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07 03:16:20

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

(一)高度重视示范创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以下简称“双创”)工作是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和提升全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各牵头部门要对照检查考评体系,细化任务指标,将创建内容逐项落实到乡镇和部门,并加强指导督促。各责任乡镇和部门要主动作为,集中力量抓实施,形成全区上下整体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点面结合抓示范。按照“以点带面,重点打造,全面提升”的原则,把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紧密结合,突出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的打造,以此带动全区面上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依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制度、体系上大胆探索创新,摸索一套符合我区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操作规范,形成原辅料来源(投入)可查、生产可控、逆向可追、违法曝光的信用监管体系,着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提升全区食品安全水平。

二、加强环节管控,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一)强化食品源头治理。继续推进以大气、重金属、水体、土壤、农药、兽药、鱼药等为主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和投入品管理。落实分级监管责任,逐步推广科学施肥用药,建设节约型农业,建设“养殖规模化、管理专业化、产品绿色化、粪便无害化”畜禽场,提高秸杆循环利用率,增施有机肥和农业生态修复等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大对农兽药违禁超限、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生猪、牛羊等畜禽屠宰企业的规范管理,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二)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规程,大力开展蔬果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等标准化示范创建,规范生产记录档案。完善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农产品产地编码管理等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加大建设品牌农产品专柜专销,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和服务,实现产地管理与市场准入有效对接。

(三)加强食品生产监管。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完善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档案,大力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完善企业自检、委检和部门监督抽检制度。督促企业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机制,防止过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回流食品生产环节。

(四)加强食品经营监管。进一步建立完善食品经营主体监管档案。建立市场准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信息公示、不合格产品退市等制度,力促食品超市、城镇食品经营店全面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农村(社区)食杂店建立进货台账,确保产品可追溯。加大对餐饮业执行“餐饮加工操作规范”的检查力度,严查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产品、不合格食品、非法添加等违规违法行为。深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继续推进以“在线视频厨房、透明厨房、隔断厨房”等为重点的“明厨亮灶”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过程,随时接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监督。

(五)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监管。严格药品生产经营许可准入,完善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药品GMP、GSP跟踪检查力度,严认证轻管理“回潮”现象。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日常监管,特别是要加强特殊药品、含特殊管理的处方制剂、疫苗的监管。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

(六)加强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严把医疗器械经营准入关,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监管抽验力度,深入推进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制度。建立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档案。督促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特殊用途及进口化妆品的监管。

(七)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和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形成惩处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强化风险防控,突出监管重点

(一)强化事前防范,注重风险管理。切实推行事前防范机制,严格落实国家、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监测。建立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制定,健全有效防控聚集性、集体性食源性疾病的协同防控工作机制,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开展风险交流和风险研判,准确应对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二)注重内在质量,加强抽样检验。进一步落实监督抽检责任,抓实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的抽样监测。加大高风险品种抽检批次,积极运用“点菜式”快速检测模式,进一步提高抽样检测的靶向性。按照谁抽检谁原则,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抽检信息,回应公众关切,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倒逼企业加强问题整改。

(三)紧盯重点部位监管,确保重大活动安全。盯紧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老年公寓、农村坝坝宴、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点食品经营单位等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检查和加密巡查频次,防范聚集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重视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各时段群众需求品种的监管,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向消费者。加强各级“两会”、“两考”、“信步美过周末”系列活动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防范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严格信息管理,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完善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健全跨乡镇、跨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通报机制,依法及时日常监管信息。修订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发食品药品应急操作手册。建立完善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处置设施设备建设,分层分类开展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加大舆论正面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四、加强宣传培训,推进社会共治

(一)强化宣传教育。一是各乡镇、区级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与法律“七进”活动相结合,使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守法,社会公众主动用法。要注重“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的宣传。二是各相关监管部门要采取以会带训、专题培训、行政约谈等方式,加强对农产品种养殖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督促种养殖户和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二)重视社会监督。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大消费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用社会监督机制倒逼农产品种养殖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自觉依法生产,诚信经营。建立执行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及时兑现举报奖励,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逐步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担责、行业自律、社会参与、媒体监督的社会共治体系。

五、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监管基础

(一)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围绕“有机构、有人员、有能力、有经费、有装备、有制度、有宣传平台”打造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加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区级有关部门内设机构建设,健全乡镇间、部门间信息共享、案件协作、突发事件应对、全程溯源等整体联动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发挥协管员队伍在日常巡查、宣传教育、隐患排查、信息报告等方面作用,夯实乡镇有联络员、村(社区)有协管员、片区有监管员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二)加强能力建设。一是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所需执法设施设备建设,逐步推进监管手段科技化、监管人员专业化、监管工作标准化。二是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组织保障,严格检查考核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党政同责的原则,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区级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细化到相应的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股室,定期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强督促考核。区政府将继续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的年度综合绩效目标考核。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乡镇、部门履职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情况。

上一篇: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 下一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