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尝试浅议

时间:2022-10-06 05:34:33

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尝试浅议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长期以来惧怕作文在小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喜欢作文,进而写好作文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运用“迁移”培养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掌握作文教学的技能技巧,为学生作文引路

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作文教学原则与方法,为学生作文正确导航。

1、观察、思维、语言交互发展。作文是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认识事物需要观察和思维,表达则离不开语言。学生写作材料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直观的观察,二是通过读或听间接渠道。前者为源,后者为流。源头枯竭,就没有写作材料,就谈不上写作。因此,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就要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教师又必须从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入手。一般的观察方法有:顺序法、比较法、提纲法、。

1)观察有顺序,作文才能条理清楚。教学中对于静态的景物,如校园、花园、教室、处于静止状态的动物、人物等,教师可指导按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四周向中心或由中心向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对于动态的事物如,一件事、人或动物的行动过程、景物的变化,一般就按起因(开始)、经过、结果的时间顺序进行。通过反复指导、练习,逐渐使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从而养成正确、全面、有条理观察的习惯。

2)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一切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比较帮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点。如写春天的景色可以和夏、秋、冬的景色进行比较;写小鸭可以和小鸡、小鹅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能更准确得突出重点。

3)提纲法,即教师在观察前向学生明确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使学生能观之有序,言之有理,从而更好的完成作文。学生作文过程,从审题到选材、立意、安排结构、推敲语言,自始至终离不开思考。说过:“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到,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可见,深入思考是特别重要的。如在指导《小山村》一课时,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生活在山窝窝里,自己的家乡不如外面的世界美丽、可爱、。教学中,教师指导他们从家乡的风景名胜、土特产、风土人情等方面从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就会使学生体味到家乡的美丽与可爱,也使他们受到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另外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同时,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说好了才能写出来。观察、思维、表达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交互发展的。

2、阅读、写作有机结合。阅读是表达的基础,阅读这个基础打不好,写作是不会提高的。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让学生过早的写文章,而是让他们先摘抄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写出喜欢的原因,也可以说一说文章的不足。学生如果能找出文章的优缺点,并用通顺的语句把优缺点写出来,不仅可以避免他们作文中出现同类错误,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在此项活动进行一时期,学生有一定写作基础后,再让他们开始写,进而每周写练笔文。古人云:“薄观、厚积、薄发。”语文学习中读写能力的提高,实在是一个不断充实、提高、积蓄、创新的过程。

3、恰当利用联想与想象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所以,根据不同要求,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如、指导看图作文,画面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向树飞的小鸟,这能写出什么呢?此时就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与联想力。孩子们的想象是奇特、丰富的,对于他们的想象与联想,教师不应做任何要求,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于是有的学生想出了这是一只不听话的小鸟,爸爸妈妈让它照看弟弟妹妹,它却溜出去玩儿,结果弟弟妹妹被蛇吃了,它也被赶出了家,四处流浪;还有的学生想到这是一只孤苦伶仃的小鸟,它自己住在树上,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每天都在不停的寻找伙伴……这些联想与想象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它符合作文的要求,更丰富了学生的作文内容。

三、充分发挥讲评的作用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学生更切实际掌握作文知识,更自觉的提高作文水平。因此,必须发挥讲评的作用,组织好每一次作文讲评活动。

1、充分发挥自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责令探索,彼必将用心而得之矣。”意思是说,学生自己写作文,还要指导学生自己用心评改才会有所得。指导学生作文,教师需做好示范,选择一些典型的作文进行讲评,然后利用小组进行自评,接着就应让学生自评自改。这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独立指导帮助,适当点播。最后,要及时总结,表扬好的和进步大的学生,达到激励的目的。

2、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同水平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可能都尽如人意,但是只要他们肯动脑能把作文写出来,就要表扬他们。对于孩子的作文,无论他们写得怎样查,都要尽量找出一两点优点,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优点也要表扬。如“你的字又写进步了”,“这次作文你的句子真通顺”……然后再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以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3、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就少改。作文是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必须要体现每个人的个性。讲评中,教师要尽力理解学生的意愿,多就少改。尤其是一些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更要多鼓励少批评,以退为进。

总之,作文教学,重视兴趣的培养,遵循教学原则,掌握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对于低年级儿童,只要有点新异、有点新思想、新做法、新意图都可以谈得上创造。陶行之先生还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对于新时期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中都要努力为学生架起创作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作文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上一篇:小学语文媒体教学 下一篇: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