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监测目的及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06 01:50:38

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监测目的及方法研究

工程概况

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城市南-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全长约29.2km,全为地下线。线路沿线共跨越晋安、鼓楼、台江、苍山四个行政区。

影响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主要包括:局部区域存在较大的地面沉降,地下有害气体的局部富集,软土具有流变、触变特性,砂土、碎卵石层流砂、管涌和坑底突涌肯能,残积土及风化岩层局部分布的孤石及球状风化核,工程沿线存在规模不等的明浜及局部形成的暗浜等。

监测目的

第三方监测的目的是在地铁施工期间使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区间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受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化情况,以及临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分析对比,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值,以确定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使得监测数据和成果成为现场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成为工程决策机构的眼睛。

(二)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通过对临近建筑物的监测,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周围环境进行下一步的加强保护。

(三)将监测结果用于反馈优化设计,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定量化预测计算是否真正反映了工程实际状况,只有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才能获得最终的答案,其中现场监测是确定上述数据的重要手段。

三、监测方法及作业(技术)要求

(一)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是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必要部分,基坑和支护结构的监测应根据支护结构的重要性、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施工的要求而定。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是进行监测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监测项目顺利完成的保证,在选择监测项目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尽量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与可靠的测试手段,积极选用效率高、可靠性强的先进仪器和设备,以确保监测效率和精度。

2、测量时手段必须简单易行,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大部分线路都是从城市人口、住宅密集区穿过,可供使用的地盘十分有限,测点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测试手段常常是保证现场监测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

3、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或有损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特征。

(二)必须坚持日常巡视。日常巡视是第三方监测的重要内容。在每次监测中,必须对施工场地和周边建构筑物进行全面仔细巡视。巡视的内容包括:天气情况、施工工况、施工进度、施工场地及周边的异常情况(是否出现裂缝、坍塌、渗水等)。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在第一时间用电话通知业主工点负责人和第三方监测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分析处理。

(三)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第三方监测设计图》进行监测点(孔)布设。我院负责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监测点标志的埋设,其他监测点(孔)的标志、设备由施工单位负责埋设与安装,我院提供技术支持。

(四)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对施工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判断数据的真实性。施工监测单位在向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交数据后,第三方监测单位首先应对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判断,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后在进行分析和对比。

(2)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异常数据,结合第三方监测数据进行判断,确定数据异常类型,并采取对应措施。

(3)结合第三方监测数据判断施工方监测数据变化是否与实际工况相吻合。首先分析各个监测项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再综合各个监测项目进行总体分析,确定各监测项目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在次基础上结合工况判断监测数据变化与施工工况是否一致。

(4)对施工方监测数据情况进行反馈及回复。经过分析施工方监测数据和第三方监测数据,对施工方数据的分析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在数据异常时将异常信息向施工监测单位进行回复。

四、现场全巡视的意义和目的

(一)意义

1、第三方监测单位在对地铁工程施工起到安全监测、对施工监测起到监理的作用,实施监测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形式有安全监测、巡视、平行检验等,而巡视检是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且对安全监测、平行检验等起到重要的补充、完善、辅助作用,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为监测数据变化的原因取得重要的依据。

2、仪器的监测均是定量的数据,我们从数据上发现的往往是量变的过程,而一些规范和工程经验的警戒限值都是大家长期沿用下来的安全底限,它是一个具体的量值。而直接导致工程事故或其前兆现象发生的量值具有很大的范围,有时会远远高于常规警戒值,有时甚至会低于常规警戒值。而目测有时则能及时发现质变的前兆,对现象做出定性结论。因此现场安全巡视是地铁施工第三方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目的

(1)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围岩的动态,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安全控制程度,为建设管理单位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2)坚持现场安全巡视日常化,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降低工程经济和工期损失,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安全保障服务。

(3)作为监测抽检的有益补充,及时发现事故前兆,对现象做出定性结论。

加强第三方监测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我院将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如期优质完成本工程工作,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设置监测项目部,项目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部下设五个子项目组:质量审核组、数据分析组、技术顾问组、变形监测组、后勤保障组。每个子项目组由子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程师、专业助理工程师组成。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严格的规章制度。

1、例会制度

项目部严格按照一周一次的例会,在安排每个工点项目时,项目负责人必须组织召开项目部技术交流会,详细的介绍分析业主及设计方的要求,现场施工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工期要求。提出作业目标及作业计划。

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详细分析该工程的性质和特点、业主及设计提出的技术资料和要求,基本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相应的技术难点及重点,技术上的各个注意事项。提出现场作业及检测的技术要求。每周的例会提出上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检查上次问题的落实情况。

2、监测作业的质量监察制度

设立专职质监员(由由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监员长驻工地,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质监员等组成质监小组,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常到工地对监测质量进行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整改。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惩差,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处以重罚。

3、质量监控及项目完工质量验收制度

质量监控贯穿于施工监测全过程,由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导,质监员(审核)和组长负责各环节的具体监控工作,每天汇总,通报质量和进度情况,每周进行一次小结;经组内检查后监测原始记录、每次报表须经质检组负责人签署质量评定意见。重要监测成果及阶段性成果须由院总工程师、技术组长进行三级检查验收后才能提交业主。外业数据采集资料的可靠性和室内资料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是评价监测工程成果报告是否达到工程目的的唯一标准。

4、仪器检校规定

现场量测实施之前,技术人员要对拟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一是检查仪器使用的有效期,即是否在有效的检定期内;二是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有疑问的要停止使用,需充电的仪器要检查电池电压是否足够。保证仪器设备充足、齐全。

a.安排仪器设备安全场所;

b.编制设备台帐,安排固定仪器保管员;

c.编制仪器鉴定时间表,严格按规定在仪器鉴定期内作业;

d.按季度水准仪i角检查,全站仪2C检查。

(二)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1、建立监测数据预测、预警系统

利用已完成的监测数据,根据收集到的地质、地层结构数据,建立建(构)筑物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通过“地铁监测信息管理与安全预警系统”进行分析,预测中、短期建(构)筑物变形的趋势,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

(1)现场监测人员进入本项目前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福州地铁安全文明施工和我院的安全生产条例。

(2)对参与本项目生产作业的一切人员实行安全教育,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条例。明确安全责任,签定安全责任书。

(3)根据本工程的特征和现场作业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4)现场监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各施工单位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5)每天开工前,进行五分钟安全教育;每天收工后进行五分钟安全总结,提高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人身、仪器设备安全。

(6)项目负责人、各作业组长为兼职安全员,分别负责项目、工点、工序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7)重点强调基坑监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进入现场,做立柱沉降监测的人员必须带安全绳。

(8)在道路上测量时,必须穿戴黄色安全背心,注意来往车辆。

(9) 在驻地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三)保证文明施工

一支队伍素质的好坏,从文明施工中完全能够体现出来,要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形象,必须做好文明施工,因此,本工程更要求我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作好此项工作。根据业主的规定进行施工。并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工地文明卫生管理制度

(1)力争成为“市级示范文明工地”,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项目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文明施工考核检查评分表,查出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在要求期限内整改完毕。

(2)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建设方对工地进行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不但要限期纠正,而且要针对文明施工的薄弱环节,抓改进促完善,使文明施工不断优化和提高。

2、运输车辆管理

运输用的汽车不乱停靠,并应遵守交通管理法规和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服从施工管理人员的安排。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上一篇:浅析有机热载体炉火灾成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寻根类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