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时间:2022-10-06 07:05:37

看到《天天向上》节目请了陈升、齐豫和齐秦,做了一整集,也唱了一整集。陈升是个老顽童,荤素不忌,我相信他有很多话只适合在小场合说,所以在电视上被删得七零八落,即使这样,也掩不住他的光芒。

可是一进“天天向上”贴吧,好些抱怨的帖子说,干嘛请这些过气大牌,逗弄不得戏耍不得,唱些没劲的歌,还说陈升欺负汪涵。可能汪涵自己都不会觉得这些话是在向着他,因为“90后”是永远无法理解在他这样一个“70后”心中,那些歌那些回忆的分量。有时我会觉得现在的孩子很不走运,看到的一律锥子脸,城乡结合部的听《爱情买卖》,大城市里的也好不到哪去,听快男超女,一个个没有灵魂,没有旋律,没有辨识。

近十年前许知远出过一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那时有种集体回忆的气氛,这类型的书不断地出,“60后”、“70后”,现在轮到“80后”,比着赛着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真正人生坎坷的“50后”不屑于说,或者已经无力说,能呐喊的人都是吃饱穿暖有力气的人。

曾经,滚石做过一次30年回顾演唱会,很多“70后”、“80初”的人为了看这一眼,提前订好飞台北的机票,因为不会在内地举办。在我小时候,台湾有两大唱片公司,飞碟与滚石。飞碟相对商业化,滚石是文艺青年范。那时家里有个双卡录音机,我的零花钱大多奉献给了滚石,它的卡带上贴着一张小小的黄色圆形标签,只要看见那个标签,我就走不动路,会停下来研究半晌。

周华健、赵传、李宗盛、罗大佑、张信哲、林忆莲、潘越云、辛晓琪、娃娃……当然也有陈升和齐豫。滚石的歌手很少偶像派,即便青春靓丽如苏慧伦,也洋溢着邻家文艺少女的气息。这次演唱会赫然有陈淑桦的名字,对于新鲜人,她已经古旧得像上上个世纪的文物。但在那时,我坚持觉得她几乎就是歌坛林青霞。

她有一个略勾的鼻子,很洋气又不失古典,在林忆莲去滚石之前,陈淑桦是台北都市女性代言人。她和母亲感情甚笃,在母亲逝世后,她生活的重心突然崩塌,患上严重抑郁症,从此隐居,再也没有露面过。前几年曾被报道蛰伏在一间祖屋里,屋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台湾娱乐圈大哗,陶子还在电视上喊话,希望淑桦姐走出来,“纵贯线”成立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给陈淑桦信心,有很多人愿意帮她重新振作,但她完全没有回应。那时的歌手不懂炒作,退隐就是真的退隐,而不是现在这种,所有消息都得掂量一下,结果90%是假的。

他们的来路基本只有两条:大学在读生,在民谣餐厅兼职,被制作人看上,例如周华健、娃娃、梁静茹;另一些是乡下孩子,考学、打工来到台北,坚持不懈四处寄小样,张信哲、陈升就是这类。做歌手之前都要做上两三年助理,薪水不够温饱,假装爱音乐的人早就忍受不了吓跑。没有一夜成名,全部要慢慢磨,所以能红很久很久。

一个人衰老的标志就是开始喜欢回忆,我现在就变得很喜欢回忆,谁让那些记忆实在太美。

上一篇:抖落一地雕虫小技 下一篇:不必打开的画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