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时间:2022-10-06 04:44:57

“律动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它是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所以,律动教学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律动性原则、对美的追求和共鸣、动静结合

“律动性原则是指的是在音乐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让孩子坐着不动的固定教学模式,使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根据音乐艺术旋律及节奏特点,随着音乐的进行,做相应的、有规律的动作,切身地提高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将“律动性原则”作为重要的音乐教学指导思想,广泛引入音乐课的各个领域,就可以在这方面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儿童具有活泼的性格特点和以“无意注意”为主导的心理特征。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就其性格特点,让他们在外部的“动”中求得内部的“静”。同时,音乐本身就是音高、节奏等因素不断流动变化的结果,“动感”使其本质特征之一。故学习者“只有在身心两方面真正投入到音乐进行中之后,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使精确的,生动的”。

一、感受音乐是律动的基础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 因此,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我将听安排在了律动教学的第一步。但是要知道顽皮的小宝贝们是不可能乖乖静静的坐在那聆听的。那就要是使用一些小技巧了。

如在教《小格桑》时,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达到聆听的目的。

二、理解歌词是律动的前提

感受了律动的音乐及节奏后,在这一基础上,就要进入到对歌词的理解了,这里建议老师用简洁、准确、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图片、电化教具去提示引导幼儿,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认知和了解音乐。也就是将歌词中难点以及幼儿陌生的单词句子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律动中简单的动作加入解释过程中,可以增加幼儿对律动的理解。当幼儿对歌词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接下来,通过老师的演唱带着幼儿做动作。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律动的认知。

《小格桑》是一首藏族人民喜爱的歌谣,乐曲中充满了少数民族特色的旋律,孩子较为陌生,在学唱过程中,我力求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图片与歌词对应的方法,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理解并学会歌词,如:格桑含义为幸福之花,边疆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相邻的地方、亚拉索是好啊的意思,后面我采用多种练唱方法,激发幼儿学唱兴趣,如:师生对唱、小组对唱、在每一乐句的最后两拍上配上动作、接着在更多乐句上配上动作三步一抬,甩袖。

三、表现音乐是律动的过程

律动教学的特点,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言。因此,律动的设计应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轻快活泼的舞曲,动作的设计必然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应该突出抒展……;民族音乐就得根据不同的民族的习俗和风格来设计,应借助民间的舞蹈语言使律动渗透民族特色。

例如《小格桑》后半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好这个舞蹈,我预先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藏族有个小姑娘有个好听的名字,小格桑,她编了一曲好看的舞蹈,王老师学来了……”随着欢快的音乐,我热情地为孩子们表演舞蹈,让幼儿欣赏舞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活动前我将红纸片粘在幼儿右脚鞋面上,蓝纸片粘在左脚鞋面上。先学习“三步一抬’’。幼儿随教师边念边动作,右脚起步向右。口念:走、(右)走、(左)走、(右)抬蓝脚(左)。换方向,左脚起步向左,依次练习。 共2拍一个动作,双手的动作:双手在身体前下方随脚步自然摆动。最后一拍,抬腿时,将手臂从体前向斜前上方甩袖,抬左腿,甩向左臂,抬右腿甩向右,交换进行。接下来教师启发幼儿在做握枪的动作时,要把自豪的情绪表现出来。最后,在《小格桑》的集体舞蹈中,借助藏族特有的三步一抬,使歌曲与孩子创编的舞蹈融为一体。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启发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想象,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自编贴合音乐节奏、基本符合音乐形象的表演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使孩子的情感发展到高潮,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又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激活了孩子的凝聚力。

因此,我们在律动教学中,应注意教材的选择和安排,采用不同性质,风格的歌曲、乐曲,让幼儿在理解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去感受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表达出来,使音乐的情绪发展和律动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达到乐感的升华。

几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还清楚地证明了律动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各种音乐素质,而且对良好性格的培养、判断能力的提高、心理的发展、身心的健康、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常州五星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