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赐:“三笔”挥洒 当代大写意

时间:2022-10-06 12:24:56

“谢氏花鸟艺术”:使古典图式走向现代

中国传统的花鸟水墨常常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年轻艺术家钟爱于表达观念的西方当代艺术,对传统水墨则敬而远之。谢天赐是擅长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家。甫一见面,没等笔者提问,谢天赐首先问道:“你对我的画感觉如何?你觉得它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

他的画里,有一种洋洋洒洒的气势与韵味。就连鱼的形象,也可以是鳄鱼的嘴、桂花鱼的身与热带鱼的尾的结合。极其大胆的尝试与不按传统套路出牌的笔墨结构反而造就出一种肆意自在的画面。

在谢天赐的面前,大写意花鸟有山人、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座大山”,他很谦虚地说自己是尝试在这“四座大山”下垒砌一座“土堆”。而评论界认为,谢天赐成功地使花鸟画的古典图式走向现代,为中国花鸟画的转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评价谢天赐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构图上的突破,二是气韵上的突破。

这些突破和创新的背后,是谢天赐数十年对中国水墨的探索。仅仅是荷花一个主题,谢天赐历经了20多年的创作,形成了自己“三结构论”和“三笔画法”的体系以后,才尝试其他主题。然而20年积淀的功力很快在其他的题材上显现出来。未来,谢天赐将开始更具当代性和实验性的水墨创作。

学习中国水墨创作的人往往花很大的工夫临摹古人的作品,谢天赐形容“很多人能够走进入,但走进去以后还能走出来的人就很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是画家贾德江对谢天赐的评价。谢天赐“走出来”的方法除了在笔墨上有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他的画室面朝动植物品类丰富的华南植物园,这座眼底下的园林就是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地。

有人形容东方的艺术受哲学的影响,西方的艺术受科学的影响。在谢天赐身上,看到是一种“中体西用”的碰撞交融。东方的儒道释,西方的解剖学、构成学等知识,无一不影响着谢天赐。几杯香茗之间,谢天赐与笔者纵论了中国画的笔墨,东西方的信仰。甚至《非诚勿扰》这个节目,都可以是他观察中国当下社会的窗口。凡此种种,都成为了艺术家的知识结构,最终显现在作品上,不着痕迹,又一览无遗。

交谈过后,兴之所及,谢天赐执掌起巨大的毛笔,伴随着乐韵,在白纸上游走出写意的线条,印下浓淡相宜的墨块,勾勒出动物的传神。片刻后,他顿笔说:“第一笔‘随心’和第二笔‘理性’我已经完成了,我要等很久才能再画第三笔,那一笔是‘天才’,是点睛之笔。”

全凭这“三笔”,谢天赐挥洒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花鸟作品。

艺术问答

T=《风尚周报》

X=谢天赐

艺术要给人兴奋和当下的审美

T:中国的水墨画往往给人传统的感觉,创作的题材也司空见惯,笔墨手法老生常谈,你是怎样把传统的水墨转化成现代的?

X:所谓“传统题材”,就是古人画得比较多的题材,像梅花、紫藤、芭蕉、公鸡等这些动植物。但我觉得创作的对象是不分古代与现代的,就像现在的大米、稻谷,几千年前也是这样,你现在吃的是“当代大米”吗?不是,它的种子几千年前已经成这样了。我觉得我画画的笔墨是传统的,某些内容是传统的,但它的效果是当代的。我把平面构成的内容融入到花鸟画里面,因而我做到了把传统的笔墨结构转化到当代。

T:因此你总结出了“三结构论”?

X:这是经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一套“三结构论”。第一是“心理结构”;第二是“视觉结构”;第三是“笔墨结构”。

“心理结构”是眼睛看这个世界,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站在这个时代,又学了很多古人思想和观点以后,自己如何独立去看世界,这就是“心理结构”。

“视觉结构”就是看一张画、画一张画时画面的构成。在水墨画里面,就是浓淡、干湿、方圆、大小,以及墨点线面的布置经营。眼睛所能看到的作品画面就是“视觉结构”。

还有一点是“笔墨结构”。在中国画里面,“笔墨”是核心,离开了笔墨,怎么画都不是中国画。在我看来,下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中,会把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甚至时间和空间通通抛掉。当中的妙处是,画的时候没有,看的时候有,这就是“笔墨结构”的功劳。

T:就荷花一个主题,你一画就是几十年,其实这也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你为什么要坚持画荷花要画这么长时间?

X:中国画家首先要把一个题材画好,画好了一个题材再画另一个题材,这是我创作和做学问的方法。我年轻的时候画了10年油画,10年版画。在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我只画了荷花一个题材,然后就进入了中国美术馆展出。

当时林墉先生说:“我坚信,天赐将来必会从水中爬出来,抖抖那淋漓,快步迈进笔线的多彩来!并且,更其恢弘的格式,必会出现在他的笔下!”我再用了10年才“爬出来”。进入了中国美术馆展览后,我自己依然觉得在技法上不够成熟,于是又画了10年的荷花。画了20年荷花后,觉得自己技法成熟了,表达方法自成体系了,最近三五年才开始画花鸟。有了前20年的积累,成果很快就可以出现。

T:年轻人往往不喜欢中国传统水墨,觉得它们非常老派,你怎么看?

X:青年一代的画家看了我的画后往往非常震撼,我的画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觉得中国画应该是这样的。他们说看一些传统的中国画会觉得很沉闷,很多老一套的东西在里面重复,觉得不过瘾。

艺术要给人一种兴奋,以及一种当代的审美。你现在为什么不穿长袍?女人为什么不扎小脚?古人为什么不能当众穿三点式?时代变了,我们对艺术的审美也会跟着变。我们要学习传统,要回头看但不能回头走。

T:你摒弃了古人的哪些东西,然后往前走?

X:古代的水墨画比较强调“程式化”,我希望打破这个“程式”。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它有一切可能性,我不会考虑那么多的“程式”,不会等到“胸有成竹”才画,只要灵感来了就画。

我自创了一套“三笔画法”,第一笔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感性随性地画,近乎一种“乱画”。第二笔需要理性,如果还是随性,那这张画就成垃圾了。这一笔需要思考如何衔接第一笔画出画面。第三笔需要天才,也就是所谓的“神来之笔”,这不是每个人或者每一次画画都能有的。

T:你的水墨作品是当代的,但跟年轻人眼里的“当代艺术”也是不同的,你怎么看时下非常流行的这些“当代艺术”。

X:有一些当代艺术乱糟糟的,像垃圾堆一样,因为它们避开了审美。他们只强调观念,不强调审美。我觉得这是很荒唐的事情。我问一位画家,“你自己觉得自己这幅画美不美?”他说:“我们不考虑这些。”我说:“你不考虑不等于你的眼睛看不到。”

这不是你觉得美我觉得不美的审美标准问题,而是你自己都觉得不美,如果你要欣赏“丑”,那我没话可说。我又问他“你选老婆要不要选一个美的?”,他说“要,但这是两码事”。我说:“那是一码事,为什么老婆要挑美的,画不能画得美呢?”

生活问答

我通过《非诚勿扰》看当下

《风尚周报》:除了创作以外,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谢天赐:我喜欢旅游,看大自然的风光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你看我画室的鼓,就是旅途带回来的。我特别喜欢看非洲原始部落那里人们的生活,也会到各地看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看他们婚礼的仪式、葬礼的习俗。

原始的东西是最真实的,反映了人的本质。有了社会以后,人们走向了理性。理性的结果是产生很多规矩,否则社会就会混乱。而原始的社会没有那么多理性和规矩,能暴露出人最本质的欲望和观念。

《风尚周报》:行走了东西方这么多国家以后,如何看待东西方的差异?

谢天赐:历史的开始存在着“东方”“西方”的概念,但因为人的本能是共通的,随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交流的增加,东西方融合是必然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融合,血统上也会融合,现在混血儿越来越多。你看《非诚勿扰》里面也有一个黑人站在那里,如果有中国人选了她,就会生下黑皮肤与黄皮肤混合的混血儿。

《风尚周报》:很意外,你也会看《非诚勿扰》?

谢天赐:我看了这个节目两年多了,几乎每一集都会看。你们看到《非诚勿扰》是一个婚姻配对的娱乐节目,但我在里面看到的是中国的当下社会。为什么有《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剩男剩女?这是由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导致的。在节目里面你也会看到很多当下中国人的心态。

《风尚周报》:你提到东西方的融合,这也必然出现在艺术上?

谢天赐:对,中国人开始学习画油画,外国人也跑到中国来学习水墨画。而我自己的画里也融入了西方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内容。

但有一点是融合不了的,就是信仰。不同的宗教会传到世界各地,中国有教堂,西方有庙宇。我思考佛教跟基督教会不会混合成一种新的教派?我相信不会,这两个信仰是独立的,它们的系统没办法沟通。人种可以融合,但信仰不能融合,未来人类的分歧很可能仅在信仰上。

上一篇:鹰阁球场 享受难度与乐趣 下一篇:张中皓:“麗枫”要做中端市场里最贴心舒适的酒...