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缺养老信心,缺的是养老储备

时间:2022-10-07 06:02:38

国人不缺养老信心,缺的是养老储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来临,国内居民在养老储备方面似乎仍有欠缺。近日,业内机构的《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首期中国城镇居民养老准备指数仅为62.6分,勉强及格。

从初级养老向投资养老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消费者在退休养老信心与实际养老储备状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在该指数的四个一级指标里,退休养老的信心水平与计划程度分别高达71.6分与74.6分,而养老知识掌握程度和储备状况则只有59.2分与43.4分。

这表明多数受访者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合理的资金规划安排,实现对退休生活的美好憧憬,但现实是这些受访者在养老资产配置技巧和储备状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业内人士蔡强表示,造成养老信心指数与储备状况出现较大落差的原因相当多,一方面是传统养老观念已经跟不上当前的退休生活消费水准,另一方面是不少受访者高估了国家养老、子女养老与以房养老的作用。而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养老、以房养老,还是子女养老,都是比较初级的养老储备方式,现在国际比较流行的,是全方位投资养老,即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在抵御疾病、意外风险同时通过投资复利收益,为退休养老生活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养老储备的“金字塔架构”

尽管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养老储备存在资金缺口,但如何进行有效弥补,他们似乎仍然找不到完善的解决方案。不少受访者仍将养老金融产品与理财产品的用途有所混淆。事实上,投资养老金融产品,首先不应考虑其收益率,而是它是否能化解养老生活的各类风险。

在欧美国家,养老储备规划其实是一个三层金字塔架构,底层是人生风险管理,比如年轻人趁着保费低,通过购买大病保险、身故保险锁定疾病、意外等人生风险;中间层是定期储蓄,即每个月投入一定资金购买理财型保险等产品,通过每年复利收益获取可观的财富;最高层才是养老资产配置,即将剩余资金分散投资在债券、共同基金、股票等产品,通过投资组合在降低风险同时获得额外投资回报。

至于养老资产配置的投向,欧美国家通常会采取三等分法,即三分之一配置到债券、银行存款,获得无风险收益,作为资产保值的基石部分;三分之一投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创造额外高回报;另外三分之一进行房地产投资,作为以房养老的一种补充。

上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方... 下一篇:小学美术创造课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