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化肥减量使用技术

时间:2022-10-07 01:39:08

寒地化肥减量使用技术

摘要 奶嵘耕地质量、推广新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发展有机绿色种植、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总结了寒地化肥减量使用技术,以期促进化肥用量的减少。

关键词 化肥;减量;使用技术;寒地

中图分类号 S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20-01

由于化肥增长势头过猛,而农家肥、有机肥施用数量却很少,成本逐步提高。农民误以为施肥量越大越好,难以把握适宜用量。化肥大多数是盐类物质,施用过多对土壤有害,同时加大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致使农田生态性状变劣,蚯蚓无法生存。特别是影响农产品质量,比如水玉米多、水稻出米率低。因此,减量施肥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需求。减量施肥并不是简单减少化肥用量,而是要通过多种技术措施减少不合理施肥,提升效率。以“一减、两增、一改善”为目标,减少肥料使用,增加土壤耕层厚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关键是把握好“精、调、改、替”四字要领,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

1 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化肥减量

一是增施有机粪肥。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河湖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二是栽培绿肥。栽培绿肥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主要品种有苜蓿、绿豆等。三是粮肥轮作、间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1-2]。四是秸秆还田。将秸秆直接还田,经过一个生长季的腐解,已变成上好的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简单易行,省力省工。增施尿素30~45 kg/hm2或增施碳酸氢铵(碱性肥料)120~150 kg/hm2,按施入稻草量施氮肥(北方1.3%~1.5%)。连续多年还田,氮肥第1~2年增加,第3~4年持平,第5~6年减氮10%~20%。五是推广休耕造肥技术。利用极少一部分耕地进行条带式秸秆造肥,使玉米田在进行休耕的同时,解决造肥场地少的难题。探索60∶8或100∶10等耕地休闲造肥模式。

2 推广新技术,促进减肥

2.1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测土施肥技术的普及率和覆盖率

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支持专业化、社会化配方施肥服务组织发展,推进农企合作模式,提高配方肥到田率。

2.2 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

加快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做到降低氮损失、减少磷固定、锌增效、硫改良。如LSA氮肥增效剂氮肥(尿素)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氮肥肥效,确保一次施肥肥效可达90~120 d;使氮肥肥效持久稳定,持续保持速效性养分供给,前期养分足,中期持续供应,后期不脱肥;保持肥料以最佳铵硝比例供给氮素,促根、壮苗,优化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改善作物品质,与同类肥料产品相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氮肥利用率提高20%左右,40 kg稳定性缓释尿素肥效相当于50 kg普通尿素肥效;减少肥料投入费用,既增产又增收;减少施肥次数,改变施肥周期,节省生产者劳动力投入[3-4]。

2.3 推广“免追肥”

推广“免追肥”技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过关的产品。目前,真正做到缓释与玉米需求养分同步释放的化肥很少,笔者认为山东金正大缓释肥可以过关;二是有大中型机械有深耕深施肥条件;三是种肥隔离;四是人工费用高、肥料价格和粮价较低;五是灾害频率较低;六是生育期较短的3、4、5积温带。不提倡用尿酶抑制剂作缓释肥(聚酯包膜可以应用)。应大力推广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这样也是速效养分与缓效养分的结合、替代化肥缓释剂,从而达到增产、节本、环保的目的。

3 改进施肥方式,调控减肥

3.1 积极推广水稻机械侧深施肥、集成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配备1 742台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按时喷施叶面肥,可替代一部分尿素追肥。采取肥药结合综合配套技术,减少尿素追肥5 000 t。

3.2 加快推广高效缓释肥、氨基酸(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研制、生产与开发应用

推广玉米深施肥、秋施肥,分层施肥。推广以大豆根瘤菌为主的生物肥料,促进豆科作物固氮肥田,推广大豆营养套餐施肥。改一次性施肥为分段施肥,特别是水田大头肥应调整为“V”型、“W”型施肥。调整肥料配比,针对当前农业生产重氮轻磷钾的实际,调减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这是因为有机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化学肥料养分单D,但含量高、见效快。两者配合施用能取长补短、提高肥效。

4 发展有机绿色种植,引领减肥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积极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设有机绿色食品大基地,必须依靠有机肥作支撑,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生态有机的独特优势,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引领减肥工作。

5 调整种植结构,确保减肥

控制玉米种植面积,适当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选育和推广矮秆、耐密植、小穗、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同时,推行“三三”轮作,变玉米连作方式为“玉米―大豆―玉米”“大豆―玉米―玉米”轮作方式,控制玉米连作造成的化肥投入量增加的趋势。据测算,每增加1 hm2大豆轮作面积,可节省化肥120 kg。提倡玉米间作豆科牧草或间作秸秆造肥,以利于养地。

6 参考文献

[1] 王冰清,尹能文,郑棉海,等.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1):242-247.

[2] 蔡炳祥,刘晓霞,李建国,等.连续实施化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4):471-474.

[3] 陆若辉,陈一定.浙江农业施用化肥减量可行性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6):769-770.

[4] 胡燕芳,颜雯婷,万渭清.柯城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1):132-133.

上一篇:新型摇杆式低噪音高效烟末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旋转堆肥箱处理蔬菜废弃物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