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资源,打造灵动历史课堂

时间:2022-10-06 11:49:26

巧用教材资源,打造灵动历史课堂

摘 要:厚重的历史课堂,需要添加灵动的色彩。巧用教材资源,会让历史更丰满,更直观。巧用教材资源,就要独具匠心地运用教材的导入框,联前顾后地使用教材插图,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关键词:教材资源;灵动;历史

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往往认为,历史教学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填塞进学生的大脑,学生只要能说出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其实不然。历史课堂是流动的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灌输知识的做法只会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黯然失色。历史固然是厚重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巧用教学资源,让我们的历史课堂灵动起来。如何巧用历史课堂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呢?这需要技巧,更需要认真琢磨。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为例来说明如何巧用教学资源。

一、重视导入框,敢于打破教材顺序

历史教学中,通常我们设计的课堂是从让学生读导入框开始的。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的教学时,我在通读全册教材的基础上发现:如果按教材的顺序,先让学生读导入框,然后再学习课程第一部分衣食住行的变化,有些不符合内在逻辑联系。因为导入框内容叙述的是开封府的商业活动和过元宵节的盛况,这与教材的第一部分联系并不紧密。而本课的第二部分说的是热闹的瓦子和欢快的节日,显然,导入框与此部分的联系更加密切。在此情况下,我大胆地打破教材编排顺序,采用先让学生阅读全文再读导入框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导入框就为第二部分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补充说明材料。由这一事例我们可知,我们历史老师要充分重视导入框的作用,从中我们认识到导入框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的导入,它有可能还起到补充说明教材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把它安排在讲课过程的恰当环节。

二、联前顾后,用前后插图印证观点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其特点就是“过去性”。这些过去的事情发生在过往的岁月里,现在无法再现,学生不能直接看到。要想让学生对历史有感觉,大脑中有关历史的直观认识,必须借助相关的音、像、图、文资料。由此,插图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打造灵动的历史课堂,就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极其宝贵的历史插图。

在学习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时,教材中有一段文字讲述了宋代家具的变化,但遗憾的是教材在此处没有提供与此对应的插图,这不利于学生对宋代家具的变化形成直观的认识,此时该怎么办呢?教材没有直观呈现的地方,正是我们教师大有可为的地方。事实上,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上多幅插图中均有家具的影子。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大变革时代》有《商鞅舌战群儒》图,从此图可以看到,当时的桌子很矮,人们需要跪坐在地上议事。在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繁荣》中有《宋代科举考试》图,这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脚的桌子。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投射了这两幅图,学生通过对比,真切地感受到了宋代家具的变化。我们历史老师应有纵观全局的意识,独具匠心地将教材前后的插图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直观,从而进一步理解历史。

三、挖掘隐性知识,全面展示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要浓缩成到数本教材中,必然会有取舍。编写者在编写历史教材时,由于篇幅限制,只能将最紧要、最重要的历史知识呈现在我们眼前。可是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完整的历史,生动鲜活的历史,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灵动起来,就必须巧用精简的教材展示历史的全貌,就需要我们挖掘教材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并用合适的方法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如何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呢?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中有《宋代妇女服饰》一图,这幅图就蕴涵了极多的隐性知识。如,宋代服饰的特点是什么?图中妇女从事的是熨衣服的活动,可是当时并没有电,如何熨衣服?学生自然能想到用热的东西来熨衣服,可是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就此向学生补充宋代的生活情形,如何生火,用什么炉子,熨斗什么模样等。本节课中还有一幅《宋代庖厨》插图,从这幅图也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宋代劳动妇女的衣服样式如何?宋代人们的主食是什么?图中的小女孩抱着一个西瓜,西瓜的最早产地是中原吗?若不是,西瓜如何传入中原的呢?我们要把这些隐性知识,通过设疑、分组探究、课后作业等形式传递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宋代生活场景,全面展示历史全貌。

一个教师对教材资源开发、运用的能力,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懂得在什么环节运用、怎么运用。好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关键看教师能否慧眼识别,能否巧妙利用。让我们历史课堂每日都灵动精彩,我们历史老师任重道远,让我们不断求索进步吧!

参考文献:

[1]汪昆仑.巧用历史教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6).

[2]王良根.巧用历史插图 点燃思维火花[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性探究 下一篇: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