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07 02:15:5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

摘 要:现今的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水平互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因此,互动式教学法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的获取知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互动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50-01

引言:互动式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了灌输式教学法的规则,把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转“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怎样开展切实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情感的能动性

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活动简单化且单一化,把教学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单向性活动,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致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不能很好的将数学学科的自身魅力和内在特性表现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互动式教学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下,杜绝“一味式灌输”的现象,改变“教师主讲”的教学状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仔细研究数学知识的内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做到打心眼里喜欢数学,主动挖掘知识的丰富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情感交流,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师应该时刻牢记,师生互动交流的“源泉”是“情感”,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的能动性,才能更加顺利的导入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为激发学生的能动情感,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果说管理员采用定期清理杂鱼的方法来使水库里的鱼类有更好的生活环境,那么一个水位为18m的水库,在自然放水的情况下,水位每天降低2.5m,降至5m便不再发生变化,若从第一次放水开始计算,至清理杂鱼的时候,水库每天的水位分别是多少米?”这样的情景创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了,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了学生联想生活实际的概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互动式教学。

二、通过学生互动式数学教学,针对数学学科的开放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这门学科涵盖知识内容丰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存在的数学问题也比较多和具有针对性,而数学问题也恰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开放性。在实际数学教学当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数学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在学习独立章节知识的时候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但在在综合性问题上知识点又相互渗透,形成有机地整体。所以教师在互动式数学教学当中,应该注重数学问题的紧密的联系,以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基础,设计开放性的数学情景,指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做出自己的判断,进一步发现解题的思路,针对问题的疑惑进行互动,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拿一个等腰梯形ABCD为例,两腰BC、AD的中点分别是E、F,EF上存在M、N两个点,并有EM=MN=NF,下底是上底的2倍,若AB等于向量a,CD等于向量b,求向量MN, 这是我们在学习“平面向量”的题型,由简单的梯形入手,根据对向量知识学习,进行创新,所创造出的题型这道题体现了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并且也可以看出和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在数学教学时,摒弃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应该树立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加强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找到较好的解题方式,实现学生交互式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三、提出课探究性问题,加强老师和同学互动,促进教学效果的实施

有效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往常的教学当中,老师只是运用上课短暂的时间去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但这对于学生去了解数学知识是不足够的。实行互动式数学教学,需要老师设计探索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能够进行探索实践,并能够跟老师同学研究,使他们养成互动学习的好习惯,使其能力得到培养,促进教学效果有效实施。

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后,老师提出课外探究性问题:一个三角形,∠AOB=90°,AO=OB,C、D是上的两点,∠AOD>∠AOC,求证:(1)00;(3)锐角的正弦函数值随角度的增大而?(4)锐角的余弦函数值随角度的增大而.”让学生与运用课外时间进行思考,可以寻找相关资料,可以同学之间探讨,得到解题的大概思路,并进行论证,老师要适时做出指引,学生再以此进行进行互动交流,找到题目设置问题所在,反复推敲,掌握解题的奥秘,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结语:互动式教学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适应了新课标的发展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特性,努力做好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湛 敢. 关于高中数学师生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2012年(02).

[2] 郑春晓.高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1(01).

[3] 周文辉.走进中学数学建模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怎样组织游戏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 下一篇:对优等生的教育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