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理论基础在视唱练耳中的地位及作用

时间:2022-10-07 05:05:50

浅谈音乐理论基础在视唱练耳中的地位及作用

摘 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倾听音乐的人必须拥有一副音乐之耳才能聆听和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深度,这种音乐之耳则是通过视唱练耳课,经过多方面、多种方法和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

关键词:视唱;练耳;乐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15-0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倾听音乐的人必须拥有一副音乐之耳才能聆听和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深度,这种音乐之耳则是通过视唱练耳课,经过多方面、多种方法和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

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对学生音高、音程、和弦、和弦连接、节奏与旋律的听写和单声部、多声部的视唱练习等特殊的专业训练的,使学生具备感受、记忆、理解和处理各种音乐符号的能力。

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目的的课程。音乐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乐理)也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能力为目的的音乐基础课。视唱练耳侧重于对音响的分辨与演唱。而乐理则侧重于理论的剖析和展开。因此,音乐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重视乐理课,必须掌握乐理,因为它是了解和研究视唱练耳的必要条件,是为了指导视唱练耳中的听与唱等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下面笔者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乐理课在视唱练耳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一、视唱练耳中的调式

(一)民族调式

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若唱、听一首乐曲,并想要知道是由哪一种或几种调式组成的,就必须要依据乐理课中的知识来解决。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徵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调式和角调式的色彩比较暗淡,商调式介乎两者之间。这个过程就是要训练我们听辨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高低关系,找出宫与角的大三度(或小六度)的音程关系,再找出调式主音:即此乐曲旋律的乐句、乐段或整首乐曲的结束音,就知道是民族调式中的哪种调式了。以五声调式音阶为基础的旋律,由于缺少小二度(或大七度)、增四度(或减五度)这类不协和音程的尖锐音响,因此声调比较平和,会使人联想到高山流水、中国的山水画。例如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音高关系是按照宫调式音阶排列的,主音是D,所以它是D宫调式。六声调式中的“正音”和五声调式的音一样,但由于“偏音”的加入,因此出现了新的音程关系:即新加入了小二度(或大七度)仍然可以按照纯五度或纯四度的关系排列起来。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小三度音程中间又加入了不同的“偏音”而成。由此又产生出了新的音程关系:即增四度(或减五度)。所以我们必需要牢记各种民族调式的结构与特点,依据这些特征才能听辨出乐曲是由哪种民族调式组成的。

(二)大、小调式

如何判断大、小调式,就是要听旋律的色彩。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培养的就是要有音高关系的概念,这种训练是建立在乐理之上,但于乐理是紧密相连的。比如我们判断大、小调式。首先,大调色彩明亮,小调色彩暗淡。这只是判断方法之一。大调式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个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明亮的色彩,例如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个音为小三度,这个音程也说明了小调式暗淡的色彩,例如柴科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所以只要掌握音程的关系和调式的色彩,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就不难判断出调式了。

二、视唱练耳中的音程、和弦、旋律

(一)音程

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音程的训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对它有明确的了解、熟练地掌握它们、弄清楚它们的表现功能。通过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二度音程平稳流畅,例如:俄罗斯民歌《罂粟》。大、小三度旋律音程能感知大、小调的色彩。大、小三度在相互对比的关系中,则能更清楚地表现出各自的特征,例如:鲍罗丁的《密林之歌》。四度音程有号召性的音调,例如:陕西民歌《一根扁担》。五度音程对调式主音起着支撑的作用,具有稳健的情绪,例如:《瑶族舞曲》。大跳音程,具有高昂活泼、紧张明快的性质等等。同时,视唱练耳中听辨音程,还可以通过音程的色彩来听辨音程的关系。例如:纯音程有一种纯粹的、开明的、温和的性质。大音程有明亮、强健有力。小音程有压抑、忧郁、暗淡的感觉。增音程有扩张、紧张的特点。减音程有悲哀、阴沉、紧缩的感觉。记住这些音程的色彩,对听辨调式中的音程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和弦

在乐理课中我们了解到在多声部音乐中,可以按照三度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在视唱练耳训练中构唱、模唱与听辨和弦,可以从色彩上感受和弦的关系。大三和弦具有明亮的色彩,小三和弦色彩比较暗淡,增三和弦具有拉伸、扩张的感觉,减三和弦具有收缩、紧绷的感觉。因此,只有从乐理上了解了和弦的结构,听音和记谱的时候才能正确地写出和弦的结构。

(三)旋律听写

视唱练耳中旋律听写是很重要的部分,这一内容综合了音高、节奏、节拍、节奏型、速度、拍号、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是一个综合性的音乐听觉训练的过程。由于旋律听写中要求节奏与记谱法等要素的准确性,因此要学好乐理知识,以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在旋律听写过程中,往往要面对几个难题,一是拍号:即根据节拍的强弱来判断旋律的拍号。二是调号:调号是要通过乐理知识分析,可以通过标准音或主三和弦来确定调号。通过旋律听写练习,使学生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旋律与节奏。

三、视唱练耳中的节奏、节拍

节奏节拍在音乐的构成和表现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在音乐作品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乐理中讲: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有重音及无重音的同样的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节奏侧重于音的长短,节拍侧重于音的强弱。

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难以想象当音乐脱离了节奏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那将是一堆散乱的音符、无序的音响,而节奏离开了音高却可以单独存在,并且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个性,把它们组合起来,便可以表现出某种意义。任何音乐都有着鲜明的节奏节拍,例如李焕之的《社会主义好》,一强一弱的节拍强弱规律,恰当的表现出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建设好国家的雄心壮志。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通过节奏性很强的舞曲、进行曲、民间音乐等风格的作品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节拍感。

四、视唱练耳中的速度、力度

速度是表现旋律特点的要素之一。视唱时要看速度标记,才能准确的唱出旋律的速度特点。如果没有注明,则要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来演唱出适当的速度。音乐的速度和乐曲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如用快速度来演唱慢的乐曲,或反之用慢速度来演唱快的乐曲,会严重歪曲音乐的形象。但有时为了艺术上的目的,将一段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处理而获得不同的音乐形象则是完全可以的,例如《森吉德玛》在慢速度中表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的壮丽景色,而快速度则表现了蒙古人民愉快的生活。一般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合的,而颂赞歌、挽歌、沉痛的回忆等则多与慢速度相配合。

力度是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力度在视唱练耳中和其他要素一样,在音乐的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力度的强弱和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摇篮曲》总是用轻柔的、弱的声音来演唱或演奏的,这类音乐的内容与强的声音是有矛盾的,而隆重的、胜利的、具有战斗性的乐曲,是需要用强的声音来演唱或演奏的。这类音乐的内容又与弱的声音格格不入。利用力度的变化还可以获得鲜明的强弱对比。用以塑造音乐的形象。

总之, 音乐理论基础是学习视唱练耳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乐理在视唱练耳中具有很强的基础作用。音乐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乐理,用以指导视唱练耳中听与唱等课程的学习。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乐曲和旋律,以便理解音乐的特点,聆听韵律的变化,从而有助于视唱练耳学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2]李重光.基本乐理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许敬行.视唱练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小议拴文化 下一篇:有关孙文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