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06 09:59:56

西昌市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介绍了西昌市近几年的种植业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市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业;现状;对策;四川西昌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44-01

西昌市自然环境优越,植物赖以生存的光、热、水、土地、人力资源充足,给植物生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回顾历史,先天资源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幸福。随着历史发展的转折,对种植业的发展,有很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值得加以研究,引以为鉴。为深刻掌握种植业发展实际和今后发展预测动向,便于以后生态农业发展,建成农业良性科学环境,为人们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有必要每5年开展1次土地资源、人口资源、种植业生产状况普查工作。

1 种植业现状

2013年,全市有耕地3.5万hm2,农业总产值(现价)34.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万元,农作物种植面积6.7万hm2,复种指数19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万hm2,较2012年减少1 533 hm2,全年粮食总产28.3万t,较2012年增产8 400 t,增加3%(小春减少2%,大春增加4.5%),平均产量5 475 kg/hm2,蔬菜播种面积4 400 hm2,油菜籽播面1 333 hm2,其他作物播种1万hm2。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2012年减少,反而粮食作物总产量增加,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较充分地改善了农田基本设施,持续投入资金3.18亿元,新增灌面2 933 hm2,建成了高标准农田3 800 hm2;二是大力推行新型农耕农艺措施,种植优质稻1.7万hm2,水稻软盘育秧、抛秧1.7万hm2,规范化种植3.9万hm2,机耕面积3.9万hm2,机械收割1.93万hm2;三是气候条件正常,为农作物生产、收获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3年,为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扩大生产规模,坚持走家庭经营为基础与众多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道路,全市相继扶持专业合作社213个,当年新增专业合作社70个,由此而来,带动了劳务经济快速增长,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8万人,劳务收入10.8亿元,同时,认真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全年共流转面积184 hm2。

201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16万hm2,总产达28.6万t,比2013年增产2 504 t,蔬菜面积8 666 hm2,油菜面积1 333 hm2,各项种植指标基本完成。

保证粮食作物稳产措施如下:一是强化规范化种植,强化科技配方施肥。二是实施机械化育秧,插秧和联合收割机示范措施,新增了联合收割机45台,作业量达5 333 hm2,为作物多收获800 t,省工48万个。三是基本实现了小麦机械化,机播面2 666 hm2,为农民增收680 t。四是认真开展了土地承包确权和土地流转工作。

2 发展对策

2.1 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作物种植底线

据普查统计,1985年全市有耕地4.6万hm2,未利用土地5.85万hm2,截至2013年,在28年期间,耕地因水冲毁,交通用地、工农业建厂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民房建设用地等就减少耕地1.1万hm2,所剩耕地3.5万hm2,农业人均仅0.13 hm2,从2015年起,后几年间,必须建立其根本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土地复垦开发,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制度,需建立、健全基本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2.2 继续建立农业扶持体系

对种植农民实行直补政策,其中包括良种补贴、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及植物统防统治补贴。此外,还应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以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

2.3 确立基本农田挂牌保护区

从2015年起,为保证粮食主产区种植面积稳定,宜采取挂牌警示标志是必要的。邛海湖盆、安宁河流域一带,确立为挂牌主产区,种植面积在3.3万hm2以上,粮食产量在20万t以上。保护措施落实到田块。其余继续改造中低产田,使产量稳中有升,种植面积在1 800 hm2左右,粮食产量在10万t以上。

2.4 推进新一轮作物良种工程建设

农业生产实践证明,良种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的各种基本条件和各项措施都要通过良种的内在因素和机制,才能发挥作用[2]。2015年,粮食良种播种面积在4 万hm2以上,良种补贴在750万元左右。为此,以后几年,为保证粮食稳定,良种播种面积在4.6万hm2以上,良种补贴在870万元以上。

2.5 继续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不违农时,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手段,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种植方式。因此,应大力抓好农机服务[3]。从现在起,每年应认真做好农机配套配置,引进机具在2 500台以上,补助购置2 000万元以上,为此每年机耕面积在4万hm2以上,机播面积在2万hm2以上,机械收割在2万hm2以上。

2.6 积极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新形势下,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全力推进土地承包流转制度,允许农民以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方式进行。培育一批新型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生产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4]。由此认为,办好专业合作社,专业农场的建制规模在33~66 hm2的规格比较适合提高生产力水平。国家应对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全力指导和经济上的政策补助。

2.7 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

进一步作好农业新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发展生态农业事业,开展农艺科学技术化服务,是为创造良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每年应继续推行水稻软盘育秧、抛秧措施在2万hm2,应续续推行高产示范片4 666 hm2以上(产量在15 t/hm2以上),继续推行规范化种植在4万hm2以上,继续推行植保统防统治在1.6万hm2以上,继续推行地力培肥技术、实用有机肥和化肥综合利用应在3万hm2以上。

3 参考文献

[1] 陆星星,严丽春,李林武.玉溪市种植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40-342.

[2] 孙远征,韩建红,阿拉塔.浅谈磴口县种植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对策[J].现代农业,2015(10):77-78.

[3] 章炜炜,孙兰,张骏.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7):7-8.

[4] 杨树果,田中艳.大庆市种植业结构演变与调整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2):128-132.

上一篇: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