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中考命题,实施有效复习

时间:2022-10-07 02:03:54

紧扣中考命题,实施有效复习

[摘要] 中考复习中,初三老师为应考而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在做题前,我们应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系统的知识。本文中就中考复习中的三个文言虚词,谈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何科学有效地复习,应引起每一个初三语文老师深思。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思路和方法 科学规范 强化训练

去年五月份,我随教研员听了同事赵老师的一节课,上课内容是复习文言虚词――“之”、“而”、“以”的意义和用法。赵老师课前做了认真地准备,加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复习内容顺利完成,从部分学生的发言看,复习效果似乎不错。但就在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上的习题时,我看了后两排学生做的习题,结果令我大吃一惊,这些学生的答题错误率竟高达50%,这不得不让我反思我们的语文中考复习。

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中考前的复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初三语文老师。我认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近几年本市的中考语文试题,紧扣中考命题,采取正确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就赵老师这节课上复习的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谈谈我个人的复习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必须让学生了解中考中虚词考哪些词,怎么考。我得把近几年的中考题展示给学生。

借助多媒体,我可以先出示三道题目题目:

1、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07年)

A.何陋之有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D.怅恨久之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08年)

A.告之于帝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D.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09年)

A.以土砾凸者为丘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示这三道中考试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中考试题中虚词集中考一个,放在课外文言文中考查,题型为选择题。具体解题思路是,应先联系上下文对例句中的这个虚词有正确的理解,然后对四个选项中的虚词逐一分析,最后再作出选择。当然,顺利完成此题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之”“于”“以”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得相当熟练。

其次,科学规范地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初三语文老师,必须对这些虚词的意义用法作系统的归纳,科学的讲解。

“之”的用法在初中阶段主要有下列几种:第一是助词,第二是代词,第三是动词,平时我们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记住课文中“之”用法,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这时我们必须对每一种用法深入分析,教给学生一定的解题技巧。

“之”作为助词,它的具体用法是比较复杂的。第一可以译作“结构助词,的”。“之”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一般是名词,构成前偏后正式短语。如“水陆草木之花”“故时有物外之趣”。第二译作“助词,凑足音节”,“之”一般出现在时间词后面,如“怅恨久之”“顷之”。当然也有特例:“公将鼓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由于句中“鼓”作“击鼓进军”理解,“鸣”作“(马)叫”,它们和“之”不能构成动宾短语,所以两个“之”也只能作为“凑足音节的助词”理解了。第三作为表示舒缓语气的助词,“之”前后连接的成分一般构成主谓短语,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专诸之刺王僚”。第四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时的“之”一般出现在特殊疑问句或否定句中。如“何陋之有”“弗之怠”。

“之”的第二种用法――作为代词,可以代人、物、事。若“之”前面的动词(或活用作动词)和“之”直接构成动宾关系,可译作“它(它们)、他(他们)”。如“观之正浓”“邑人奇之”。若“之”前面是介词,两者构成介宾短语,如“项为之强”,这时的“之”作“此,代前面的情况”。还有特例,如“云梯之械”“魁父之丘”,两个“之”都作“这”理解。

作为动词的“之”,若它的后面跟的是地名,如“辍耕之垄上”“曾子之妻之市”,可译作“去、往”;若“之”和“至”连用,如“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则可译作“到”。

“而”在初中阶段主要作为连词来使用,中考命题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而”作为连词的五种基本用法:表示并列;表示承接;表示修饰;表示递进;表示转折。这些用法大多数学生能说出来,如何正确判断,学生感到比较棘手,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讲清楚这五种用法的区别。

若“而”表示并列,一般前后连接的两个成分是并列关系,无主次,可调换位置,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如“溪深而鱼肥”“国险而民附”;若“而”表示承接,那它连接的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后一个必须以前一个为前提,两者位置自然不可调换,一般可翻译成“然后”。如“环而攻之”“委而弃之”;当“而”表示修饰时,它前面的成分作为修饰语,后面的成分(以动词为主)作为中心语,这时的“而”一般可理解为“着、地”,如“弛然而卧”“拔山倒树而来”;当“而”表示递进时,前后连接的内容之间为递进关系,如“而年又最高”;当“而”表示转折,“而”后面内容的意思不顺着它前面的意思,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如“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以”的意义和用法,初中阶段主要有三种用法:第一是介词,可译作“把、用、拿、因为、按照”等;第二种是连词,可译作“来、用来、以致”;第三种是动词,可译作“以为、认为”。

“以”的具体用法也是学生在复习时的一个难点,我们一定要对学生作一些技巧性的方法指导。当我们在文言文中遇到一些固定结构,如“以……(之)故”,“以”一般都译作“因为”;“以……为”,“以”一般都译作“把……当做”。对于“来、用来”与“以致”两种意义的区别,我们可结合《出师表》中的例句,给学生讲透彻。当“而”在句中连接两件事,后者是前者造成的结果,此时的“而”作为“以致”理解,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当“而”在句中也连接两件事,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句中的“而”就理解为“来、用来”了,如“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作为动词“以为、认为”的“以”,它的后面是它的宾语。如“我以日中时去人近”。

最后,趁热打铁进行强化训练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可利用《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把上面的习题设计成选择题,加深对课内文言虚词的理解。如:选出与“扶苏以数谏故”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可以一战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C.以中有足乐者D.以头抢地耳。另一方面可以上网搜寻全国各省市的中考题,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提高其解题能力。如“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何以战B.不以物喜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

虽然中考中文言虚词只考一道选择题,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中考前专题复习中,应多研究中考题型,紧扣中考命题,对六个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科学规范地教学,系统地复习,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参加中考,从容不迫地解答每一道考题。

上一篇: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校园网络化教学对学的影响与学法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