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口咽粘膜放射性损伤的防治体会

时间:2022-10-07 04:09:04

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口咽粘膜放射性损伤的防治体会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放疗中最容易造成的粘膜损伤是口腔和咽部的粘膜,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因严重的粘膜反应致使放疗间断、疗程延长,降低了肿瘤控制率,为此我科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同时,应用维生素B12、利多卡因等复合制剂、金因肽对口咽粘膜放疗性损伤进行防治,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我院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之间鼻咽癌患者共51例,随机分成防治组25例,对照组26例。

1.2 照射方法:本院直线加速器,使用6mv-x线和电子线,两组患者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照射,2Gy/1次、每周五次、当剂量达36Gy/18次后缩野继续放疗,肿瘤剂量达70Gy结束放疗。

1.3 放射防护剂:维生素B12等成分的液体制剂,口腔粘膜发生Ⅰ级反应时开始用药,防治组使用预防剂对口咽粘膜每日喷射5~10次/日,疼痛加重时掺入利多卡因含漱;出现Ⅲ级反应时用金因肽喷涂;对照组口咽部采用西瓜霜喷剂、洗必泰漱口液含漱,反应重则采用抗生素、激素静点。

1.4 放疗反应判定标准:急性粘膜反应评定标准如下:

0级:无变化。

Ⅰ级:红斑,有轻微疼痛,不需止痛药。

Ⅱ级:斑片状粘膜炎,有小片状伪膜,灼热疼痛。

Ⅲ级:融合性粘膜炎,疼痛加剧,需要止痛。

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2 结果

两组粘膜反应分级情况。

由列表可见:防治组有1例Ⅰ级反应,4例Ⅲ级反应;对照组没有Ⅰ级粘膜反应,Ⅲ级反应达11例,两组粘膜反应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放射生物学研究显示:在放疗期间,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短,增长速度加快,因此,肿瘤放疗的总时间非常重要,总时间延长可使肿瘤控制率明显下降。Pajak[1]等报道头颈部肿瘤疗程延长14天,局部控制率下降13~24%;国内学者[2]报道鼻咽癌患者疗程≤55天的二年失控率为4.3%,而>55天的为24.2%,为提高肿瘤控制率,应避免非计划性延长疗程,严重的口咽粘膜反应是延误头颈部肿瘤的放疗疗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预防治疗放射性粘膜反应有多种给药途径:如口服、肌肉、静脉、局部用药,本人认为局部给药副作用小,作用直接,维生素B12是一碳集团代谢中重要的辅酶,能保持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对皮肤粘膜的细胞有修复功能,利多卡因止痛作用较显著;金因肽在放疗中使用可明显减轻放射性粘膜炎反应,有资料报道[3],如果从放疗第一天即用,可推迟放射性粘膜炎的发生。本文中防治组患者在出现伪膜性粘膜损伤时,在使用维生素B12、利多卡因等成分制剂同时加用金因肽,治疗效果满意,因此,做好鼻咽癌放疗中口咽粘膜的防治,可以防止疗程延长,对提高肿瘤控制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Pajak TF Laramor GE,Marcial VA.et al. Elapsed treatment days-A Critical item for radiotherapy quality contrd revievo in head neck traids.RTOG report.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1:20;13~20

[2] 何霞云,环素兰,何少琴,鼻咽癌放疗疗程对局部疗效的影响,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3;2;221~222

[3] 李素艳,高黎,殷蔚伯等,金因肽对急性放射性粘膜炎及皮炎的作用,中华放射肿瘤杂志:2002.11(1);30~32

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肿瘤放疗科

上一篇:舒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麻醉中的... 下一篇:健康教育卡在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