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企校"联动办学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优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06 05:27:42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中"行企校"联动办学背景下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对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的优化措施,从理念导向、政策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师队伍优化探索研究,全面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发展意义。

关键词: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优化机制

一、高职师资队伍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的意义

当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已经日趋走向成熟。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硬件(实训基地或设备等)的拓展与丰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却依然没有进入产学合作的中心,大部分教师很难胜任“行企校”联动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导致“行企校”联动流于单纯的硬件建设,而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少量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资质等也很难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只有教师能力发展了并胜任于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学生的岗位技能才能提升,才能成为“高素质、强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从理念导向、政策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师队伍优化研究,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发展意义,本研究项目以黑龙江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深入研究师资队伍的优化问题,为缓解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壮大过程,但因为有较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在1999年-2004年之间由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升格而成,因此建设起步较晚,总体基础薄弱,而当前整个经济形势又较为复杂多变,特别是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等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新的标准要求,这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办学方针的高职院校提出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高职院校办学根本的教师队伍能不能适应这一挑战。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学院招生数量的增加没有导致教师数量的成比例增加;行政人员和公共课教师略多,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少,能工巧匠型的兼职教师少;

2、教师素质不高

“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教师整体学历层次低,有硕士学历和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教师来源单一,绝大部分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他们在校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更没有接触过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缺乏在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实践经历,实践能力不强,普遍出现“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实践指导低效,服务社会有心无力”等现象。

3、教师准入制、岗位任职标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缺失

4、兼职教师队伍薄弱、资质不足

三、高职师资队伍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的关键问题

在兼职教师的聘任上缺乏长效机制,往往未从产业、行业和学科发展,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看待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行企与职业院校之间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融通机制。在兼职教师的管理中制度建设滞后,许多职业院校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很少考虑兼职教师的任课时间、持续稳定、薪资报酬、任务安排等问题,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体系,所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1、“北大荒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形成“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赢机制。

2、建立行企校“上挂下派”机制。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愿意来校担任专业课授课教师。明确教师参与教学列入其工作单位的工作任务,并请示学院领导给予一定奖励支持。

3、北大荒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及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教育教学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教学工作劳务、教学改革、培训、奖励等。

4、校企合作有效建立技术研发应用团队和社会服务培训团队。

5、借鉴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建立一支高效能的服务保障管理队伍。

6、初步建立学院专任教师准入制、岗位任职标准。

7、畅通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

四、高职师资队伍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主要研究内容

1、“行企校”办学背景下高职教师发展问题的整体研究

(1)高职教师发展现状及教师胜任力研究

(2)“行企校”联动办学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2、“行企校”联动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行企校”联动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2)“行企校”联动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3、“行企校”办学背景下高职教师队伍优化的机制研究

(1)国外类似模型研究

(2)高职教师队伍优化的政策机制研究

主要包括:岗位准入制度研究、绩效考核制度研究、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认定与考核制度研究。

(3)高职教师队伍优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主要包括:“行企校”人员合作行动模式研究、“行企校”人员合作课程行动研究、“行企校”人员合作技术项目行动研究。

(4)高职教师队伍优化的保障机制研究与落实

主要包括:教师去企业行动研究的保障政策、企业、行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时职称或业绩激励政策。

(5)高职教师队伍优化的评估机制的建构与研究

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及评价体系建构。

五、高职师资队伍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收集国际、国内相关资料,通过翻译、甩选等途径,最终获得所需资料信息;

2、调查研究法

在本校原有教学改革基础上调查国内一些已经实施校企合作下教师队伍优化管理的同类学院,通过与部分专家访谈获取相关信息;

3、比较法

采用横向比较法分析国际、国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师岗位能力发展的总趋势的异同,再进行准入制度、培养制度等点与点的比较,然后应用实证分析法对其异同点进行分析;

4、访谈法

对学院部分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专家或顾问等人员进行个人访谈,从中获得行企校合作中教师队伍优化的策略、手段等信息。

六、高职师资队伍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及应用

通过“行企校”联动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实施“建设一个平台”、“打造一支队伍”、“实施一项工程”、“建立一个保障体系”的“1111”系统工程,全面加强和优化我院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并通过省级骨干院校、北大荒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的辐射,发挥实效及对教学产生有益的促进,将研究成果与实践措施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去。

参考文献

[1]罗尧.我国专业化取向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8(11)

[2]方华,陈祖平.校企合作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战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2(04)

上一篇: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挑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