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时间:2022-10-06 07:46:39

摘 要:根据《心理学》理论,个别差异是教育的依据,只有研究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一、趣化课堂,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二、师生互动,是个性化教学的纽带;三、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英语;个性化教学;趣化互动;因材施教

根据《心理学》理论,个别差异是教育的依据,只有研究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初中英语教学应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让每个学生充满信心,正如陶行知所说:“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一、趣化课堂,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没有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说话来自于后天的练习,练得多了,才会说,才会有口语交际的能力。流利的口语能力不是天生的,所以教学中想立竿见影也是一厢情愿,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输入、模仿、记忆和其他方面的习得后才有流利的可能。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每一个事件,每个主题都应该有意义,有趣味,让学生注意活动的内容而不是形式,英语口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提问。问问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变换方式,除“老师问”“学生答”以外,还可以使用“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或“讨论回答”等互动模式实施课堂口语活动。例如,在操练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教师可先给出条件句:Ifthere no water(假如没有水),让学生想象进行口语活动:If there is no water,we will have no water to brush our teeth or wash our faces.We will have no water to take a shower.Then we will become very dirty.

学生通过互动,使这个句子练习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互动中实践自己对水资源问题的进一步深入,从而对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然后继续引领学生说“How can we save water?”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讨论,表达他们的观点:We can save water by not brushing our teeth under a running tap.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Jobs,Travel,Sports等。老师可以激活这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发表全面的看法和见解,趣化课堂,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化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师生互动,是个性化教学的纽带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来实现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即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促进双边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和课堂演讲、辩论的形式,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言论,说真话,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充满个性。让学生在各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引发思想的火花,达成学习的最佳利益。同时,培养学生的勇于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英语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采用听歌曲,唱歌曲的方法。而歌唱时,如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站在一起,边唱歌边跳舞,会达到很好的互动效应,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趣味性,从而乐于学习英语。

三、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一)个性化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是以一纸测试定乾坤,《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体地位,以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系统的形式多样化,多元化,使用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是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个性化作业:远近高低各不同

传统的家庭作业,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知识差距,一般给学生布置千人一面的作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作业,采取应付式的态度,不认真思考,不理解老师的意图,因此效果差。所以教学中作业设计一定要贴着学生走,贴着生活走。

例如,在教学“food”这一单元时,让学生走进超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英语将食品名称标记好,在课堂上展示;再如,在教学“Going shopping”一课时,让学生当堂进入角色,进行假设性表演,学生自然充满激情。

教师应该开动脑筋,针对学生实际,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有新意的,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的作业,反对机械复制背诵的作业。要分层作业,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每个人都有发展。

总之,给学生一个多彩的英语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和心灵同时发展,以实现英语教学“于出头处谋自由”的目标,让新课程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结果。

参考文献

1.郭辉兵.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1,(01).

上一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 下一篇:优化英语教学,构建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