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地区设施早春西瓜―秋茭白轮作新模式

时间:2022-10-06 08:09:37

东台地区设施早春西瓜―秋茭白轮作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S651;S6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4-0042-02

江苏省东台市西瓜种植已有800多a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自有的风味特色,东台西瓜已成为江苏省的一个知名品牌。但是,近年来设施西瓜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阻碍东台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设施内水旱轮作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其中以设施西瓜―茭白轮作模式的效益最高。该模式一方面通过植物修复的方式治理了设施西瓜连作障碍[1,2],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1 早春大棚西瓜

1.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品种,如中果型品种京欣1号、早佳(84-24)、早抗京欣等。

1.2 基质育苗

1月上旬至2月初,采用穴盘或营养钵加电热线育苗(每1 m2 80~100 W)。苗龄30 d,以2叶1心为定植苗标准。

1.3 大田移栽

①合理密植 一般每667 m2定植700~800株。2月上中旬至3月上旬,选择在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定植,此时,大棚内地下10 cm处土温在12℃以上,最低气温在8℃以上。定植后浇足缓苗水,封好定植孔,覆盖小棚薄膜,关闭大棚。

②整枝授粉 中果型西瓜采用一主一副双蔓整枝法。为了提高西瓜商品率及坐果率,通常选择第二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在晴天8:00~10:00进行,授粉均匀,同时要做好标记,不得漏授,以免空株,确保株株结瓜。西瓜坐果后,要注意疏果、摘除畸形果,一般头批瓜每株选留1个。

③病虫害防治 在结瓜期间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选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250 g/667 m2进行熏蒸,防治菌核病、灰霉病;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防治疫病、炭疽病。一旦发现蚜虫与烟粉虱、潜叶蝇为害,则选用70%宝贵(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0.5%虫螨立克(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混合液,或选用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1.4 适时采收

西瓜春季双大棚栽培中,一般头批瓜在授粉后32 d成熟,第2~3批瓜在授粉后25 d左右成熟。西瓜采摘后,及时分级、贴上商标、套袋、包装上市。5月上旬开始上市,6月中下旬拉秧。2013年设施早春西瓜667 m2产量4 301.8 kg,产值10 327元。

2 茭白

茭白又称茭笋、禾笋、菰、菰首等,属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茭白一直在南方种植,有较长的种植历史。近几年来,随着品种的更新和选育,东台地区引进一批适合在设施内种植的茭白品种。

2.1 适宜品种及特征特性

浙大2号:高产优质中熟品种,较耐寒,由原浙茭2号[4]驯化选育而成。秋茭株高2 m左右,叶宽约4 cm,分蘖性较强,抗逆性好,茭体呈纺锤形,茭肉长18 cm左右,横径4 cm左右,肉茭质量90 g左右,洁白光滑,质地细嫩,口感好。

龙茭2号: 中晚熟,较耐寒,由地方品种梭子茭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秋茭株高1.7 m左右,最大叶长140 cm,叶宽3.2 cm左右,平均有效分蘖14.7个/墩,平均孕茭叶龄8.1叶,茭肉长22 cm左右,横径4 cm左右,肉茭质量95 g左右[5,6]。

2.2 种苗选留

种苗从上年结茭整齐、生长一致,抗逆性好、分蘖强,无灰茭、雄茭及杂株的茭墩中选择。1月初掘取种墩,分苗寄植,墩株距30 cm×40 cm,做好寄秧田的肥水管理和除草工作。秧田与大田面积比1∶8。

2.3 大田移栽

①田间准备 6月中下旬西瓜拉秧后,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45%三元复合肥35~40 kg,施后机旋,耙平畦面,上水沤田7~10 d。

②合理密植 栽前一周选取无病虫害的优良薹管,将其竖直置于水沟中促根,待发出新根后以1根薹管为1苗栽插。7月中下旬,6 m宽大棚种6行,南北行向,按株行距50 cm×85 cm栽插,667 m2栽1 569墩,每墩1株,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即原来的深度)。

③水层管理 一般按“浅深浅露深浅”的原则进行,薄水寄秧,深水返青,浅水促蘖[5]。茭白封行前,进行露地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孕茭时深水护茭,但灌水深度不超过茭白眼;采茭结束后浅水活根,促进茭白地上部的营养回流至地下部。

④及时追肥 移栽后7 d左右施第一次分蘖肥,667 m2施尿素20~25 kg、硫酸钾10 kg,移栽后15 d施第二次分蘖肥,667 m2施尿素20~25 kg、硫酸钾10 kg。10月中下旬施孕茭肥尿素25 kg/667 m2左右。

⑤耘田除草 定植成活后至封行前,每隔15 d耘田除草一次,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靠近根旁,以后逐次离根6~7 cm,以免伤根。第一次耘田时及时补缺,以后耘田及时疏苗,每墩保留15株左右有效株。及时剥去黄叶、老叶、病叶,随时拔除雄茭、灰茭。

⑥病虫害防治 用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防治螟虫,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防治飞虱,用多菌灵防治胡麻叶斑病。

⑦保温增温 10月中旬及时盖大棚薄膜保温。

2.4 及时收获

10月中下旬,茭肉肥大后,叶鞘略有裂缝时及时采收,秋茭一般隔5 d左右采收一次。采收时先折断茎管,连同上部叶子一起采收,然后剪去上部叶片,外部叶鞘留1~2片,整理后捆扎或包装。12月上中旬采收结束。

采茭时,注意有雄茭、灰茭及变异株的茭墩,并做好标记,以便冬季掘出提纯茭白种性的茭墩。2013年东台地区示范种植,设施西瓜后茬秋茭每667 m2产量达到了1 129.9 kg,产值6 211元,纯收入5 411元,较西瓜慈姑模式增收2 411元,产品质量达到了绿色的标准。

2.5 冻垡备种

秋茭采收后,保留新抽分蘖苗,不再采收新孕小茭白,促使营养回流[5]。12月下旬,掘取茭墩,结合施肥,及时耕翻田块冻垡,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以待下茬种植西瓜。

参考文献

[1] 林红梅,何春萍,苏卫国,等.淹水嫁接生物肥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3(7):111-113.

[2] 江解增,缪珉,曾晓萍,等.设施内蔬菜水旱轮作新模式[J].中国蔬菜,2011(9):46-49.

[3] 张瑛,张永泰,惠飞虎,等.西瓜―茭白―慈姑2年4熟设施水旱轮作设施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瓜菜,2011(6):62-64.

[4] 过鸿英,张献平,周道俊.“浙茭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4):106-107.

[5] 沈学根,姚良洪,倪方群,等.浙北茭区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栽培新技术[J].长江蔬菜,2011(16):122-124.

[6] 周建松,沈学根,徐杰,等.不同定植期对龙茭2号秋茭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14-115.

上一篇:不同昼温和光照强度对西瓜断根嫁接苗生长和生... 下一篇:冠脉造影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IL―1、IL―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