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

时间:2022-10-07 05:35:52

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反思德育薄弱的原因,论证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及其改进措施。

一、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属道德范畴。由此,再推向人性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实质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即人格问题。

如果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知识技能教育、体魄教育与思想教育三大类型,那么德育是思想教育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部分。

综上,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教育等。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热爱集体、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教育,勤劳俭朴、见利思义教育,自尊自爱、知错改过教育,诚实守信、求真务实教育,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教育等。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以上分析的是德育的横向构成体系。德育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知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也就是通过情感、信念、意志的内化作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过程。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从横向体系看,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整体的德育中包含道德情感、意志及道德知识教育。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绝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制定、推行,并经长期检验确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并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习惯而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其中许多准则、规范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大公无私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如封建社会为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惟利是图。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道德内容的社会性,不仅包括历史性、阶级性,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既包含历史的、阶级的差异,也包含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性、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现以道德规范教育为例论证。

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中国历史上,关天培、邓世昌、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吉鸿昌等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马本斋率众抗日、拒寇诱降,其母支持亲子抗日,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人们吸取之,认识到,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随波逐流,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只是一短暂的年华,很快付诸东流,毫无意义。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但这种思想境界,已是十分高尚的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正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2.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同志指出:“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在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拂尘览史,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拓宽学生历史认识空间,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这就是历史空间。“历史空间大的人,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就像与黄帝、尧、舜、禹同年生,一直活到现在,几千年兴亡多少事,一切都在指掌中”。可见,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总结人生经验,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孙中山、,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及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从小胸怀大志,为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盛而孜孜矻矻地追求,所以他们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学习历史,可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活动、道德精神“激活”,传承“过去’而进行道德创新。诸如,我们可从陈独秀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去传承并充实“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去继承并充实“思想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力图改革中去传承并充实“大胆变法,改革创新”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合力,容易将上述行为规则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薄弱的原因及其改进

德育薄弱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德育评价目标和手段。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知识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比较具体,层次也比较清楚,在教学实践中易于进行评价。而德育目标,相对而言抽象而笼统,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价。同时,也由于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方式与手段的单一,因此使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致使一些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一般情况下,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加强对德育评价目标、方式及手段的研究,使之尽快完善;一是不断提高广大历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

2.社会观念偏重数理化,忽视政史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理化是真才实学,备受重视,不了解政史地在个体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育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3.社会对历史教育不科学的评价,导致历史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实行应试教育。

由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思想则较少过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同时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教师,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主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放松或偏向。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部中国近代史无可争辩地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所以,我们不能放松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但是,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还有一些人以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就是创新,竞相从批判马克思主义中独辟蹊径,并将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竞争意识、协作精神教育等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立起来。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偏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国内社会不良风气与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一些教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以致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其二是,惯于对遥远的未来作出具体的设想和描绘,陷入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不存在私有制,劳动成为人们不可剥夺的第一需要与权利,人人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实行按需分配……对于这些认识,学生分析后会陷入重重矛盾:诸如还有没有家庭?如有,不可避免地存在私有观念,就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劳动是以消耗体力、脑力为前提的,它本身只有辛苦,何以成为第一需要?由上可见,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两个统一,即理想与现实相统一,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纲领相统一。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要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使社会物质日益丰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并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当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与中国前途息息相关时,才能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2.对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客观环境缺乏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大转型中,旧的思想道德体系已经解体,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有人说,近十年正处于思想道德的“真空”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封建主义和利己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教育学生行事做人,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能力,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挂帅,智育第一,升学压力使得大量学生厌学,这些学生一旦放下书本,马上被光怪陆离的校外世界所迷惑,成为封建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主动接受者。

3.对青少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研究。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此特点一。特点二是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由于同学、师生间缺乏思想交流,许多历史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内在需要脱节,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说服力与感染力。不了解学生自身需要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学生自身需要可以分几个层次:第一是物质需要。第二,是乐于表现,以求得到别人的赞许与尊重等。第三是实现自我价值。历史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在历史教学中,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及生活的学校、城市的历史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4.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缺乏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原则。比如:(1)循序渐进原则。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可简单化。(2)知行合一原则。要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学生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的最后归宿是道德习惯的养成和在实践中笃行,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和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3)实事求是原则。要根据历史教学实际,选择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内容,不虚美,不隐恶。(4)整体性、层次性原则。思想教育应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素质,实践真正的道德活动。道德素质包含道德知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要素。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性表现在道德素质诸要素之间比例平衡、各要素不可缺失。而目前的历史课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其他要素的落实与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本身的层次性。如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其二是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他律到自律的层次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身心特点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我们才能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改变历史教学德育薄弱的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思想道德教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政策教育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阅读报纸进行,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时事,并结合历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外,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模范人物事迹、普通人的美德,从而将历史课堂上和书本中的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意识。

如同历史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主体意识一样,思想道德教育也必须加强主体意识。必须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种主体意识必须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包括历史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还必须贯穿于学生个体优良品德形成的整个过程,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道德行为,教师始终起启发诱导作用,一切有赖于学生自行总结、体验、践行。

3.发挥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整体功能。

道德教育、发展个性心理品质,要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教育的每一章节内容即有自己的重点又纳入整个历史学科体系的总体内容之中,而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教育与具体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所以,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注意各年级纵向联系的同时,应注意同年级各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立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纵向体系,应该有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德育目标体系。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对祖国美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人民有初步认识,对自己的家乡与祖国产生爱戴与仰慕之情。中学阶段要求在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对祖国辽阔的河山、丰富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区别,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促进世界进步与繁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横向体系,是指建立各学科之间科学的德育横向联系,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养成的整体环境。政治课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仅仅是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高尚情操的陶冶。地理课对学生正确的宇球观、环保意识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数理化生学科对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等优秀品格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是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历史唯物主义是教材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比较、客观分析,才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提炼出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点,其他一切方面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正确性与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阶级与阶级斗争观点,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劳动观点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

育人德为先,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强化,有赖于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实践中的辛勤劳作。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写在<人文知识读本>出版之际》。《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25日。

[2]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3]《中学生素质修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邬冬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5]:《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光明日报》,1999年9月6日。

[6]王宏志:《迎接新世纪,重视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7]张玉法:《历史教育与人生》,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探析论文 下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