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教师的创新觉醒

时间:2022-10-06 11:06:28

唤起教师的创新觉醒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教育的永恒话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都双流东升小学在百年办学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基础上博采众长,趟出了一条尊重教师生命成长规律,促使教师自觉创新,兼顾教学技艺与人文修养,着力培养“心态阳光,精神幸福,教法精湛”的阳光教师培养之“道”。

一、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寻道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东升小学历来关注个体需要,尊重个体价值,关心个体发展,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以“和谐快乐、体验创新”为核心的“乐创”办学理念。2009年新一届班子领导励精图治、创新理念,在“敬畏生命,阳光育人”精神指引下,以“让学生快乐、尊严地成长,让教师有效、惬意地工作,让学校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内涵,将办学理念提升为“乐于进取、志在创新”,丰富了内涵,提升了高度,拓展了视野,使之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不仅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更适用于学校对教师的发展。

理念提升带来的是方式的转变。东小教师培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培养教师“阳光育人,志在创新”的精神追求,尊重教师个性,关心教师需要,关注教师特色,转变工作方式,重视教师个体内驱力的调动,变“学校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团队互助”强调“个人进取”的教师培养之路。一时间乐学之风蔚然,创新之势鼎盛,乐创精神已然深入每位东小人的内心。

实践创新永无止境。面对成绩东小人来不及片刻停歇,以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精神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路,我们发现以往教师培养方式存在严重的不足:一是只重视优秀教师的培养,忽视了大部分教师成长。学校的教育品质是靠绝大多数平凡“普通”教师支撑的,没有最广大的普通教师积极参与,不可能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高位发展,也不可能为优秀教师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环境。二是只注重专业培养,忽视人文精神。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过于功利,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忽视教师人文精神的陶冶,造成教师成长动力衰减,参与热情低迷,奉献精神不足,合作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教师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二、阳光教师成长是一个唤起教师创新觉醒、自我实现的过程

阳光是万物成长的需要,万物因阳光而具生长的动力,一缕阳光铺就金色大道。教师培养也是如此,阳光的心态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

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发现:优秀教师总是自信、乐观、热情,幽默风趣、睿智豁达的,他们更看重教育的内在意义和社会价值,追求的是职业角色的自我完善;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职业的成功付出更多的努力,愿意为教育事业积极进取。

教师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更在于教师发展内驱力是否得到调动,是否认识到了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是否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强烈的自我成就感,是否具有一个宽广、豁达的心胸。

据此,我们把阳光教师内涵定义为:心态阳光——热爱教育事业,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中的成败得失,愿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而不懈努力;精神幸福——能在教师职业中体验到强烈的自我价值感,体会到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教法精湛——因为心态阳光、精神幸福而愿意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持续发展、不断锤炼,因此阳光教师的教法必然精湛。

培养阳光教师就是一个唤起教师创新觉醒,促使个体自我实现的生命成长过程。

三、走出一条依托团队互助、激励个人进取的教师培养新路

经过几年摸索提炼,东小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形成了一系列依托团队互助、激励个人进取的教师培养新途径。

(一)团队浸染,聚生教师发展张力

团队互助是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而实施过程中又要注重激励个体,引领教师自主研修并提升其有效性,让教师在互助中享拥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个人发展愿景,形成持久的学习发展力。

构建互助平台,让互助由“推动”变“主动”。同伴互助意识的发掘外因并非决定性作用,教师之间真正的互助主要靠教师自己的内因发挥作用。

“三人行”,让互助团队从“自愿”走向“自主”。2009年,东小别有意义的“三人行”学会成立了,它是一个由语文教师自发组织的民间学术团体。学会取名“三人行”,意为我们一路同行,既是相互关心的朋友又是相互指点的老师。学会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以民主作风和自由论辩的精神团结了一批热爱语文教育,有思想、有干劲、肯钻研的志同道合者一同学习、思考、研讨。在以交流引导学习、论辩促进创新的同伴互助活动中,学会成员得到历练和提升:学会两次独立承办全国第一、二届古诗文大赛,三名成员获赛课一等奖,学会30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等级奖,两位年轻教师成长为县学科带头人;学会研究成果“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三味语文”在市上相关研讨会上交流。

“1+3+N”,让互助因同伴“各有所获”而走向“自觉”。2010年,东小“1+3+N”研究团队成立了。该团队由“伙伴学会”成员、骨干教师、学术主持人和其他一线教师组成。“1”指一名学术主持人主持研究活动,“3”指理论支持、实践操作支持和课堂执教者,每个教研组选派一人组成;“N”指参与学习研究的所有教师协同研究、共同成长。因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实践操作的可行性、互助的多层次性,团队同伴在不同层次各有所获,一支凝聚各类、各层次教师的互助团队因其在团队互助中各有所获,逐渐走向“自觉”互助。

(二)活动支撑,彰显团队生命力

活动是团队的生命力,没有活动的团队是空壳化、概念化的团队。具有鲜活的、有价值的活动支撑的团队,才是有生命力的团队。

以预约式推门听课,强化“互助”有效性。预约式推门听课有别于传统的推门听课,我们根据不同班级和教师的具体情况,做到提前预约、明晰意图、充分准备、互学互助、发现特色、规范常规。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听课组,认真分析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教学优势劣势,确立听课活动的意图,提前与授课教师预约。听课后对授课教师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推广,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跟踪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预约听课”注重处理好“预约”与“推门”的关系,听课目的是为了发现特色和不足,更好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预约”提高了同伴“互助”的效果,并因其尊重他人的特性获得教师认同,老师们主动参与到高效课堂的研究之中。

上一篇: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 下一篇:教学研究材料提炼的偏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