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我”是什么

时间:2022-10-06 01:46:31

摘要:朱迪·皮考特(Judi Picoult)是美国当代颇受大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其绝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医学领域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现存道德伦理观念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爱的旋律送你回家》(Sing You Home)是朱迪近年的新作,主要探讨了人工受孕的产物“胚胎”的道德及伦理意义。本文试图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把两种各自以主人公佐伊和麦克斯为代表的对胚胎细胞的看法为出发点,探讨胚胎在伦理学上的本质和意义,即胚胎是不是人。

关键词:人胚胎;人;生命伦理学;争论;爱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存的质量。克隆技术,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等颠覆性的医学技术在帮助人类解决一些重大难题之外,也引发了严重的伦理学危机和思考。在文学界,美国女作家朱迪·皮考特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先驱。从《姐姐的守护者》,《小心轻放》,到《家庭守则》, 朱迪先后探讨了骨髓移植,软骨病,自闭症等引发的道德伦理困境与争论。在新作《爱的旋律送你回家》中,她将视线投向了人外人工受孕所产生的胚胎上。小说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一对夫妻因冷冻胚胎所产生的法律纠纷是如何发展成为大范围的政治、宗教、伦理、和法律争论,以及最后他们是如何用爱和谅解解决了这一争论。以男女主人公各自为代表的新式自由精神无神论者和传统基督教教义奉行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与观点。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这三个胚胎是不是被视为人。

一. 胚胎的定性:“我”是不是人

胚胎是什么,即胚胎的本体论,一直是生命伦理学领域和医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没办法解决。在对此展开详细的讨论前,我们可以先看下小说中胚胎的由来。

佐伊和麦克斯结婚多年,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刚开始的四年,他们坚持尝试自然怀孕,但都以失败告终。两人都有遗传性的不孕不育问题。他们不甘放弃,选择了花费高昂、过程漫长痛苦的试管受精。在佐伊两次流产、一次死产后,麦克斯再也忍受不这一切,选择了离婚。离婚之后,佐伊遇见了凡内萨,后来和她成了恋人并在允许同性婚姻的州结了婚。麦克斯住进了他哥哥的家里,并慢慢地爱上了同样难以生育的嫂子。重获幸福的佐伊想要和新爱人有自己的孩子,而之前剩下的那几颗胚胎成了她最后的希望。然而,此时的麦克斯一方面受仇恨同性恋及新式家庭的基督教牧师克莱夫的影响,一方面他想要将这些细胞送给自己暗恋已久的嫂子,所以没有同意将这些胚胎给佐伊。不得已两方只得对簿公堂。而他们争论的一大核心问题便是这些胚胎是不是人。

目前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对于这种人工操作完成的受精卵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以基督教为代表,认为胚胎是人, 它是没有等价的生命实体,是人类生命的来源和象征,因此不能被用作研究工具。

第二种观点认为胚胎不是人,虽具有一定价值,但它只是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并未成为人。儒家思想也是这种观点。

截止到现在,对该类胚胎的法律定位在大多数地方并不明确,即便有也并不统一。此外,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说明这类案件的处理与裁决。本文的故事背景为罗德岛,该地区在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这类胚胎是否为法律意义上的“人”。因此,以佐伊和麦克斯各自为代表的两方得以在法庭上陈述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二. 新式无神论者的观点与传统基督教教义的对抗

这起案子本来只是一对离婚夫妻的纠纷,但由于其争议性及有心人的利用,很快就被放大成了一场宗教上的、政治上、伦理上的广泛争论。

大体上来说,文中所展现的两种观点可被视为新式无神论者的观点与传统基督教义的对抗与碰撞。

佐伊和凡内萨是新型家庭和婚姻观念的实践者,这对女同性恋人无, 他推崇开放包容,不分性别,不带歧视的爱情与婚姻。对他们而言,至少在法庭上,他们坚持这些胚胎是“财产”,并不是人。

以克莱夫牧师为代表的传统基督教派,严格奉行上帝的教义,仇视同性恋,在法庭上也经常用这点来攻击佐伊和凡内萨。他们认为传统的基督教家庭模式,即父亲,母,和孩子,是由上帝规定好的。如果换做其他的模式,比如佐伊和凡内萨这样两个母亲无父亲的家庭,孩子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这一点也是他们的论辩依据。此外,法庭上,他们坚称这些胚胎是未出生的孩子,是人。这一观点屡次遭到佐伊律师安吉拉的强烈抗议。因为,这些胚胎是否被视做人决定这起案件的性质。

从法律的角度看,如果这些胚胎被视为人,这就是个抚养权争夺案。如果不是,这就是起离婚财产纠纷案。两方的律师代表在法庭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辩。

安吉拉多次反驳道,抚养权争夺案中的孩子,必须是已经存活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此外,如果真的将案子定性为抚养权争夺案,那么就必须要征询“孩子”的意见。然而,很明显,这些胚胎并没有发出自己声音,表达意愿的能力。

三. 爱与谅解:解决争论的方法

在伦理与法律上都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这一争论似乎无法得以解决。然后朱迪将整个事件再次缩小到佐伊与麦克斯之间。

那么,首先让我们将视线转回到两位当事人,来看一下他们各自争夺胚胎的动机。

很明显,佐伊是真正的爱孩子,渴望孩子。四十一岁高龄,做了切除手术,又和同性恋人结了婚的她,生理上已完全没有再生育自己亲生孩子的可能。这三颗胚胎是她最后的希望。因此,她勇敢地坚定地争取他们。此外,对她而言,这些胚胎就是他的孩子。案子进展到接近高潮的阶段,作者给两位主人公安排了一个难题。之前为其冷冻胚胎的医疗机构展示了一份合同。合同里明确说明,如果胚胎的两位供体决定离婚,那么这三颗冷冻的胚胎就必须马上摧毁。这一安排很像是作者模仿古代智慧王所罗门所解的难题。面对这一残酷事实,佐伊还是选择放弃诉讼,将这些胚胎交给麦克斯,以保住它们。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佐伊是将这些胚胎视为孩子的,也就是人,因此不忍它们受任何威胁。

再来看麦克斯。他之所以要跟佐伊争夺胚胎,主要是受了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他爱上了自己的嫂子丽蒂。丽蒂同样十分渴望孩子但却因为生理问题,不能孕育自己的孩子。于是,他想获得这三颗胚胎一搏红颜一笑,同时让自己爱的人孕育自己的孩子,也会给他这段畸恋带来一些满足感。其次,则是受了以律师韦德和牧师克莱夫的蛊惑和利用。虽然十分想让丽蒂获得这些胚胎,在听到佐伊在离婚后所遭遇的种种苦难后,麦克斯动摇过很多次。每到此时,牧师克莱夫都会用圣经和上帝指示来阻止他动摇。麦克斯并未想到这位曾将其从酒精中拯救起来的牧师只是在利用他,好让他极端的教义在这场大争论中获胜,让自己的教众继续坚定地跟随他。所以,当得知克莱夫可能利用自己的继女来诬陷佐伊,他开始怀疑克莱夫和他所推崇的信条和观念。冷静下来的他,意识到这一切无关政治,无关宗教,也无关法律,只关乎他和佐伊,还有这三个他们俩曾经想要孕育的胚胎。是亲情和爱情,让他决定在最后一分钟将“孩子们”交给了佐伊。

结语

随着人工受孕技术如试管受精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它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未来,小说中佐伊和麦克斯的这种争论会真实地且很有可能十分频繁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许这种争论并不能像小说中那样得以解决。现有的道德和伦理标准也许将不再适用,相关的法律也需要在此基础上得以确立,传统的对人的定义和定位也应被修改,以使人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Jodi Picoult. Sing You Home. ATRIA International, 2011.

[2]邱仁宗. 生命伦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重庆磁器口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下一篇:中西方教学差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