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套种白椒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7 02:12:03

天冬套种白椒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天冬套种白椒的栽培技术,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冬;白椒;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35-01

天冬又名天门冬、明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热降火、清肺生津等功效,是中药配方常用中药材之一。天冬是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樟木镇常年种植的中药材品种,2011年樟木镇种植天冬1 220 hm2,其中樟木镇旺老村2011年1月在广西一村一品命名项目中荣获“广西天冬村”称号。天冬一般要种植2年以上才能收获,在长苗阶段可与辣椒、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种,天冬套种白椒的栽培模式,由于易种植、易管理、经济效益高,成为近年来樟木镇农户普遍采用的栽培模式。现将天冬套种白椒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整地

天冬与白椒均为不耐涝的作物,宜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种植前深翻耕30 cm,碎土整平,起畦宽60~120 cm,高20 cm,在畦上按行距40 cm开成沟宽和沟深均为15~18 cm的横沟,待植。

2 天冬分株繁殖技术

由于天冬用种子育苗繁殖费工费时,所以当地群众普遍采用分株繁殖。一般在9月至次年2月收获天冬时进行,把较大的天冬块根摘下加工作药材商品,将一年生有较多幼芽的根头用刀分割成数株,使每株有芽2个以上和3~4块小块根,在切口处醮上石灰粉,进行灭菌处理,处理的块根摊晾1 d后即可种植[1]。在畦上长120 cm的横沟中施腐熟有机肥3~4 kg和45%三元复合肥0.05 kg,把肥料与土拌匀后回薄土覆盖底肥,每条沟按株距30 cm摆放天冬块根4块,形成40 cm×30 cm的种植规格。一般可种植天冬块根约6万块/hm2,种植深度6~10 cm,盖土以刚盖过芦头1.5~2.0 cm为好,盖土压实后淋水保湿,并喷洒乙草胺防除杂草。

3 白椒育苗与定植技术

3.1 培育壮苗

白椒一般在1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品种可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金天白香辣、桂研十五号白辣椒等中早熟品种。套种的白椒用种量为150~225 g/hm2。苗床土用近3年内未种过蔬菜的大田土壤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按3∶1比例混合拌匀,并喷施50%多菌灵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做成宽1 m、厚10~12 cm的苗床。浸种时先用温水浸种5~6 h,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进行种子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种子后,用湿纱布包好种子,置于28~30 ℃环境催芽,每天淘洗种子1次,4~5 d后多数种子露白发芽即可播种,一般播种量为5~10 g/m2,播种后立即覆盖1 cm厚的细土,淋足水。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需要进行分苗假植,假植床营养土的配制与育苗床相同。株行距以10 cm×10 cm为宜,也可把幼苗分苗到营养袋中假植,营养袋规格以直径8 cm、高10 cm较为合适,每袋栽椒苗1株[2]。假植后立即淋水保湿,并及时搭小拱棚防霜冻。定植前10 d应注意揭棚炼苗。

3.2 适期定植

2月上中旬,当定植田块土温达12 ℃以上时即可定植白椒。在畦上已种植天冬的行间,每隔2行天冬挖1行定植穴,穴深约15 cm,穴距70~80 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0.3 kg、45%三元复合肥5 g作基肥,肥料施下穴底后与土拌匀。先把苗床浇透水再起苗,起苗时少伤根、多带土,尽量选择带10~12叶、茎杆短粗的壮苗定植。栽植深度比椒苗原入土深度高1~2 cm,如果用营养袋培育椒苗,应除去营养袋再定植,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使土壤充分湿润[3]。一般可套种白椒1.65万株/hm2左右。定植后第2天浇1次缓苗水,5~6 d后再浇1次水。如发现有死苗,要及时补苗。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除草

每年进行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6—7月,第3次在9—10月。中耕宜浅,入土5~7 cm,以免伤根而影响天冬块根生长。白椒进入盛果期前培土1次,以防植株倒伏。田间杂草较多时,可以喷洒选择性除草剂,如用5%精喹禾灵乳油4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可有效防除三至五叶期的禾本科杂草。

4.2 施肥

每年3—5月天冬抽出新苗时施肥1次,每次施尿素45 kg/hm2、腐熟的人畜粪尿15 t/hm2。6月追肥1次,施复合肥225~300 kg/hm2、氯化钾75~120 kg/hm2。10月施1次冬肥,施腐熟有机肥15.0~22.5 t/hm2、过磷酸钙450 kg/hm2,以促进天冬来年根肥苗壮。白椒进入盛果期前,结合培土施尿素75 kg/hm2、进口复合肥150 kg/hm2、生物菌肥15 kg/hm2。以后每采收白椒2~3次则追肥1次,每次淋施尿素45 kg/hm2、花生麸75 kg/hm2、氯化钾45 kg/hm2,可在盛花期、盛果期叶面喷施氨基酸微肥800~900倍液。

4.3 水分管理

天冬定植后15 d内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白椒定植后一般抗旱保苗2~3次,缓苗后至始果前,应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在白椒盛果期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天冬和白椒都是怕涝的作物,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4 增设支柱

天冬长至第2年后,生长较迅速,当蔓茎长至50 cm左右时,应以1.0~1.5 m的小竹竿插入土中20 cm作为支柱,可将相邻支柱顶端扎在一起,再将茎蔓缠绕引上支柱,以利于茎叶生长和田间管理[4]。

5 病虫害防治

天冬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根腐病、蚜虫、螨类。白椒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青枯病、疫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螨类等。在生产中应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措施,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病害发病初期,可根据发生病害的种类,选用百菌清、农用硫酸链霉素、丙环唑、病毒K等农药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1 000~2 000倍液防治,烟青虫、螨类可选用2%阿维菌素1 000~2 000倍液防治。

6 采收

6.1 采收白椒

白椒一般在谢花后20 d左右即可采收。由于连续开花结果,应及时分批采收,可促进后期果实生长,产量高峰期3~4 d采收1次。只要加强管理,白椒结果期可持续至8月中下旬。

6.2 天冬采收与初加工

天冬种植2~3年后,一般在9月至次年2月采收。采收天冬时,先把支柱拔除,割去茎蔓,挖出块根,剪下茎粗1.3 cm以上的块根加工作药用,小的块根带根头留下作种用。将剪下的块根剪除须根,洗净泥土后,用石灰250 g、白矾100 g加水50 kg煮沸,放入鲜天冬50 kg,煮10~15 min并翻动2次,至天冬皮裂、透心时捞出,放入清水中,剥去外皮,沥干表面水,取出晒至全干。晒时如太阳光照强烈,应用白纸或竹帘盖上,以防变色。贮藏天冬成品应装入竹筐并置于通风干燥处,成品以干净、根条肥大、色黄白、半透明为佳。

7 参考文献

[1] 陆善旦.天冬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6(11):8.

[2] 蒋健箴,王志源.辣椒无公害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3] 庄灿然,张周让,李俊芬.辣椒间作套种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4] 谭金华,谭林彩.天冬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08(12):14,31.

上一篇:这辆奥迪A6轿车变速器为何严重犯闻 下一篇:跟着专家学修宝马汽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