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型甲沟炎辩证治疗28例

时间:2022-10-07 01:44:31

(南昌县莲塘镇卫生院江西南昌330200)【摘要】对于嵌甲型甲沟炎,我院近年来通过中医辩证治疗,内服中药汤剂,辅以外敷金黄散,剪除前端多余趾甲,可以达到治愈率高、痛苦小、不易复发的治疗效果。治疗嵌甲型甲沟炎28例,痊愈27例,无效后转用甲沟重建(成型)术治疗治愈1例,复发1例,治愈率96.4%,复发率3.6%。【关键词】甲沟炎;嵌甲型;中医辩证【中国分类号】R6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31-01 嵌甲是指趾甲(指甲)刺入软组织中,反复挤压而形成的足趾疼痛、肿胀、化脓、肉芽组织增生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甲沟炎是指趾甲(指甲)两旁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也有疼痛、肿胀、化脓等症状。嵌甲多见于足趾趾,常由于穿过小、过紧的鞋,压迫趾,或剪甲过多、真菌感染,使甲端、甲角向甲沟内生长,引起感染,或同时导致肉芽形成。患有嵌甲,往往易引起甲沟炎;反复出现甲沟炎,会引起趾甲变形,往往形成嵌甲。根据程度分型:嵌甲症根据表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轻度:嵌入的趾 甲刺伤甲沟软组织,出现轻度水肿,轻压痛;中度:甲沟形成坚韧的白膜样物,疼痛剧烈,呈现炎症反应,红肿明显,无化脓及肉芽;重度:化脓伴或伴有肉芽增生。嵌甲性甲沟炎这种类型就是困扰全国众多患者的“难治之病”。当足趾甲沟存在炎症超过3周后,就要考虑是由于嵌甲所致,通常只有治愈了嵌甲,甲沟炎才能痊愈。而嵌甲治疗并非易事,国内医学界通常采用全甲拔甲术,但趾甲拔掉后,长出来大约有70%还是原样,复发率高。也有运用甲沟重建(成型)术[1][2]这一类的方法,把甲床边的趾甲(指甲)、甲基质作部分切除,甲沟内侧皮肤切除,重建甲沟后缝合。此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创伤较大,患者较痛苦。中医方法治疗甲沟炎效果比较好。中医古籍中甲沟炎的名称有“蛇眼疔”、 “虾眼疔”、“沿爪疔”、“代指”等。蛇眼疔是指疔毒生于指甲两旁,形成蛇眼,见于《外科大成》,又叫"虾眼疔",俗名"沿爪疔"。清代以前的文献叫"代指"。如《证治准绳・疡医》说:“代指者,先肿性热痛,色不黯,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皆脱落,但得一物冷药汁溻渍之,佳。爪者筋之余,筋赖以血养,血热甚注于指端,故指肿热,结聚成脓,甚则爪甲脱落。”中医认为:指(趾)甲是筋膜延伸到体外的部分,故称“爪为筋之余”。筋为肝脏的精气所生,爪的营养来源和筋相同。说明爪也是肝脏的精气所生,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可以从爪甲的变化反映出来。爪甲的荣枯,可反映肝血的盛衰。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血充足者,筋力健壮,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者,筋衰无力,爪甲失养,则爪甲软薄,颜色枯槁,甚则变形脆裂。

中医辩证方法:1.根据爪甲颜色、形状、红肿的性质辩: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者,红肿多为鲜红,疼痛明显,此为实证,以“五味消毒饮”方为主加减,组成:金银花 野菊 紫地丁 天葵子 蒲公英;爪甲软薄,颜色枯槁者,红肿多为暗红,疼痛较轻,此为虚证,以“一贯煎”方加减,组成: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甘杞子 川楝子。2.根据甲沟炎的部位辩证:嵌甲型甲沟炎以足趾多见。足趾内侧为足太阴脾经,可酌加泻脾之药,如:黄连、连翘、石膏、知母等;足趾外侧为足厥阴肝经,可酌加泻肝之药,如: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青黛等。其他部位同样可根据其部位的经络辩证用药。3.兼症:根据不同的兼症,酌加相应的用药。

湿症:湿在上焦宜化湿,用白鲜皮、地肤子等;湿在中焦宜燥湿,用陈皮、半夏等;湿在下焦宜利湿,用萆、茯苓等。 积症:里有积滞化热,可加大黄、枳实、玄明粉等,以除积导滞,清热解毒。三种类型的嵌甲型甲沟炎都予以辨证论治,服用中药汤剂。对于轻度和中度的嵌甲型甲沟炎,消毒、局麻后,把前端刺入皮肤多余的趾甲(指甲)剪除,进行常规包扎。对于重度嵌甲型甲沟炎,同样经消毒、局麻、剪甲,切除肉芽组织后敷上金黄散,每天换敷一次。在治愈的27例中,最短用药7天,最长用药15天。服中药无效的1例服药6天,后转用甲沟重建(成型)术治疗,12天后拆线痊愈。综上所述,用中医理论对嵌甲型甲沟炎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取得治愈率高、痛苦小、不易复发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杨建强;沈锷;嵌甲症治疗的相关问题[J];黑龙江医学;2005年02期[2]金明东;张万平;杨升彩;杨光;甲沟缘重建治疗顽固性嵌甲69例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07年17期

上一篇: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失眠36例体会 下一篇: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