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新思维,加强主体意识,深化课堂改革

时间:2022-10-06 04:37:25

激活创新思维,加强主体意识,深化课堂改革

语文学科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担负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任。它不仅是学习和认识的工具,还是思维和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些都给了语文以想象的空间,创新的魅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在小学阶段是指不迷信“名人权威”,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不唯“师命”是从,而是以己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新方法等等的学习活动。在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一种崭新的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开发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使学生增强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驾驭知识,让知识为自己所用。

1 把握教材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是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做到这些方可有创新成果。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客观世界反映在作者头脑中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蕴藏着无穷的创新素材,只有在教学中把握教材有利因素,激发其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了解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开凿八达岭和嘉峪关隧道过程中的伟大创新方法,进而了解人类这些伟大的创新成果,又让其结合实际讲一讲自己身边的发明和创新成果,这些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好处,对人类的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些人类发明、创新成果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从小树立热爱学习,大胆求异,勇于创新的意识。

2 激活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参与

苏霍姆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强烈需求,要让其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思维情感,使其思维更积极,更敏锐,想象更加丰富,记忆更加牢固。当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都动起来的教学环节,使其积极参与,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评析,完成板书,总结概括等学习全过程。例如,在学习《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创设情境,激感,然后明确目标,又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质疑:自然环境这么恶劣险峻,老人怎么能植树造林呢?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先自读课文自找答案,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评析,老人是如何克服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老人依靠什么支撑着自己15年如一日地去植树造林,造就了一片绿洲的呢?其间,学生也可参与板书,让其展开想象,那7条防风林带,绿化的8条沟,3700亩林网,究竟是怎么样的了不起的奇迹?最后,围绕课文展开讨论:“老人把自己的生命转化成另一种东西”另外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真的与山川工存,与日月同辉了?”“你对青山不会老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学习了本文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让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做课堂的主人,每个人积极参与其中,对课文中的问题做到不断质疑,不断解惑,学生才能在这种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活学生思维,这既发挥了其自身潜力,又调动了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堂上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质疑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倡导学习发展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引发其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知识不能强塞给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创新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让其亲自动、动脑去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教学《穷人》一文时,我问学生:“你认为桑娜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桑娜不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结果如何?当桑娜的丈夫看到妻子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时,他会说些什么?请你继续续编下面的故事,好吗?”结果,学生的创新兴趣浓厚,创新欲望高涨,思维也变的异常主动活跃,从他们的笑脸上我能看出学生们成功的喜悦,这种情况下,学生创造的灵感,创新的火花被点燃,就像不断喷发的火山一样,那么耀眼,那么持续不断。

近年来,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改朝着既定目标健康有序发展。创新教育是产生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民主型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使其身心自由的表现和舒展,让学生有够宽松的心理空间,真诚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教师要使自己努力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搭梯者。

上一篇:识字教学要灵活多样 下一篇:过劳,可耻还是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