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在天堂,就在去天堂的路上

时间:2022-10-07 12:29:56

他打过苦工,当过记者,组过乐队,出版过四部纪实文学作品。在一位朋友突然在车祸中去世后,他发现了生命的难能可贵,为了宣传珍惜生命的理想,他用街头卖唱与销售自己书作的方式几乎走遍全国。当他将自己的书作摆在每一座城市的街头,轻轻拨动伤感的琴弦,在城市与过客之间,对彼此而言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京,盛载着一个文学青年的梦想

他叫贾奎有,1980年8月出生于甘肃甘谷县一个叫贾山的小村庄――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从记事时起,贾奎有的童年便是在高高的院墙里度过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3岁时,小学毕业的贾奎有便在山村的薄雾与母亲慈爱的目光里,离开了故乡,前往兰州找打工的表哥。

初到兰州,站在灯火辉煌的街头,贾奎有茫茫然不知所措。找到了表哥之后,他第二天便去找工作,他做过洗碗工,再做建筑活。后来,他看到了一家酒店招工――打扫卫生的杂工,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应聘,结果成功了。在酒店干杂工,一天要上十多个小时的班,夜晚睡在两把椅子拼在一起的“床上”,吃的是老板送来的剩菜剩饭。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奎有的工资也只有100元钱,因为老板说了他是童工。

干了两个月,贾奎有离开了那间酒店,原因是老板的摩托车被同事偷走了,而将气发在他的头上。任凭他怎样争辩,对方根本就不听,还挥着手中的木棒打了他。打完了,老板还指着他说,赶快将车交出来,不然就赔三千元钱。为了逃离这个黑心的老板,趁着天黑的时候,他从兰州爬上了一辆开往新疆的列车。因为表哥告诉过他,有个表姐嫁到了那里。

在新疆乌鲁木齐,他幸运地找到了那个表姐,在表姐的照顾下,他到一家小店里打工,后来又到蜂窝煤厂当小工,卖水果,卖报纸。复杂的经历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斑驳的色彩,、皮条客、醉汉、农民,这些来自底层的人物时常在他眼前交错。

艰难的生活激发了他心中倾诉的源泉,多少个无人倾诉的夜晚,贾奎有只得拿起了笔,将自己觉得苦闷的人生故事记录了下来。寒风凛凛的冬天,他提个火炉放在床边,趴在床上奋笔疾书;赤日炎炎的夏日,他趴在小方桌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文字;五毛钱一本的草稿纸,已经写满了一大叠。就这样,一个文字的孩子,莽撞而坚定地走上了创作之路。

1996年的冬日的一天,贾奎有找了份餐馆配菜的工作,因是上夜班,白天无事可做,于是,他便在院子里写只有自己才看的文字。这时候,文学爱好者罗建鹏看到了贾奎有那认真写文字的执著神情,便来到他的身边,和贾奎有聊了起来。罗建鹏看了看贾奎有的文字,觉得文笔还算清新,内容也蛮丰富,便让贾奎有将自己的稿件寄给北京的一家杂志,说那家杂志刚好也用这样的稿件。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贾奎有将信将疑地投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篇稿件。没想到,二十多天后,用稿通知来了。随后两个月,样刊也寄来了。贾奎有看着杂志上自己的名字,他激动得想哭泣。那天晚上,站在乌鲁木齐西城的一个土岗上,贾奎有手拿着印有自己文字的杂志,默默地面对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随后的日子,贾奎有写稿更加勤奋了,几乎每周都有稿子从新疆寄往北京。因为他的文字刚好和那家杂志的风格相吻合,他在那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鉴于他的优秀表现,北京那家杂志社的主编知悉他的经历和故事后,打算破格聘他做编辑。就这样,1997年冬天,贾奎有来到了北京。

离别,在那次生命的意外后

来到北京后,贾奎有那原本美好的文学梦想,渐渐地破灭了。那是一家私人承包的杂志,一切以市场经济为准则,哪类稿子俏就发哪类稿件,在贾奎有来北京不久,杂志很快就改版了,变得花里花哨,根本没有一点文学性可言。原本是自己梦想与憧憬的编辑生活也让贾奎有灰心了,苦于没有什么资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还在杂志社里混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贾奎有在繁华的北京邂逅了音乐人张健。那是一个下着雨的午后,贾奎有受到了上司的误会而一个人在街上走着,雨水顺着他的脸庞而下。也不知走了多久,当他路过一个不大的琴行时,里面传来动听忧郁的吉他声,那种旋律像是锯在自己的心上发出的声音。透过玻璃门,他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孩,高高的个子,飘然的长发,一身有些脏的牛仔衣,正在悠然地拔动着琴弦。贾奎有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就是著名音乐人、吉他手张健,因为前几天的晨报上还登过他的照片。

雨幕中,贾奎有像受到某种召唤一样,他不顾自己浑身的雨水径直走了进去,张健也仿佛知晓他的到来一样,放下了手中的吉他,与贾奎有聊了起来。

他们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投机,张健看了看贾奎有那粗糙的手指和激情喷发的眼神,说:“你有一个天才吉他歌手的悟性,不弹琴太可惜了!”贾奎有接过了张健递过来的吉他,试着弹了弹,飘扬的长发随着吉他而动,那声音却振动人心。

之后,贾奎有在张健的带领下,彻底地迷上了音乐。每天晚上下班后,他就来到张健的工作室里,谈音乐、学琴。偶尔张健有演出的时候,贾奎有就做了他的跟班。在张健的帮助下,贾奎有进步很快,不出几个月,懂得基础音乐知识的贾奎有试着写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首歌――《弟弟》。“谁是我家哥哥的弟弟/今天我好冷/我是谁家哥哥的弟弟/我感觉好累/我这样的弟弟让你多么无奈/哦!哥哥/我这样的做法知道你无法放心/在异乡,我累了……同时,贾奎有还给自己起了艺名,叫老三。

为了证实这首歌到底能否让听众喜欢,老三摆上吉他去街头卖唱。在长达数月的卖唱生活中,总有一个女孩,站在远处,听着老三在黑夜中激情的歌喉。冷冷的风中,女孩那长长的红风衣不止一次地映入到老三的眼帘。终于有一天,老三盛情邀请这个女孩到自己的身边听歌,从那之后,每当深夜十点多时,老三总会吃到这个女孩为他煮的香喷喷的云吞。女孩叫小芬,是一个来自湖北的打工妹。后来,他们有了一次长久地聊天,女孩在一家商场上班。从那时候开始,时不时,老三的出租屋里都会有女孩商场的打折商品。

1997年,老三随张健所在的机器人乐队开始在摇滚乐坛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商业演出增加了很多。忙不过来的时候,老三干脆辞去了杂志社的工作,专心致志跟随乐队搞演出。在这一年间,机器人出品的《灵魂至上》还获得了“亚洲音乐节”最佳原创金奖!国内许多知名音乐人看好机器人乐队,有乐评专家甚至说这支乐队会引领摇滚乐的潮流!

整个乐队已经在乐坛崭露头角,然而,不幸的事在这时发生了。机器人乐队主唱张健不幸在一次车祸中遇难。那是一次惨重的车祸,两车相撞之时,张健的头部与颈部分离,惨不忍睹!多好的一条汉子,鲜活的生命,转眼即逝了!老三看着自己的搭档兄弟抬上了灵车,忍不住掩面流泪。

失去了灵魂人物,乐队只好解散。那段时间,老三在悲痛中沉迷了很久,没有了音乐领头人,没有了机器人乐队。是继续做音乐还是改行?老三的心情极其复杂,他整天将自已关在了出租屋里,是那个叫小芬的女孩,来到了他的身边,来开导他:“音乐太让人累了,你到我们商场去上班吧,我同我们经理说说,一定行的。”小芬的眼里闪着凄迷的泪水。

老三拒绝了女孩的好意,他在心中已经坚定了一个信念:张健出车祸的那一幕时常在脑中出现,为什么生命就如此脆弱?为了怀念机器人乐队的主唱张健,为了寻求心中那份虔诚的音乐灵感,更为了寻唤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老三决定了,自己要徒步全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存活的意义,让更多的人珍爱生命,同时也让这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土地上,都飘起“机器人”的音乐。

流浪,那是条通向幸福的路

那是1999年5月5日,老三从北京出发,准备沿着海岸线走到广东。炎炎夏日中,温度达到了近四十度,每到一个地方,他总会取下背上的吉他,找个地方唱几首歌,向围观的群众解释此行的目地。

上半年走东部的线路是在炎热的夏天,除了蚊虫叮咬之外,倒是没经历什么;下半年开始走西部线路,在西部广阔的天地里,艰难和危险是可想而知。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老三在夜晚和五只狼相遇,凭着进草原时老猎人教会的方法,他在草原中点燃了火堆,整个夜晚,他就围坐在火堆旁边,时刻不能让火熄灭。即便如此,那狼群还是守在二十几米的地方,眼睛闪着绿光,时刻准备捕食他这顿美食。在黑夜与恐惧中,老三只得睁大着眼睛,一直与狼群干耗。直到第二天中午,狼群才开始散去。

在漫长无聊的旅途中,面对大自然雄壮的气魄和人类的渺小,老三思考着、感悟着。1999年,他来到罗布泊无人区,当他一个人站在茫茫的沙漠上,望着没有边际的黄沙时,忽然感想自己的一生还不如一粒沙子,一粒沙子可以在沙漠里存在很多年而不会消失,而他在这人群里才几十年就会没命!想着漫漫黄沙的尽头,他加快了步伐往前走,走了二天一夜之后,他实在走不动了,背上的干粮和水越来越沉,躺在黄沙之中,遥望着北方的星空,老三在心里默默祈祷,保佑自己走出这块死亡沙漠。第五天,他实在走不动了,远远地看到了一群探险活动者驾驶着沙滩车驶过,他将自己的包举过头顶,不断地挥手。那群探险人终于看到了他,将他搭出了沙漠……

从沙漠中出来,老三在他的书中写道:“在沙漠中,人求生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从2000年到2004年的时间里,老三几乎走完了全国县以上的地方。那些流浪生活带给他巨大的精神食粮和写作背景,一路上,他边写边唱,用自己的心与笔,写下关注底层人们生活的《灵魂至上》、《中国农民》、《在路上》、《中国的马路与地下通道》等书。

银川的街头,灯火辉煌中,老三坐在公园的一角,悠闲地弹着吉他,地面上放着他刚问世的书作――《在路上》。有人问他还要不要继续走?何日才会结束流浪的生活?老三停下了伤感的歌声,他一甩长长的头发,沉重地说:“虽然很累,但流浪是我所有创作的背景,路是所有素材的来源,没有了流浪,或者说不再流浪我也将不会是自己!还要走多久多远?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或许,一辈子都在路上,因为那是条通向幸福的路。走在那条路上,我的心里才会感到宁静和幸福!”

这就是老三,一个追寻梦想与幸福的热血青年。幸福和梦想的终极是什么?作为人类的我们永远无法回答,或许,我们也同老三一样,只是在用别的方式,在日复一日的行程中,永远走在追寻幸福和梦想的路上。

上一篇:愚人节:做一天快乐的“” 下一篇:“性格婚检”,是否可以预知婚姻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