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主题实践活动思考

时间:2022-10-06 05:05:46

干部主题实践活动思考

开展“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助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工作,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源头解决好根本性问题和实现富民小康的必然要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就是要使广大干部提高思想认识、统一步调行动,牢牢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着力解决一批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解决问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引导发展、促进和谐。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最终达到扩大民主、激发热情、凝聚力量,加快富民小康发展步伐。离开了问题的解决,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花拳绣腿、一句空话罢了。

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真正实现真心倾听。新官不理旧事,只谈发展不谈问题,只报喜不报忧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了谋求发展过程中无视已经存在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潜在的矛盾,结果引发新旧矛盾交织并发,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只有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赖心细致的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真正把握群众之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洞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富民决策才能更科学,为民作为才能顺乎民意,科学发展的方向才能正确。

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真正凝集合力。矛盾和问题往往出现在发展的速度与民众的幸福指数增长之间存在差距,发展的成果与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之间存在差距,发展的方向与民众的利益诉求之间存在差距,群众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处理得不够好,致使社会矛盾呈现多发态势。“拿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民众的切身利益,让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只有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富民,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汇聚强大的发展合力,实现突破发展、和谐发展。

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就能真正转变干部作风。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频现的关键,往往就在于一些干部的作风存在问题。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压制矛盾等,就容易使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为群众“代言”乱作为,以一切为了发展为名,行一时政绩之实,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之,只有已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勇于正视现实、正视矛盾,千万百计去解决各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沉下身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按照“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自觉转变作风,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新的突破。

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为了实现稳定、发展、和谐的目标,让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如果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总是悬而未决,对现实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总是避而远之,问题不仅不会自然消失,而会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更激烈的社会冲突,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近年来,全国出现的一些和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关键是忽视了对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及时解决。只有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才能时时提醒在谋求发展中坚持正视矛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预防各类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总之,开展“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助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只有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谋利民之举、献富民之计、建安民之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独家原创:银行理财经理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 下一篇:独家原创:煤矿建筑安装公司职业精神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