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7 04:04:09

螺旋CT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肋软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扫描及使用了其后处理的技术-三维重建技术,阐述临床上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肋软骨骨折的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笔者收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因胸部外伤来就诊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在CT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以扫描层厚2 mm,间距1 mm,传至 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V5 3.5.0后处理工作站,并在三维重建软件的支持下对图像进行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的处理。结果 30例患者,共40例骨折,多发性骨折9例,单发性21例,发生部们在肋软骨同肋骨、胸骨交界处,以及肋软骨中央区。另有合并其他脏器受伤病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肋软骨骨折时,能够结合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三维表面遮盖重建、容积再现技术等各种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有利于更加完整地、清晰地显示肋软骨骨折部分、位置、形态等,并能发现伴发的损伤,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诊断;肋软骨骨折;三维重建技术;图像后处理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因交通事故或者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胸部外伤越来越多,而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就是胸部外伤后的肋软骨骨折,它容易并发肺挫伤和腹部脏器的损伤,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鉴于肋软骨在前胸部的特殊位置和结构。此处重叠的影像较多,肋软骨和胸壁软组织的密度相似,普通的X线摄片中通常不显影(除非肋软骨已有钙化),而常规的 CT片等往往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显影效果。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层螺旋CT在单螺旋CT、双螺旋CT的基础上发明了,尤其是16排以上多层螺旋CT的出现,加上其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如三维重建等使肋软骨成像具备了更好的条件。多层螺旋CT有着众多优点,如有较大的覆盖范围、一次扫描可采集多层数据的信息、可提高密度分辨率、图像后处理功能更强等,对临床诊断有着宝贵的价值。

笔者收集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因胸部外伤来就诊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 CT检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多层螺旋 CT在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了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间因胸部外伤来就诊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时间为1.5 h~12 d,都诊断为胸部外伤后肋软骨骨折。其中男21人,女9人,年龄15~60岁,平均38岁;病因为车祸伤的患者有12例,高处坠落伤的有9例,被刀具砍伤的有5例,击打致伤的有4例。

1.1.2 CT扫描设备及参数 扫描设备采用飞利浦 Brilliance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313 mA,层距5 mm,层厚5 mm,图像矩阵512×512。

1.2 检查方法 患者均取仰卧位,且都采用轴位扫描,自肺尖至第一腰椎水平连续扫描。将原始数据以扫描层厚2 mm,间距1 mm,传至 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V3.5.0后处理工作站,并在三维重建软件的支持下,对图像进行三维表面遮盖重建、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等重建的处理。重建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阈值以取得肋软骨显示的最好效果。然后,应由两名有丰富经验的医师对CT图像进行观察、诊断,诊断时重点注意肋软骨的骨折部位、数目、对位对线的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在各种成像方法中的检出率,用Fisher的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0例肋软骨骨折的病例,共40处骨折,其中多发性骨折有9例,单发性骨折有21例。且骨折有5处各发生在第1肋骨、第3肋骨和第4肋骨,有3处发生在第2肋骨、发生在第5肋骨的有10处,第6肋骨的有4处,第7肋骨的6处,第8肋骨和第9肋骨各发生1处。据骨折的发生部位分为3类:①发生在肋软骨与肋骨的交界区的骨折有6处。②发生在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的骨折有8处。③发生在肋软骨中央区的骨折有26处。骨折周围能够发现软组织的肿胀。常常合并胸腹部创伤是肋软骨骨折的临床特点,本组实验中,合并肋骨骨折的有18人,胸骨骨折的有14人,气胸的有12人,血胸的有14人,肺挫伤的有16人, 椎体或附件骨折的有2人,肩胛骨或锁骨骨折的有3人,肺内血肿的有4人, 腹腔脏器损伤的有2人,椎体或附件骨折的有2人。

3 讨论

胸部外伤的好发部位之一,特别是当外力作用于前胸壁后,肋软骨及肋弓十分容易骨折。肺与肋骨的密度有着天然对比,因此诊断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就是放射X线平片,然而这对于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却很困难。

肋软骨是透明软骨的一种,第1~7对肋软骨前方直接与胸骨相接,在第8~10对肋软骨则以纤维结缔组织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肋软骨承担着很多胸廓部的活动性与弹性。因为肋软骨的密度和胸壁软组织的密度相差并不明显,所以,在普通的X线摄片中其通常不显影(除非肋软骨已有钙化)。肋软骨的钙化是依次自下向上的,伴随年龄愈大肋软骨钙化愈多。普通CT的图像上未钙化的肋软骨的密度低于肋骨但高于胸壁的软组织,因此,可以显示,可是由于肋软骨位置及骨折的隐匿性,给出明确的诊断较为困难。相关资料报道,运用高频超声也可以显示肋软骨骨折的情况,但其应用价值狭窄,较易发生误诊、漏诊。多层螺旋CT用容积扫描,不仅所得信息完整,而且速度快。在扫描完成后,运用原始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不同层厚的图像或者改变重建的间隔而获得的不同图像。

多层螺旋CT拥有多种图像后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维表面遮盖重建、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平面重组是从原始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取得人体相应组织器官的矢状面、冠状面、曲面、横断面或斜面等二维图像的后处理方法,显示效果亦有差异;最大密度投影可以任意改变投影的方向,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各个组织密度的差异;通过计算被观察物体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低CT值保留其影像的技术是三维表面遮盖重建。容积再现技术是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后处理最常用的技术,它的优点有不需要明确定义表面,赋予不同CT值组织不同的色彩与透明度等。

总得来说,多层螺旋CT以及其重建后处理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有其特别的优势和独到的地方,现已成为肋软骨骨折检查的首选方法。多层螺旋CT通过多种后三维图像重建而显示不同的影像,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地观察骨折的位置等情况,提高对细微骨折的显示效果。此外,多层螺旋CT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外伤后引起的胸部多种复合伤的显示的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王冠武,丁会.多层螺旋CT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医药卫生装备,2010,31(4):229-231.

[2] 李凤琪,金中高,章步文.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未骨化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2):66-67.

[3] 秦将均,伍保忠,施玉森,涂蓉.多排螺旋CT在肋骨和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增刊):162-164.

[4] 施海华,钱向宇.肋软骨骨折的多排螺旋CT诊断.浙江临床医学,2007,9(12):1605.

[5] 张瑜,李鑫欣,陈香卫.多层螺旋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2009,9(1):24-25.

上一篇: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会阴切开及缝合术的失误分析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