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创新管理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0-06 07:57:57

关于学校创新管理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39-02

学校创新管理就是在学校管理领域中,引入新的管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管理效益和办学效益。 通常意义上,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人、财、物、事、技术、信息;也可以是: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手段、结构和策略。

1.学校管理思想与理念创新。创新首先就是要有新思想、新观念。创新的就是要与旧的或现有的不同,有点标新立异。 管理思想的来源多种多样。一是理论学习、内化与借鉴。二总结、提炼成功管理经验,上升为富有特色的管理思想。三集思广益、走群众路线,形成学校管理思想,乃至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管理思想创新应具有现代性(好的、先进的、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本性(以人为本、体现人性、有人情味)、校本性。

2.学校管理内容创新。主要包括: (1)德育与实施(整体德育、全员德育、渗透德育、活动德育、科研德育); (2)课程与教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3)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手段与策略、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态度与情感); (4)特色教育; (5)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团队、教学创新团队); (6)教育科研等。

3.学校管理技术创新。这里的“技术”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管理技术体现学校的“软实力”。 现阶段需要学习和运用的管理技术主要有:(1)现代学校制度的设计与实施;(2)学校发展预测与规划;(3)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教育市场调查;等 。

4.学校管理行为创新。学校管理行为创新,内容包括人文关怀是基本特色(人格关怀/情感关怀/自我认识关怀/成就关怀),民主管理是必然选择(打破官本位文化对学校发展的束缚/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把学术自由作为人本管理的核心目标)。

5.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立足实际,把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了改造力度。宽敞、洁净的校园,多品种的绿化,得体醒目的标语布置,让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此外,学校还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设备,更换了音响设备,及时更新学校黑板报,创办书画手抄报展板,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6.学校民主治校制度建设创新。(1)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使每个领导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各级组织分工协作,使学校的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2)坚持重大事情“民主讨论,集体决定,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重大提议事前与党支部通报商议后,再提交支委会或行政例会集体讨论决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由教代会通过后再执行。(3)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逐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比如行政、用人、财务三大原则,岗位责任、级组管理、听课评课制度等等,以逐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逐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7.学校强化安全教育创新。(1)完善机制,建立安全防范制度。新学期开始,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安全领导小组,划分学校安全责任区,和相关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周边环境安全和危险药品安全等一系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并完善了学校各项安全检查制度、集体外出活动审批制度、重大责任事故报告制度、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通过《告家长的一封信》和层层签订责任状等形式,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2)突出重点,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通过讲座、国旗下讲话、晨会、班队、墙报、张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渠道深入学习系列安全知识,结合县局开展的“安全大教育、大排查、大整顿”活动,针对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整改。和社区进行了“小手牵大手”的创建活动。让安全工作深入人心,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学校管理行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的原则,一切管理行为要着眼于人的创新、成长与发展,人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目的。创新型学校的人本管理,就是要以创新激发创新,激励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发挥。创新学校管理行为的关键一点还在于民主管理。因槊裰鞴芾硎窍执组织管理主流价值和趋向。民主管理,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民主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人(包括全体师生)的一种精神追求。民主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民主管理,就没有任何管理的创新。之所以如此,还因为只有民主管理,才能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激发他们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感。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辅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