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蚌,顽劣如沙,酿沙成珠

时间:2022-10-06 01:34:04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师节卡片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师者如蚌,顽劣如沙,酿沙成珠。”它不仅准确地阐明了老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告诉了我们一个贯穿于教育过程的深刻道理――宽容。

“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教育手段。但我认为,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慑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在很多时候,宽容和爱心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日傍晚在禅院里散步,忽见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他没有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越墙而来,于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口吻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想,这位老禅师是很懂教育的,他的宽容足以让小和尚知错就改,而且宽容的美德必定会在小和尚的心里生根发芽。我们的教育过程也应充满这种宽容。

案例一:何某和李某,男,2010届毕业生,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自由懒散,特别喜欢上网。高三开学第一天班会,我对全班同学说:“不管以前你们的表现如何,我希望新的学年就是新的开始,对我来说,你们的过去并不重要,现在你们就像是一张白纸,我希望从现在起,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高中最后一年里努力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最为灿烂的画卷!”说这些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优秀的同学能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是希望给那些以前表现不好的同学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可是没过几天,他们老毛病又犯了,半夜跑出去上网,第二天宿舍其他同学就跟我反映了这个情况。于是我在白天上课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出去的两位学生,趴在桌上睡觉。课后我把他们叫了出来,问他们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们自知惭愧,不好意思回答,我对他们说:“老师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也许你们以前做过一些错事,但这并不能阻碍你们以后的进步,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努力改变,就是一种进步,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的,老师会给你们一段时间来转变,但我希望你们不要让我期待太久。”当时他们都还很感动,可是好景不长,之后他们又去了一次,我同样给了他们机会。终于有一天,他们在半夜上网的路上被巡警带了回来,他们自己很害怕,第二天主动找到我,向我承认错误,我说:“前两次是我发现的,我可以给你们改过的机会,可这次我是被学校告之的,我也没办法,按照学校的规定,处分肯定少不了,而且要告之家长。”这时他们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恳求我帮他们一次,我说:“其实自从我接手你们开始,我就把你们当做自家兄弟来看待了,宽容你们并不是纵容你们,当然尽管如此,老师还是相信你们可以改变的。这一次我会尽我的能力帮你们‘再擦一次屁股’。”也许是他们真的认识到老师并不是想要惩罚他们,而是真心帮助他们。这件事件以后,他们像变了个人一样,学习和行为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列宁说:“青少年犯错误,上会原谅。”遇到学生犯错时,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付学生;学生一时不听话,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这样实际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反而不利于以后的再教育。相反,用冷静的心态、创新的思路和委婉的方式,能让学生知晓过错,促使其源自内心地觉悟,进而达到自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学生发生的问题,要把学生放在特定的年龄阶段考察,才明白那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做出哪些举动,以理解宽容学生的一些行为,以积极的情感取向,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案例二:李某,男,一天早自习的时候其在睡觉,当时我非常气愤,心想:才刚从家里过来怎么又在睡,在家肯定没干好事。于是就问了他一句:“在家晚上干什么呢?”他回答我说:“看电视看到11多才睡的。”我本想骂他一通再让他站着,但转念一想,学习是很累,也许这是一个教育他的契机,于是我就让他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经过和他的谈话,我发现虽然相处了半年我还是不很了解他,原来他是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学生,他知道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发展,将来学什么专业,甚至什么学校都已经定好了,他缺少的就是别人的激励和督促。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就先对他能清楚自己要什么给予肯定,并让他看看别的学生没有明确目标也在努力,对照自己;看看班上有一个脑子比较聪明的学生也比一般人刻苦,对照自己,让他明确地看到和理想的学校还有多少差距。经过这次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自身现状,在之后的学习中明显投入度变高了,并且把自己的目标写在桌子上,时刻提醒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威廉詹姆士说:“人生的第一原则是渴望得到赞赏。”对每个学生、每个人来说,其内心深处都有被人欣赏、赏识、理解的需要。尤其是孩子,更是渴望自己被老师信任、认可。所以教师应该小心谨慎地面对犯错的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学生,抓住契机,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每一次错误都变成走向成功的一个台阶。

当然,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班主任一味心慈手软,疏于管理,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不仅会贻害学生,而且班主任将威信扫地。真正的宽容是一种“攻心为上”的教育策略,不是退却,而是以退为进,“化敌为友”,让学生不羁的心灵,在这个机智的时刻,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放下您的师道尊严和严肃面孔,多一句“你行”、“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让我们以泰戈尔的一句名言共勉:“那使鹅卵石趋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敲打,乃是水的轻歌曼舞。”

上一篇:中学班级“反学习型”组织浅析及引导方案探究 下一篇:班主任在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