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随文练笔实现读写双赢

时间:2022-10-07 05:55:17

读写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的随文练笔,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中读写的双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运用随文练笔的方法,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效果。

一、随文仿写,规范化写作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写作中缺乏规范化的标准指导,那么随文仿写就是提高学生规范化写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名家著作,都是学生写作的良好范例,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然后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规范学生的写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之作,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语言优美传神,描写生动形象。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找到文本中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接着试着朗读几遍,体会其中的巧妙之处,然后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谈一谈这些句子能够吸引自己的理由。例如,有的学生找到了“不必说……也不必说…… 单是……”这样的一组句子,认为写得最生动感人。最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仿照示例自己写一写,同时也要注意运用这组句子中使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而使描写达到更为生动传神的效果,争取做到结构整齐,语言流畅。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能写出很好的句子。

虽然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对其进行规范化写作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优美语句等作为写作的范例,指导学生随文仿写,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又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感悟。

二、随文延伸,多元化写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内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的视野向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出发,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延伸阅读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多元化写作,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孔乙己》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这篇文章的内容表面简单,但刻画的孔乙己以及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十分鲜明,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大家注意到孔乙己的着装了吗?以前孔乙己来喝酒都是穿着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最后一次却没穿,他的长衫去哪了?”用这些问题激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热烈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围绕“孔乙己挨打之后”进行写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多元解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没有拘泥于课内的情节,而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多元化写作,由于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独特见解,因此写作中大家能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独特的作品。与此同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

三、随文想象,激情化写作

学生都有很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特点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假如自己适当想象和联想,可以使文本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不仅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这时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感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对《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兴趣很大,非常喜爱。在这篇文章中的人物各具特色,皇帝的自私愚蠢、自欺欺人,骗子的投机钻营,大臣的阿谀奉迎以及小孩子的纯真,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见大家的热情高涨,教师就鼓励学生们自己组织语言,编写剧本,将这篇文章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教学设计,正好符合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大家非常活跃,纷纷献计献策。首先研究了文章中设置的背景资料,然后揣摩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色,例如关于骗子的善于钻营应该用什么词语来表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激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学生激情热烈的情绪引导学生写作,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有话可说,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目标,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随文练笔,指导学生勇于将自己的收获以文字的形式抒发表达,形成美文佳作,实现读写教学的双赢。

上一篇:试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诗歌教学中“尚德”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