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蓝”中的利益尺度

时间:2022-10-06 04:59:23

2014年11月闭幕的北京APEC会议成果颇丰,会议期间持续的蓝天也对我国治理大气污染启示良多。北京市环保局11月13日《APEC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初步意见》表明,与不采取措施相比,采取措施使11月1日?12日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值平均降低3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左右。

APEC蓝,是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两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北京气象扩散能力8日起转差,10日“扩散条件指数”上升为5级(接近最高6级、非常不利于扩散),但“空气质量AQI”却实现“2级良”。据介绍,APEC期间北京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比例”分别达到54%、41%、68%、63%和35%左右,周边五省区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明显下降。

“APEC蓝”能不能保持住?从北京及周边地区采取的限产、限行、禁烧等措施的严厉程度看,其中包含的许多非常规手段客观上确实难以持续,留住“APEC蓝”殊为不易。但“APEC蓝”同时也证明,治霾并非只能“等风来”,人为控制减排同样对于治霾行之有效。

近日关于“APEC蓝”的话题引起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治理雾霾人人有责,需要个体付出一定成本;有人认为雾霾成因复杂,为何只针对汽车尾气,工业企业为何不单双日停工?无论赞成还是反对,无论激进还是温和,这些言论虽然立场不同,但却都折射出一个现实:治理雾霾需要触及利益。这是所有进入“深水区”的改革都必然面临的问题。

雾霾的成因的确复杂,但根本来源却有迹可循。近年来严重雾霾集中出现,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粗放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结果。要治理雾霾,就要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但凡改革,没有不触及利益的,没有轻描淡写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也是彻底治理雾霾的真正难点所在。

要触及利益,就要看会触及谁的利益。单双号限行,必然触及车主们的利益,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必然影响生产者的利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间接触及工人的利益……种种利益交织,会产生一系列矛盾:要触及谁的利益,先动谁,动多少?在触及利益的同时,能否做到社会安定、经济平稳、群众满意?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将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因为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必然会引起反弹。要治理雾霾,需要决策者的勇气,这个勇气,来源于顶层设计。

让老百姓享有洁净的空气,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把空气质量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就是要触动相关利益格局。在利益格局的调整中,身处其中的人,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不改变行政执法环境,又如何改变大气环境?希望国家在治霾时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科学均衡各方需求,以尽可能少的公众代价,换回青山绿水,换回万里晴空。

上一篇:什么样的“痣”易癌变 下一篇:让肠道轻松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