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设备维修和设备保养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10-07 01:22:30

关于电气设备维修和设备保养的相关研究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涌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文章分析其设备故障,探讨其设备维修策略以及保养方式。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设备保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配备先进的设备,实施良好的设备管理策略,是企业赢得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佳性价比的必要条件。

一、探析电气设备常出现的故障及特征

(一)电气设备内部线路故障是其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电气设备内部线路的常见故障主要有电缆接插件故障和导线故障,现在简要地分析其故障几点起因:首先,电气设备的接插件安装不正确;其次,电气设备内部线路维修过程中,未采取科学地维修方案、有些维修人员甚至选用了不合格的材料等。除此之外,电气设备还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如电气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内部线路受到环境污染、电子元件发生相互磨损、振动、老化,导致接插件松动、腐蚀、氧化,导线的绝缘层等非金属物质老化变质,影响到内部线路的运行性能。另外,空气的湿度、温度将诱使内部线路部件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也会加速线路老化。所以,内部线路故障将经常出现在使用年限过长的电气设备上,线路损耗性故障相当常见,如由于氧化导致内外导体绝缘阻值下降、馈线插头接触不良、电缆中插头插座氧化、变形等造成的内部线路不能正常传送信号等。

(二)电气设备内部线路故障的特征

电气设备内部线路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线路复杂,交联内部线路多且长,每一电线束由多根电线组成,为了避免这些电线束相互碰擦,在电气设备设计过程中,都将其安装在电气设备较隐蔽的边壁中。此外,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机器一直在不停地振动,会导致线路接插件连接松动,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影响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电气设备在运行前,都会经过地面检查系统审核,检查过程可能显示正常,而运行过程中就出现了故障。由于线路被安装在电气设备的隐蔽位置,导线绝缘层破损位置隐藏在多条电线线束之中,不易检查发现。所以,电气设备内部线路的检查和维修都有一定的难度,内部线路故障很难发现和预防。

二、电气设备维修的措施

(一)先观察、后动手

在对问题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期间,不可以着急动手操作,而需要认真观察,询问操作人员问题前后的异常情况。如果第一次接触设备,则需要先了解电路的结构及原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在拆装电气前,应了解设备各个元件的位置、功能、连接形式等,如果缺少拼装图,需要一边记录、一边进行操作。

(二)由外部向内部进行维修

在维修设备前,需要先对设备的外部进行检查,查找其是否存在破损、裂缝等问题,并且掌握其应用时间、曾经的维修经历等,确定是设备的内部故障后才可以拆分设备,切不可以随意拆卸设备。

(三)先检查机械元件,然后再检查电气问题

唯有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元件都不存在故障以后才能够检查电气方面的问题。当进行电路检查期间,需要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排除接触不良的情况,之后再针对线路同设备的运作关系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误判问题。

(四)先检查设备的静态,然后检查设备的动态

当设备还没有联通电源期间,需要判断设备的接触器、按钮、保险丝等完好无损,进而判定问题位置,然后进行通电检测,倾听设备的运转声音、测量设备的工作参数,最终进行维修。例如:针对电动机的缺相情况,假如无法判定三项的电压值,需要先倾听运作声音,单独测量各相的电压,之后判定缺损位置,进行维修。

(五)先对设备进行清理,之后进行维护

如果设备受到严重污染,需要先对其接线点、按钮等进行清理,检查控制键的情况,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污渍和导电尘块导致的,经过处理以后就可以解决。

三、加强设备保养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

企业应当认识到设备维护的重要意义,从制度上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进行完善,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发挥设备性能的重要保障。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管理的管理制度。制度相关的设备检修计划,明确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使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要将设备维护和保养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中,通过调动维护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设备管理的效能。在制定设备的维护制度的时候,要实行专人负责的管理制度,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由专人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通过实行专人负责的维护制度对于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建设活动的连续进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制定和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从科学管理的角度进行规划,保持维护人员的岗位不变。这样有利于维护人员熟悉设备的运行和保养情况,而且在维修的过程中也比较高效,避免出现由于频繁更换维护人员而导致设备保养和维护不力的局面,给企业的设备管理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对机械设备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加强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由原来的被动维护改为主动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二)做好预防维护工作

对设备在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不仅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生产的安全进行,同时也使机械设备保养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对设备进行提前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在设备还没有达到有限磨损之前的一种预防性的作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应当做好相关的例行保养,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紧固、和清尘工作。降低机械设备在工作中的磨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应当加强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企业要认识到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使设备维护人员在知识和技能上能够及时的跟随时展的需要。企业应当为设备维护人员操作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机械设备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保养和维修,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鼓励设备维护人员学习设备的新知识和技术,探索和学习新的维修方法,通过设备维护的效率,减少企业维修的支出。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维修人员的责任感,建立设备维修责任制,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管理,减少维修工作的随意性,提高维修的效率。

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对策

(一)不断更新设备管理理念

在管理设备的整个过程中,要想实现从传统的“修”为主到以“管”为主的科学型理念的过渡,就要牢记“维护保养为主、计划检修为辅、技术革新不断”的宗旨,提高员工积极、主动维护设备的意识,做到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设备保养技术,知道如何排除故障或紧急治疗,从根本上建立起“自我维护”的理念。要想更好地管理、使用及改造设备,就要运用科学技术,做到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基层员工管理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使设备管理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不断创新设备管理模式

为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就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和加强日常巡检、维修和检查工作,使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控制管理系统损耗有所降低。要在全厂员工中推行标准化生产设备管理模式,在管理设备的整个过程中,使各个环节的行为更加规范化、流程更加闭环化、控制更加严密化和管理更加精细化,做到电气设备的管理规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实现不管如何改变管理人员、操作与维修人员,设备管理的基本框架与流程都不会改变;实施预防性维护,状态检修等先进设备维护模式,安排便于及时维修方案,准备维修配件,使因设备故障而影响生产的现象有所避免;使设备计划倒修复机制有所创新,把理论分析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确定设备的最佳维修周期,从而使设备的维修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应做到管理与维修保养相结合。以管理为主,根据不同设备,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并按计划做好保养工作,故障发生后,本着先易后难、从外到内的原则进行维修,降低电气设备的综合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美荣.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4,01:16-19.

[2]刘.烟草企业车间电气设备常见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4,03:43.

[3]宋利峰.试论煤矿防爆电气设备的三级保养[J].河北企业,2014,07:109.

上一篇:蓄电池电机车在矿井长距离运输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