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接言辞原则在民事抗诉案件办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6 04:43:43

浅谈直接言辞原则在民事抗诉案件办理中的应用

【摘要】直接言辞原则也称口证原则,是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律明确规定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贯彻的原则,但在检察院民事抗诉中,这一原则没有法律明文要求。然而检察系统目前抗诉案件办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提出抗诉的检察机关对案件实行书面审查,不利于深入查明案情,影响办案的质量以及办理同一案件,多名检察官不同阶段分别介入,导致办案效率不高等,这一系列弊端的产生都促使我们探讨民事抗诉办理模式的完善。

【关键词】直接言辞原则;心证;效率;质量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80-02

今年以来,海安县院民行科在上级院的领导和精心业务指导下,在抗诉案件的办理中一手抓办案质量,一手抓矛盾化解,创新探索抗诉案件办理中预调解机制,实现矛盾化解的“软着陆”。在抗诉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怎样更好的查明案情,发现案件真相,高效的办理案件,妥善地化解矛盾,成为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现有两级检察机关办理抗诉案件的传统模式下,“直接言辞原则”对我们民事抗诉案件的办理大有裨益。

一、直接言辞原则的含义

直接言辞原则也称口证原则,是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律明确规定必须贯彻的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它是现代各国审判阶段普遍适用的诉讼原则,它包含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理原则,是指办理案件的法官、陪审员只能以亲自在法庭上直接获取的证据材料作为裁判之基础的诉讼原则。言词原则,又称言词审理原则,要求当事人等在法庭上须用言词形式开展质证辩论的原则。该原则是公开原则、辩论原则和直接原则实施的必要条件。

二、检察系统目前抗诉案件办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提出抗诉的检察机关对案件实行书面审查,不利于深入查明案情,影响了办案的质量

检察院抗诉是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的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有误,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我们可以从检察机关两级办理抗诉案件的流程可以看出:直接参与案件办理的是基层检察院,直接面对申诉人和被申诉人以及证人的是基层检察院,但是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的错误判决向其同级法院提出抗诉,故决定是否向法院发出抗诉书的是上级检察院。上级检察院审查案件是根据基层检察院提交的检察卷宗,也即“书面审查”。书面审查案件不利于其形成“心证”,不利于发现真实的案情。

(二)办理同一案件,多名检察官不同阶段分别介入,导致办案效率不高

各级检察院审查同一案件时都有具体的承办人,这样不同的检察官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对具体案件的办理结果就会存在差异,导致办理结果的不一致。而对于二审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的,法律规定是市检察院向省检察院提请抗诉,通常的办理情况是,省检察院的具体承办人再到市检察院,召集有关人员讨论案件,案件清楚后再向省高院发出抗诉书。这样导致了办案效率不高。

三、运用直接言辞原则的优点

(一)直接言辞原则,有利于深入查明案情,提高办案质量

诉讼或司法本是一种察言观色的法律活动,我国古代“以五声听狱讼”,其实也反映了司法的亲历性。检察院民事抗诉是针对法院确有错误的民事判决,其立足法院之上,对其进行监督,法院审理案件都要求直接言辞原则以更好的查明案件。检察机关如果没有更高的标准怎么能很好的监督法院的判决,对其错误的裁判予以纠正呢?笔者认为检察院应该有比法院更加严格的审查标准。

直接言词原则体现了诉讼或司法的一个特性:过程与结果非截然两分,即案件最终的判决往往是法官在听审过程中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累积的结果。该特性与发现案件真实和提高抗诉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直接言词原则所体现的精神或价值是现代诉讼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直接言辞原则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

实际上,直接言词原则有助于发现真实和提高效率。该原则要求检察官、申诉人和被申诉人以及证人等直接接触,检察官亲自聆听当事人陈述辩论和证人言词作证,从而可以直接观察当事人和证人等的表情态度,直接察看证据实际状况,易于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同时,检察官、当事人和证人等直接见面,加之言词方式具有传达简便快捷的优点,有助于检察官和当事人尽快发现争议和及时还原审判过程,从而推动申诉迅速办理。

(三)直接言辞原则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直接言辞原则的运用,不仅可以快速了解案情,也可以迅速的了解矛盾双方争议的焦点,适时加以引导,予以释法说理,很多矛盾,很多申诉便可以消除,矛盾可以化解,恩怨也可以泯灭。检察院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如果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促成争议双方的谅解,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监督。海安县院最近办理梅海燕的申诉抗诉案件尝试性的运用该原则就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应用直接言辞原则的三点建议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在民事抗诉中应当将直接言辞原则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直接言辞原则应当具备的规范性并非自我可以设立的,它有赖于司法实践的检验,目前法律明确规定审判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运用直接言词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也对应的规则表达。但在检察监督中,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还是《人民检察院办案流程》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在检察系统里,上级院也不断的调研,讨论在抗诉案件中是否应当应用直接言辞原则,但现实中抗诉的动态过程并不依照它进行,表明直接言辞原则的现实性尚告阀如,这种名义上的直接原则也只滞留在名义层面裹足不前。

1.加强立法,将直接言辞原则贯彻到具体的规范中,作为在抗诉办理的基本原则来遵守。在民事抗诉中,无论是《人民检察院办案流程》抑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都没有具体法律条文,使得民事抗诉一贯都是书面形式审查。民事抗诉实践中更是暴露出诸多因为没有运用这一原则而产生的弊端。笔者认为检察系统可以先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试点,探索其运用的具体的操作流程,其有可能产生的弊端,以便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规避。如果方法比较成熟以后可以制作具体流程,编入《检察机关办案流程》或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一步细化办案流程,规范直接言辞原则,将其纳入立法,上升到理论原则。

2.建立民行办案一体化机制,贯彻直接言辞原则,在提高办案质量的同时,提升办案的效率。建立民行一体化办案机制,通过案件交办、成立民行专业研究小组、建立案例指导、专家合议会商等制度,确立一个能够充分体现资源整合、效能发挥和质量保障,实现办案资源一体化、工作研究一体化、办案期限一体化的科学的、内涵明确的民行一体化办案机制,在机制运行过程中,贯彻直接言辞原则,有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3.在贯彻直接言辞原则的同时,明确当事人申诉不得更改原审诉讼请求。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监督是建立在原审的诉讼活动基础上,对原审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以及原审裁判是否存在行为进行监督。本着维护申诉人的权益,服务民生的宗旨,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告知检察院民事抗诉的原则,途径,方式,引导其阐述我们要获知的案件信息。第二,本着检察服务民生的原则,耐心的倾听其陈述,这也是一个了解案情的过程,同时可释法说理,做普法教育,如果确实与审查案情无关,我们应适时加以制止,引导他们阐述案情,最后,对于审查发现没有错误的裁判,当事人又不服的,要做好息诉工作,争取案接事了,彻底定纷止争,服判。

五、结语

直接言辞原则有很多的优点,深入贯彻,必将有利于发现案件的真实,高效办理案件,笔者希望这一原则能在民事抗诉案件办理中得到推行,从而更好的规范、促进我们民行检察工作,推进法制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4.

[2]张卫平.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61.

[3][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1:185.

[4]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3.

[5]江伟.民事诉讼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3.

[7]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63.

[8][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99;100.

上一篇: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美丽中国 下一篇:从死刑存废争议看我国死刑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