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05:25:24

关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的思考

摘要 阐述了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的意义、原理、优势等,分析了该区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该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伏农业大棚;必要性;建议;现代生态农业;山东枣庄;台儿庄区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25-01

1 光伏农业大棚概述

农业是生态产业。我国各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说明,破解农业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清洁能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清洁能源首选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被人类利用,实践证明,设施农业利用太阳光能进行作物差异季节生产,产量是露天种植的3.5倍,并且农产品的质量较优,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应用的最有效技术工程[1-3]。据统计,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绝对数量优势使我国设施农业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期,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其次就是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原理,把人类不可直接控制的太阳光能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电能[4-5]。

通过安装太阳能组件发电和现代农业生产的跨界组合,光伏农业大棚在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产出清洁绿色能源的同时,开启了现代生态农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诸多的发展优势:一是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单独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达到了农业和发电的双向收益,实现了阳光、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二是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数量、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既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又可实行优质农产品、名贵苗木等的差异季节精品种植,实现作物的高附加值;三是生产的电能除供采暖、通风、照明、滴灌、农药喷洒以及棚内环境监测等农用外,还可以将剩余的电能并网出售;四是光伏农业大棚采用全框架高标准支架系统,造型非常美观壮丽,具有观光特性,与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等要素组合,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现代农业、生态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增加旅游收入。与传统农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更加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为用现代工业管理方式经营农业提供了条件,通过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

2 台儿庄区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的必要性

枣庄市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从一次能源生产量和生产结构分析,原煤能源比重占绝对量日渐减少,由此引发的能源资源短缺的矛盾和压力日趋增大。台儿庄区作为枣庄市辖区也不例外。《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要求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能源补充。

从全国来看,《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把台儿庄区的台儿庄大战遗址列入重点旅游区,台儿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列入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国家将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从全省来看,《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台儿庄区的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张山子镇、泥沟镇列为重点开发区域,今后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型原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增强对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吸纳能力,通过园区建设和发展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打造国家级新型产业基地;台儿庄区的其他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中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这种类型的区域今后应重点发展旅游、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严格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的产业扩张,同时享受包括提高地方财政返还比例、增设专项转移支付在内的若干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决策部署,将枣庄定位为“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并在服务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政策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台儿庄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3.5 ℃,年均日照时数2 182.3 h,年太阳能总辐射量5 410 MJ/m2。根据《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分布,台儿庄区属于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区,拥有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较大潜力。而目前台儿庄区对太阳能的转化利用除农业生产用塑料大棚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杀虫灯等绝对量利用太少。光伏农业大棚是当前塑料农业大棚的科技升级产品,棚内生产绿色食品,棚顶生产绿色能源,节约土地、集约经营一举两得,是绿色能源与绿色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是新能源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是工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设施农业中的精品。从发展前景看,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从台儿庄区实际需要看,发展光伏农业大棚,建设现代生态农

业,是台儿庄区建美好家园和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培育现代农业新优势的现实选择。

3 台儿庄区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的建议

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个新生事物。太阳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更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绿色能源,开发推广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或替代常规能源,这对于实现全区发展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是制定出发展规划。光伏农业大棚在全国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兴产业,在台儿庄区也是2014年才提出的发展课题,项目建议还刚刚起步。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要明确光伏农业大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阶段目标、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要明确全区的光伏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基地、重点园区,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做到既要积极促进产业的发展,又要有法可依;既要实现规模扩张,又要切实注重发展质量。三是制定完整的激励政策。制定有利于光伏农业大棚产业发展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完善配套产业链,促进产品扩大市场,逐渐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知名品牌。四是切实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为企业的引进、项目的实施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在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4 参考文献

[1] 任俊芳,程毅,陶新娥.3G技术在农业大棚远程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18):193,210.

[2] 王东涛,鞠凤船.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20446-20447.

[3] 齐志才,韩成浩.农业大棚温度适时监测系统设计方案[J].农业与技术,2002(6):111-112,116.

[4] 刘建业,薛增涛,梁永春,等.现代农业大棚环境调节与管理的仿人控制系统[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3):62-65.

[5] 徐彩娟.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大棚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302,305.

上一篇:固原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下一篇: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七一港沿河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