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6 11:31:40

5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气胸 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3例患有支气管哮喘并发气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针对气胸行胸腔穿刺;治疗组27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异丙托溴铵的治疗方案,针对气胸行闭式引流术。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中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9%。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190-02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疾病,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本次观察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分析,现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的52例对我院呼吸内科中患有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入选标准: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患者在入院前均进行医生检查和辅助检查得以确诊,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7.6岁;治疗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8.2岁。肺萎缩程度在11~60%,平均37.6%,气胸肺萎缩在20%以下13例,20%以上3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都使用糖皮质激素加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药(布地奈德)吸入剂,针对气胸当患者气胸肺萎缩20%行胸腔穿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异丙托溴铵吸入剂,气胸患者肺萎缩>20%行闭式引流术,置管时间4—18d,平均7d。如有较严重患者使用吸痰配合面罩吸氧使用治疗期间随时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随时更正更好的治疗方案。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症状基本痊愈,各项体征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肺功能明显好转;有效:症状部分改善,各项体征趋于正常,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部分好转,萎缩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各项体征不正常,有明显临床症状,肺功能恶化萎缩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中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9%。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抗胆碱药和β2-受体激动剂为主,抑制免疫反应和各种炎症反应,减少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气道变态反应的发生。支气管哮喘常见并发症为自发性气胸,当并发气胸时病情凶险,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及时诊治,尽快胸腔排气,使肺复张,才能控制症状 [2]。气胸症状因不明显常被误诊为单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当确诊气胸时:应根据肺萎缩程度进行治疗,采取各种措施立即排气,如胸腔穿刺和闭式引流术后肺复张无效者,则应马上采用胸膜粘连法治疗。

本次调研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联合异丙托溴铵,并针对气胸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参 考 文 献

[1]张高萍,刘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并发自发性气胸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96-497.

[2]郑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自发性气胸l3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2,32(12):1580-1582.

上一篇:探索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气胸气腹病人的护理 下一篇:政协提案答复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