基的时候,由于地质钻探资料比较少,仅仅通过表面的石头来进行石质类型判断经常会出现错误。比如说在原来的设计中,是石方路段,设计整平层的时候仅仅设计了十五厘米的水稳砂砾,但是在开挖之后,路基却是风化岩以及泥质页岩,若是施工单位还是根据原设计进行施工,那么在施工结束之后,雨水的渗入会导致风化岩以及泥质页岩的软化,沥青路面结构很容易出现强度不足的情况,导致大面积风裂的出现。

(四)路面厚度设计存在问题

在进行路面厚度设计的时候,依据一般都是设计年限之内累计当量轴次。为了方便设计的进行,设计单位一般会划分公路交通量,然后确定当量轴次,然后进行路面结构厚度以及弯沉情况的计算,若是累计当量轴次确定的数值过小,那么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便会出现达到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的情况,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问题。

二、路面施工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

在路桥施工的时候,路面施工过程会给路面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直接给其质量造成影响的施工环节包含了基础施工、面层施工以及相关联结层的施工。

(一)路面施工

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含下面几种:首先是施工的时候,存在检验原材料不严格,没有控制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情况,特别是沥青用量以及矿粉的用量不够准确,没有根据设计的需要来选择材料、或者是存在材料不合格的情况,那么沥青路面在早期便很容易出现油包、露骨、推拥、坑槽以及松散的情况;其次,在施工的时候,若是施工机械设备存在陈旧、老化或者是不配套的情况,很容易给混合料的搅拌均匀性、配合比计量、平整度以及压实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再次,若是沥青混合料加热的时候,存在温度过高的情况,那么很容易导致沥青老化,降低路面强度,出现坑槽或者松散的情况;最后碾压的时候温度比较高,导致碾压温度比较高的原因主要包含了两种,分别是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已经超过了规定范围的上限和沥青温度接近高限[2]。若是运输的距离比较短,并且在摊铺之后很快便进行了碾压,那么很容易导致碾压温度过高的情况,这会影响压实度,沥青路面在早期也很容易出现微裂,影响其质量。

(二)基层施工

在路桥中,车辆荷载主要是由基层来进行承担,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也会给面层造成重要的影响。

1、表面清除存在不干净的情况

在进行结构铺筑的时候,若是没有很好的清理路基表面存在的浮砂、浮土以及浮灰,那么在雨水的影响下,便很容易出现浮层细料软化的情况,在高压水流的冲刷之下,很容易变成浆,给沥青面层表面造成严重的影响。

2、控制基层松铺不够严格

若是在进行基层标高以及松铺系数控制的时候,不够严格,便需要进行二次补加,在沥青路面中,二次补加层很难和下层的基层连接紧密,并且其厚度又比较的小,很容易出现松散的情况,从而导致沥青层出现坑槽、网裂以及松散的情况,所以在进行补加的时候,最好使用含油沥青混合料。

3、基层压实度存在问题

在确定最大干密度之后,基层压实度是和使用材料有着直接关系的,若是粗粒的含量比较大,那么即便是压实度满足了规定的需要,基层还是不够密实,这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碾压遍数或者碾压吨位,从而保证基层本身的密实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三、养护管理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

(一)没有及时养护

在行车的情况下,沥青路面很容易出现少量的坑槽或者是松散的情况,若是没有及时的养护,那么病害很容易进一步的扩大,这便要求必须根据需要及时的养护。

(二)养护方法选择存在问题

在进行沥青路面养护的时候,有些养护人员会选择人工洒料的办法来养护,这会给路面平整度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可能会因为喷油不均匀或者是不足而导致出现松散、推拥以及泛油的情况,给路面造成严重影响[3]。

(三)其他原因

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的原因比较多,除了上述原因,还包含了下面几种:首先,没有根据程序来办事,导致路面设计方案的研究以及试验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前期工作也存在严重的滞后;其次,没有根据需要开展招投标工作,选择的施工队伍本身的经验比较少,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监理单位存在有职无权的情况,无法真正做好监理工作;再次,没有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存在赶工期或者搞献礼工程的情况;最后,施工的时候存在管理不严格或者是技术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结语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是路桥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但和设计施工有着直接关系,还和路面后期使用和养护有着直接关系。想要控制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不断的提高其质量和使用周期,便必须做好设计施工、管理养护方面的工作,严格根据规定进行各个环节,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军.关于路桥施工中出现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07):164-165.

[2]麦秸.路桥施工中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09,(05):47-48+46.

[3]王双喜.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1):29-36.

上一篇: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软基路基处理技术在铁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