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的故事:中瑞创作与出版的交杯合作

时间:2022-10-06 03:41:11

杯子的故事:中瑞创作与出版的交杯合作

2013年8月15日,由中国作家曹文轩、插画家龚燕翎,瑞典作家马丁・维德马克、插画家海伦娜・威利斯共同创作的图画故事书――《杯子的故事》在中国和瑞典同时出版了。这一天,距离曹文轩先生和马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整整过去了18个月。为了这次合作,马丁先生曾三次来中国,和曹文轩先生一起探讨合作各个阶段的具体细节。这本小小的图画书,实现了中瑞两国儿童图书创作与出版上的一次深度交流和合作,探讨了中国作家、出版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新的形式。

合作的缘起

邀请中国知名作家和瑞典知名作家就同一个主题,共同创作一个图画书故事,由中国的插画家为瑞典的故事插画,由瑞典的插画家为中国的故事插画,这份共同创作的作品,在中国和瑞典同时出版!这一次跨越中国和瑞典,跨越作家和插画家之间的合作,起源于天天出版社对中国作家如何与国外作家、出版、读者进行深层交流的一次实践。

对于目前的中国出版来说,版权输出仍处于起步阶段。中文图书版权的对外输出,还难以从经济和贸易的角度来考量,只能从文化和交流的角度来考虑。其实,就目前世界图书版权贸易的整体情况来看,除了美国和英国是版权输出大国之外,西方的许多国家――德国、法国、瑞典等也都是版权引进大户。为了推广本国的作家和图书,这些国家的驻外大使馆都实施一系列的出版资助政策。而对于亚洲国家来说,日本和韩国近年出版的儿童图书,虽逐渐被欧美出版界认知,但是面向欧美的版权输出并不多,大部分版权还是授予了亚洲国家。除了畅销书和世界熟知的经典名作,作家和图书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接受,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国的童书作家来说,目前适合海外版权输出的图书产品较少,而海外版权售出之后,在国外的销售以及影响力,更是难以奢求的。因此,想要增强中国作家在海外的认知度,真正让国外的出版社、读者了解中国的作家,我们现在还只能从有特点和有风格的作家开始,与海外作家和出版社进行深度的合作与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版权输出。《杯子的故事》项目的策划,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瑞典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伊爱娃女士对我们提出的这个想法非常感兴趣,她心目中最好的人选,便是瑞典当代畅销童书作家马丁・维德马克先生。马丁先生主要的作品有《拉塞玛娅侦探事务所》和《大卫和拉丽莎》系列儿童侦探故事,他的作品在瑞典的销售数量,已经超过了林格伦的作品。而对于中国作家的选择,无论从作品的文学性、在国内的畅销度,还是被译介到国外的程度,曹文轩先生都是最适合这次合作的人选。后来,在2012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马丁在“大佳面对面”访谈中讲起这次奇妙的合作的开始,他说:“接到爱娃女士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火车上,她跟我讲了这个奇妙的设想,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我甚至没有一秒的考虑,就说,‘这太棒了,我非常感兴趣!’”于是,这个项目就这样开始开展起来了。

创作和出版的交流

2012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那天,马丁・维德马克先生受瑞典驻华大使馆的邀请,来到中国,拜访曹文轩先生,一起商议他们即将开始的合作的诸多细节。首先要确定的,是“写什么”!之前,曹老师曾建议,双方一起就一个小的、具象的事物来创作;而马丁则倾向于不限具象,只要双方的故事中能向孩子们表达“未来世界是美好的”的信念。马丁先生一行来到曹老师家里,曹老师拿出中国传统的青瓷茶壶,大家一边品茶,一边讨论连结两个故事的共同主题。为了加强这两个故事的联系,体现就“共同主题进行创作”的合作出发点,大家一致认可,还是应该由一个共同的具象生发故事,而故事的主题将表达“未来世界是美好的信念”。“要不就以‘杯子’为这个具象吧!”曹文轩举起手中的茶杯。“好吧,我们就从杯子来写!”马丁也笑着表示赞同。《杯子的故事》的具象和主题终于确认下来。

接下来是插画家的选择。在曹文轩已经出版的多本图画故事书中,马丁一眼就被龚燕翎插画的《一条大鱼向东游》所吸引。龚燕翎插画表现的中国绘画的意境,让马丁感到新奇和震撼,他的故事,也想请龚燕翎来插画。而曹文轩的故事,将由与马丁合作多年的海伦娜・威利斯女士插画。就这样,在情人节这天,中国和瑞典就像一对情人一样,为一本独特的儿童图书携起手来,共赴一场奇妙的旅程。

2012年6月,曹文轩和马丁的故事,已经摆在编辑们的面前。曹文轩创作的是一个从小意象着手的“杯子一家”的故事,题目是《失踪的婷婷》,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对团圆、完整和美好的向往。而马丁的故事――《沉睡的河神》,则以宏大的西方“神杯”传说为背景。故事中的两个小主人公,为了破除灾难的诅咒,经历三次考验,送还了河神的杯子,挽救了灾难中的村庄。从同一个具象开始,两位作家创作了风格如此不相同却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特色和讲述故事的方法。这两个故事分别由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爱娃女士和瑞典语翻译家王凯梅女士翻译成瑞典文和中文。接下来,大家都在期待,不同国家的插画家与作品之间,即将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

2012年9月,与这本书相关的4位创作者以及瑞典伯尼尔・卡尔森出版社的社长爱娃・达林女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的社长、编辑们齐聚北京,总结这本书前一阶段的创作,探讨接下来的合作细节。当时,海伦娜女士已经完成了《杯子的故事――失踪的婷婷》的封面和“人物”造型,龚燕翎女士完成了《杯子的故事――沉睡的河神》全部的草图。大家充分讨论了两个故事的插画表现方式。海伦娜女士画中的杯子们,就像人物一样具有喜怒哀乐的表情,而小女孩则生动地从杯子中探出身来。而龚燕翎女士对故事的结构构想,意境充沛,马丁十分满意。两家合作的出版社之间也就出版做了充分的沟通,讨论了出版形式、宣传营销上的各种想法。

2013年8月,《杯子的故事》在中国和瑞典同时出版了。在中国,它的封面故事是《失踪的婷婷》,是由曹文轩创作的故事;在瑞典,它的封面故事是《沉睡的河神》,是马丁创作的故事。虽然两本书故事、插画相同,但两个国家的编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入了独特的设计。中文版的图书,在两个故事的连接处,用漫画形式记录了《杯子的故事》合作的全过程,作为这次独特合作的纪念;而瑞典的同行们则在装帧上体现了独具匠心的设计,他们在两个故事的中间多加了一个硬纸板壳,这样,这本书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翻开,都可以直接阅读,表达了对两位作家同等的敬意!

合作的影响和意义

在2012年9月举办的“推开合作之门――中外出版深度合作”(瑞典站)的活动中,邀请到了瑞典贸易大臣爱娃・比约林女士,中国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先生,中国出版集团的领导,以及所有的创作人员,召开了盛大的新闻会。中瑞两国贸易和新闻出版的领导,藉由这样一本独特的童书深度合作,表达对创新中外文化交流模式,加强中瑞文化交流的期望。媒体报道称“这个项目是一项整合中外作家、插图画家、译者和顶级出版机构等优质资源的综合合作计划,使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在欧洲的影响”。这次合作,也入选当年出版的“大事件”。

利用作家在本国的影响力,带动对方作家在本国知名度的提升和域外文化在本国的交流与吸收。由曹文轩带动马丁在中国被更好地了解,由马丁带动曹文轩在瑞典被更广泛地认知。这是天天出版社策划这次合作的初衷。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海外,在海外的出版与发行,不应该是沉寂的、少人问津的,而应该展示作家与创作独特的魅力。在《杯子的故事》还未出版的时候,曹文轩就曾多次在讲座中谈到他和马丁先生的这次合作。在201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大佳面对面”访谈中,他讲到:“我在一次和100个老师的讲座中,讲起了这本书。假设每个老师班上有40个孩子,当老师和班上的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就至少有4000个读者知道了来自瑞典的马丁先生。”而当这本图书出版之后,曹文轩每到一个城市,给孩子们讲阅读课,都会讲起“婷婷的故事”和他与马丁的这次奇妙合作,这本书在当地很快就脱销了。而在2013年的瑞典哥德堡书展上,在瑞典最大的传媒集团伯尼尔集团繁忙的展位和活动区里,《杯子的故事》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马丁和插画家海伦娜女士,一页一页地给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讲他们在这次合作中的一些有趣的感受,讲瑞典与中国不同的观念和文化的交流。曹文轩先生和龚燕翎女士的创作,就这样被生动地带到了瑞典读者的面前。

《杯子的故事》不是在海外书店里,一本被静静放置的孤独的作品,而是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我想,它比较完美地完成了一次创作、海外出版、海外传播的旅程,完成了一本图书的海外出版所承载的深度的国际交流。

(作者单位系天天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数学思想及能力在高中教学和高考中的渗透 下一篇:质量口碑造就现象,男色基腐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