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团购家电“赚”到三千多

时间:2022-10-06 05:23:11

团购买家电,省钱就是赚。去年冬天,陈明通过团购,至少“赚”了3000多元。

在一个夏日的下午,窗外白花花的阳光刺得人眼无法睁开,陈明猛喝了一口冰镇凉茶,轻舒一口气,凉意浸透全身,让他忍不住说出一声“爽”。不过,当他跟记者聊起半年前团购家电的经历时,那股“爽”劲,比刚才喝凉茶的感觉还要好得多。

单独行动遭冷眼

6年前从安徽来上海打拼的他一直租房住,已经厌倦了频繁换房生活的他终于在2009年中下定决心买房,几经挑选,最终选定上海松江的白马花园。

去年11月份的一个礼拜天,出来购物时经过一家电器超市,在电视机专柜前,陈明看中一台46英寸的液晶电视,标价8999元,营业员告诉他最低价为8100元。几个回合之后,对方把价格调低到了8050元。

但陈明觉得这个价格还是有点偏高。于是直接告诉对方要价偏高,便离开了。走出去几步之后,陈明听到背后飘来一句话:“不就买台电视机嘛,又不是买几十台,想让我给你便宜多少?”营业员似乎是在轻轻地自言自语,但陈明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想到团购找对路

在业主QQ群里面,有人提出团购家电的想法。有一个网民叫“周周”的江苏女孩组建了一个白马花园业主QQ群,在这个谈天说地的群里面,陈明无意中提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买家电的经历,没想到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因为搬进新家之后,采购家电自然是太家关心的话题,而陈明的经历让群里的邻居意识到,怎样才能以称心如意的价格买到家电呢?更何况,乔迁新居买家电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人建议网上买,但因为无法实地考察而遭到别人的反对;有人建议直接找厂家淡,但数量太少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既能省钱又能亲自考察家电品质的方法呢?一个网名叫“茉莉”的邻居提出团购的设想。

团购是个不错的方式,陈明第一个出来叫好。因为有过失败砍价经历的他知道,如果是一大帮人过去,估计商家会另眼相看的。邻居们都没有团购的经历,但大家也都比较认同这个想法,因为网上的文章让他们了解到,团购的力量很强大。

准备充分好议价

如何团购呢?对这群没有任何团购经验的人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要成功,得提前准备,陈明懂得这个道理。他在网上找到了很多介绍团购的文章,得到下面几条经验:首先是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商品的最低售价,比如搜索网上报价,或者去各电器卖场实地采集;其次是要了解电器卖场的价格水平。唯有对各种报价了如指掌之后,方能与卖场进行议价。

陈明把自己这些方法放到了网上,让大家学习。根据这个办法,陈明从“京东网”、“新蛋网”或者“淘宝网”等国内知名网站上寻找自己心仪电器的报价,并记录下来。而后,他又到卖场去跟各品牌电器专柜砍价。在卖场跟各品牌电器专柜砍价时,主要目的是了解商场的底价,因此他往往会毫无顾忌地往下“砍”,即使受到营业员的奚落也不在乎。“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卖场的底价,这样在团购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他解释说。

陈明说得一点没错。如果不考虑卖场利益,报价超过对方的底线,显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反而失去了团购的意义。有一个邻居就在这上面出了差错,因为没有摸准底价,给出的报价遭到了卖场的拒绝。

“周周”统计好团购清单之后,立即与上海苏宁电器田林店取得了联系。对方看到这样一个由20多户组成、金额超过40万元的团购队伍,很爽快地确定了洽谈日期。

集体“作战”威力大

发生在2009年12月下旬一天下午的那场团购活动,陈明至今记忆犹新。

卖场专门辟出一块场地,供双方商谈价格。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姓曹的商场管理人员。议价过程其实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寸土必争,锱铢必较。卖场方面首先要求陈明和他的邻居提供采购清单,然后根据商场电脑数据给出第一次报价。陈明拿到报价一看,便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他说:“第一次报价只是稍微比专柜报价低几十元钱,如我想买的西门子冰箱,专柜给出的底价是6050元,而卖场报了6000元。”

众邻居经过简单商量之后,决定否决第一份报价。卖场负责人一看架势,当即表示可继续议价。于是陈明和邻居们与卖场进行第二轮价格磋商。但有不少邻居报价过低,于是有人反过来劝说再加一点,以保证卖场的基本利润。

轮到陈明时,他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纸条,把数字报给了对方。对方看到这份报价单之后,陈明注意到,这位负责人稍稍迟疑了一下。随即,对方向他解释道,平板电视还价过低。原来陈明想买两台电视机,分别是46英寸和30英寸两种机型,在“京东网”上,他看到自己所中意的机型报价分别是8120元和3420元,同时他在卖场中电了解过,专柜给出的报价也要略高于网上报价。不过陈明给出的团购价分别只有7400元和3000元。

果然,卖场负责人的迟疑是有道理的。当夏普专柜的工作人员拿到报价单之后,立即与卖场负责人发生了争执,说到激动处,还拍起了桌子。卖场负责人为了整场团购的成功,转而帮陈明说服夏普专柜的工作人员,双方争得不可开交。最后,卖场方面做出让步,负责人在自己的权限之内,拿出350元折扣券补贴给夏普专柜,此事才得以圆满解决。

最终,陈明一共买了6件商品,与网上报价相比,共节约了3240元,而如果与卖场专柜底价相比,节约的资金还会更多一些,接近4000元。其实他享受到的实惠还不止这些,卖场帮他办理了以旧换新,返还现金1600多元,此外,还额外赠送了不少礼品,折算成现金也有几百元。而他的邻居们,经过儿轮价格磋商之后,电都以理想的价格买到了家电。

记者手记:团购不是以多欺少

团购成功的秘诀,在于巧妙利用集体的力量。

如何利用集体的力量,其实还是要讲究技巧的。记者在此前也参加过一次团购活动。那是在2005年夏天,经历调控的上海楼市,突然乌云密布,不少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为了加快销售进度,接受网友团购活动。一个位于老闵行的楼盘,其时开价4200元/平方米,已经略低于周边楼盘的售价。但同行的近40个网友,却要求开发商接受75折的团购价。把团购当成了乘火打劫,当然最终没能成功。

团购不是以多欺少,因此要做到巧妙利用集体的力量。记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是了解市场,比如了解商品的市场最低价、卖场的底价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议价时做到有的放矢;其=是要做到坦诚相待,议价过程中都希望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如何兼顾双方的利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这需要双方开诚布公。

上一篇:李昭君:装修门外汉省钱还有赚 下一篇:团购猫腻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